分卷閱讀398
再與惠崇帝今年來的功勞相結合,凡此種種,將惠崇帝夸得天上有地上無,卻又含而不露,端的是有水平。 陸爍自己都想贊揚一句666了…… 小試牛刀,第一道題做完,陸爍完全進入到狀態中去,筆下不停,接著往下寫。 越往下,題目越是難,等到了中午時分,他也不過堪堪答完兩道而已…… 第一場的每一試,試卷當天便會收走,時間倒是挺緊迫的。 加之,后面兩道頗有難度,因此陸爍十分的重視,也不再像鄉試那般悠閑了。 不過人是鐵飯是鋼,他要在考場中度過三天,因而不敢疏忽,便一邊煮粥,一邊繼續往下審題。 飯做熟的功夫,陸爍將剩余兩道題目也全都仔細看了一遍,明白了出處,便一邊吃飯一邊想著破解之策,等一碗粥喝完,題目該如何答,他心里也算有了個大概。 人專心做起事來,時間就過得很快。 夕陽西下,很快便到了交卷的時刻。 而此時陸爍也終于將四道題目答完檢查完,并工整地謄抄了一遍,第一天的考試便這樣過去了。 等天色完全黑下去,收卷官們眼見陸爍的號房沒有亮蠟燭,知道他是答完了,便開了小窗,收了他的試卷。 這是考場規矩。 每場考試時,每名考生都會獲贈三根蠟燭。 這蠟燭可不僅僅是照明那么簡單,若是考生當天試卷沒有答完,點亮蠟燭,蠟燭未燃盡前,考生便可繼續答卷。 ☆、第398章 會試(中) 一根蠟燭燃盡的時間,其實并沒有多久。 但有時候,往往就是這么短暫的一小段時間,就能將人從困厄中解救出來。 考場的時間何其寶貴,非到迫不得已,陸爍絕不舍得用這蠟燭。 或許這就是接下來轉敗為勝的關鍵! 試卷交上去之后,陸爍徹底輕松下來。 這時他才感受到腹中饑餓,便把考籃拿出來,將袁氏給自己準備的東西一股腦兒煮了出來,好好地飽餐了一頓。 等吃完飯,洗了鍋子和碗筷,陸爍才挪動到墻角處,忍著別扭行了一番五谷輪回之事。 他將小窗略略開了一點,待味道散了,這才合上窗,又檢查一下火種,見室內沒什么異樣了,才終于躺倒到床上,什么都不想,養精蓄銳,好好地休息起來。 一夜很快過去。 第二日為第一場第二試,考的乃是算學和詩賦。 此次的算學,與后世的應用題十分相似,屬于實際問題的計算。 相較于之前來說,倒是難了不止一點半點。 不過對于陸爍而言,這種難度根本不在話下,他不僅不憂慮,反倒十分的歡喜。 要知道,算學算得上是他的強項了,今次的算學越難,對他來說就越有利。 不過雖然如此,他也不敢掉以輕心,前前后后仔細考慮了一遍,絲毫不給自己犯錯誤的機會。 做完了算學,時間還很充裕,不過接下來便是詩賦,這方面陸爍只能算是中上水平,因此他半點休息時間都不留,便直接審閱起題目來。 詩賦題,顧名思義,共有兩道:一詩,一賦。 看到第一題,陸爍便直接懵逼了。 題目只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顧鴻”。 顧鴻? 顧鴻…… 顧,做看、視解,鴻,古來只有一意,便是鴻鳥。 看鴻鳥…… 難不成是要做與“鴻”有關的詩? 陸爍想了好一會兒,卻覺得絕不止這么簡單。 古來吟誦鴻鳥的何其多,而會試題往往與時政聯系在一起,若是單單吟誦鴻鳥,很顯然過于單薄了…… 那會是什么呢? 陸爍糾結了好一會熱,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片段。 “……王立于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這是中的一個選段。 所說便是孟子與梁惠王論“賢”,強調賢者的樂趣不在于自身之樂,而在與民同樂。 想到這里,陸爍方才恍然。 這么簡單的一句,他方才倒是走到了死胡同了,想的過于曲折了。 既然明白了出處,陸爍便也不再耽誤,構思了一番之后,便半點不停頓的寫就了一篇詩文。 詩曰: 禮賢全不在胸中,扭轉頭來只看鴻。 一目如何能回顧?本來孟子說難通。 作完了詩,陸爍又仔細看了看,覺得滿意了,這才接著看下面的賦題。 題為:息夫人不言。以“此人不言,其志安在”為韻。 陸爍看到這道題,不自覺咽了口唾沫。 息夫人乃是春秋著名的美人之一,是陳莊公之女,后嫁與息候為妻,卻在歸寧途中被姐夫蔡候調戲,息候不甘,與楚國聯合攻打蔡國,誰知楚文王卻在獲勝后反將一軍,滅了息國,并霸占了息夫人。 息夫人不言,說的就是息夫人入了楚國宮廷后,一言不發,對楚文王不加辭色的事情。 意思很好理解,由息夫人不愿侍二夫,引申為忠貞不二之精神。 只是,后頭的八韻,卻讓陸爍犯了難。 如何用這八字做韻腳,將息夫人的精神闡明,就顯得有些難了…… 陸爍躊躇了好一會兒,直到外頭日光漸漸昏黃,這才遲疑著下筆。 “有一人兮甚美,事二夫兮深恥。不咄咄以怨人,常默默而傷已……處喧嘩而不亂,挺節cao以自持……誰令喋喋,駐五馬而誚使君之愚;焉用嘻嘻,獲一雉而忘大夫之丑……永忘一顧之念,難奪三緘之志。起居有節,惟聞佩玉之聲……” 待到夕陽西下,陸爍才堪堪寫完。 他看著紙上這篇賦,顯得很是猶疑。 他心中很沒底…… 難不成此次會試,要栽在一道賦題上面? 陸爍搖搖頭,想也沒想,堅定地拿出了蠟燭,直接點燃。 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就著燭光,他將作出來的賦細細看了一遍。 文意上大致無誤,將他想要說的全都表達了出來。 至于用韻上,陸爍檢查了一遍,仔細檢查才發現了三處錯誤,趕忙替換了別的詞,心中也是后怕不已…… 得虧自己用了蠟燭。 等一根蠟燭燃到一半時,這篇賦才終于妥當。 陸爍忙仔細將這篇賦謄抄了一遍,第二試到此時才算是完滿。 而這時候,拿出來的那根蠟燭也終于燃盡了。 書吏見號房里頭沒了光線,走過來取走了試卷。 陸爍交了試卷,長長出了口氣。 這根蠟燭用的極對,雖然這篇賦作的不甚滿意,但總算沒有錯誤,中上水平還是有的。 對于他來說,已經算是超常發揮了…… 這一日過得頗有些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