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
生活的不容易。他們潮州還算是個富庶之地,聽說北方情形更糟,百姓流離失所的不計其數。林蓁覺得苦惱,卻又無能無力——他連自己家的這點事都搞不定,哪里還有資格去憂國憂民呢? 在這樣的日子里,最讓他能擺脫這些煩惱的,就是社學里讀書的時光了。葉桂文無疑是個稱職的老師,他所知道的,全都如數傳授給了這些孩子們。只是大部分人的父母都目不識丁,大家的起點本就不高,且多數學童都資質平平,學起來也動力不足。去年縣試,社學有四五個十來歲的孩子都去考了,卻一個都沒考上。葉桂文心里也很郁悶,都是一樣的教,林蓁如今四書已快讀過一遍,那些孩子卻連一部都背的磕磕巴巴。家長們每月兩吊錢供著,孩子們的進步卻非常有限,他這先生還怎么當下去呢? 林蓁穿越前沒少吃死記硬背的苦,好在,現代社會里的記憶方法比古代豐富多了,什么記憶宮殿、記憶曲線,來自西方的記憶術,林蓁原本是打算自己申請獎學金去國外讀書的,出事前他還在上著英語學習班呢,那種根據人記憶的習慣和特點不斷重復的方式在他看來可以很好地運用在四書五經的背誦上。雖然葉桂文給孩子們讀經也是重復,但他無非是今天讀,明天讀,重復的一點也不科學,基本上全靠個人領悟。林蓁見葉桂文天天為這些孩子們擔憂,也給他提了幾個意見,就說是自己在背誦經書的時候總結出來的,有林蓁這個成功案例,孩子們都相信他說的辦法管用,于是個個身體力行,從一句,到一段,到一篇,都按照林蓁提供的時間表來復習預習,很快,社學里孩子們的整體水平大大提高了。 況且,也是為了自己能更好的學習,林蓁還建議葉桂文組織孩子們來“演練”這些經典。因為四書之中,尤其是論語、孟子,都是大段的人物對話,與其讓孩子們硬背,不如告訴他們事情的背景,讓他們情景扮演,比如一個學童演孔子,另一人演顏回、子路等等這些發問的人。每天的課業就像做游戲,聽課就像講故事,孩子們自然上的津津有味。 程老二的事情平息之后,林大毛和林二毛照樣一早出去放鴨。到了社學附近,林蓁就進去讀書,林大毛則可憐巴巴的一邊看著鴨子,一邊等在社學門口,很多時候,葉桂文也干脆就叫他進來聽課,他有時候進去,有時候就搖頭拒絕,問他什么,他也說不上來。 到了三月初,縣里已經貼出了“縣綱”——因為這年又輪到了道試年,一省的提學使按臨省內各府,然后貼出縣綱,通知府內治下各縣考試的順序日期。各縣通知到每鄉里甲那里,里甲就可以安排童生們上路赴考了。 林家收到里甲從縣里取來的字牌一看,潮安縣的道試日期定在五月十七日。林毅齋自是擦拳磨掌,準備這一去中個秀才,然而林蓁卻對自己的爹不是太有信心,聽說去年府試,潮安一府取了百余名童生,自己的父親排在百名開外。再加上先前落榜的那些考了多次道試的童生,林毅齋通過道試的可能性并不太高。 林毅齋一走,林家的生活反倒寬裕了些,因為林毅齋在家的時候,時常和那些儒生相邀見面,飲酒做對,又少不了要買些書本筆墨,他不在家,剩下林老太太和程氏帶著兩個孩子,開銷驟減,沒有多少時日,就已經攢了一二兩銀子出來。 林毅齋到家后才過了三日,就聽說縣里頭報喜的隊伍到了金石鎮。林毅齋跑到村頭翹首期盼,卻眼看著那一隊人敲鑼打鼓,從他跟前走過,到村西頭另一個姓林的本家兄弟那里去了。林毅齋氣的到鎮上買了一小壇酒,拎回家后自己在院中喝了個半醉,嘴里不住嘟囔著:“我哪里不如他……我哪里不如他……”林蓁和林大毛回到家中,見到的就是如此場面。林毅齋把那一壇酒喝的精光,起身敲著空酒壇子,高聲吟道:“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唉!”說罷,當著他們的面,將酒壇子摔了個粉碎。 林蓁趕緊把鴨子關進鴨寮,領著林大毛的手進了里屋。程氏不放心的看著外面,道:“二毛,你去勸勸你爹,讓他早點歇息吧?!?/br> 林蓁跑到外面連說帶勸,把林毅齋拉進屋睡了。林毅齋本來就喝的暈乎乎的,一沾床就沒了動靜。程氏在那里抱怨道:“本來過著好好的日子,何必非要考這什么科舉?這些年來咱們山都鄉,一同也就出了兩個舉人,其余那些讀過書的,還不都是老老實實種地……有個童生,往后給人寫寫狀子,做做對聯,也就夠了……” 家里氣氛壓抑,林蓁和林大毛坐在一旁,他心里也不好受??磥?,科舉真的挺不容易的,他一定不能因為自己有系統在就掉以輕心。說到系統,自己過去一年四個屬性都沒增長多少。由于他身體越來越結實,加上平日里勤奮好學,還幫葉桂文解決了不少難題,屬性1他連升兩級,到了7級。升級的機會,他一次用來詢問如何增強體質,另一次則要了一套完整的記憶方法,和社學里的孩子們一起實踐。他的屬性2卻沒怎么動,還是8級,他一直想再問問如何繼續改善林大毛的狀況,到現在都沒有機會。屬性3隨著他四書背的越來越熟,倒是升了一級,現在是6級,升級的時候,葉桂文正給孩子們開講,一般是四書中最后學習的一本,字數比前幾本多,內容也更難一些,林蓁怕自己聽不懂,便向系統要來了一套現代的和配套的的解釋,和林桂文的講解一起對照著進行學習。 那個莫名其妙的出現的屬性4呢?林蓁已經幾乎忘記了它的存在,因為自從上次升級之后,他就一動不動,連1級還差得遠呢! 林毅齋目前的情況,讓林蓁心里有點擔憂。他怕林毅齋一蹶不振,從此消沉下去。第二天他都沒敢去社學讀書,而是在家里守著宿醉未醒的林毅齋。誰知到了晌午時分,外面響起了一陣輕輕地敲門聲,一個男子cao著低沉的外地口音,在外面問道:“這里是程玉娘的家么?” 第13章 林蓁使勁推搡著林毅齋,終于把他給叫醒了。他暈暈乎乎的站起來揉了揉眼睛,問林蓁道:“什么……什么時辰了……”林蓁沒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著急的對他說道:“阿爹,家里來了生人,你快去瞧瞧!”說罷,林蓁將林毅齋扶起來攙到了院里。林蓁往院門處一看,程氏正站在門口,對面是一個身著整齊的葛布短打的精壯的中年男子。雖然他一身農夫裝扮,但林蓁直覺他和自己每天見到的這些鄉里鄉親截然不同,至于是哪兒不一樣,他一時也說不上來。 林蓁看了看程氏的表情,覺得她好像并不認識來人,但是,這人手里拿著不知是什么東西給程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