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間收卷,同時派遣衙役清理考場,押送考卷送入閱卷室,又命順天府衙門派來的小吏們謄寫考卷,又在試卷右側貼上封紙,而一眾考官們則在前來護衛考場的官軍們嚴密的搜查下進入了閱卷室。 “各位,此番考試實乃關系千萬考生前途,關系陛下厚望,亦是關系著為朝堂挑選良才的大事,大家皆知身上的重擔,萬勿掉以輕心,也萬萬不能心存僥幸,觸犯國法。此次考試不但陛下深表關切,朝堂諸位大人也時刻關注,若是做好了,論功行賞,諸位必能分得功勞,可若是出了差錯,到時候不但自身難保,更會連累家人,我在這里先奉勸有異心的考官,及早收手,以保全自己,保全家人為要!” 這一番敲打如同警鐘一般敲在考官們心上,而夏子舟銳利的好似箭矢一般的眼神更是絲毫不知客氣的上下掃視著考官們,不但那些自覺自己并無違法亂紀之處,覺得自己可以理直氣壯的考官們在他的逼視下有所膽怯,那些心里有鬼的考官們更是陡然深處一股子消磨不掉的擔心,是不是夏子舟發現了他們私底下的動作? 滿意的收回了視線,夏子舟交代完閱卷時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才放溫了聲音道:“這次的考試,在座的各位能被挑選出來作為考官,而天下并無異議,不客氣的說一句,由此可見吾等學識眼光是得到了朝廷和天下飽讀之士的認可的,而這場考試也正需要諸位發揮吾等學識與眼光,務必挑選出朝堂需要的人才,不能魚目混珠,讓石頭混入美玉當中,也決不能讓良才從吾等手中遺漏。所以請諸位務必仔細仔細再仔細,接下來便辛苦各位了!” “為陛下效力是卑職之幸也,不敢有辛苦之論!” 諸位考官齊聲說道,同時拱手彎腰行禮,得了主考官示意方才起身,考官們這才跟著主考官一起坐下,打開了試卷封紙。 一張張由正宗的館閣體寫出的試卷顯露在他們面前,這場既關系到千萬考生前途又影響著考官們命運的考試進入了至關重要的關卡,而這時,從皇宮、文武大臣、勛貴清流的宅第再到平常百姓的家中,整個京城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這狹窄的一方天地上,只等結果出來,是憂是喜,是歡是悲,是光明還是黑暗,都將一一揭曉。 作者有話要說: 早上我爸撈了一網魚,讓我送去親戚家,然后換來了一堆吃的,有柿子、板栗、棗子、菱角、雞頭子、甘蔗,都是自家種的,絕對無污染無農藥殘留!我爸撈上來的是胖頭鏈子,頭特別大,把頭剁掉,放鍋里清燉,再加上切成小塊的水豆腐,撒點水靈靈的小蔥花,光看著就讓人特有食欲。剩下的魚身切片,做成一大鍋酸菜魚,酸酸辣辣的,特別能引起食欲。說實話,以前在城里,從市場上買過魚,但是那種飼料魚簡直沒法下口,根本沒魚味,難吃的要死,一大盆魚最后倒了大半,還是自家養的好吃。除了魚,還有一盆板栗燉雞,再來一盤清炒藕片,炒雞蛋,話說飼料養出來的雞蛋也很難吃啊,不說味道了,顏色就很難看,自家喂糧食養出來的雞蛋是金黃色的,特別漂亮,而市場上賣的顏色比較寡淡,看著就倒胃口,味道上也差了很多。晚飯過后把菱角、雞頭子煮了,板栗炒了,再來幾個石榴、柿子,配上月餅,雖然下雨了,沒法賞月,但一家人在一起,這個中秋也過得很好??!不知道你們今天晚上吃的是什么呢? 第95章 “甲房十七號,六十八分?!?/br> “甲房十八號,八十七分?!?/br> … “癸房二十七號,七十七分?!?/br> 夏子舟就站在負責記錄的考官背后,看他認認真真的將分數記在考號之后,心中越發覺得陛下提出的改革之法實在方便,就像這科舉考試,給出詳細的評分準則,好的就多給份,差的就扣分,最后合計總分按照總分的差距排名,比起以前只分中上下三等要好上許多。 改革已經給朝廷陸陸續續帶來許多便捷之處,雖然偶有弊端,陛下也都盡力改正。 不過這世上之事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只要利大于弊,便值得朝廷下決心,進行改革之事,也不知道那些老頑固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抓住那些弊端,一葉障目,完全看不見改革帶來的好處。 明明大齊王在陛下的帶領之下蒸蒸日上,大家也都從改革當中分得一杯羹,有那見機快的,緊跟著陛下的步伐,早就賺的滿罐流油。 那些頑固派自己死心眼,不肯跟著陛下走,損失了利益,又全怪在改革上,當真是無理取鬧。 不過現在陛下越來越占優勢,那些人遲早如冢中枯骨,被人們遺忘身后,而他這個緊跟陛下步伐走的忠臣卻會越來越好。 過了一個多時辰,總算把三千多考生的成績都記錄了下來,夏子舟又命人采取核對了一番,確定無誤之后,親手將記錄這分數的紙張封存,然后又命人將考生的考卷或是封存,或是挑出優秀的準備日后貼出去,直到一切收拾完畢之后,天色已經擦黑。 夏子舟抬頭看了看天,命人送來晚飯,然后對著屋里的考官們道:“諸位,閱卷之事暫時告一段落,大家吃過晚飯之后便都回房休息吧?!?/br> 聽他這么說,考官們都松了口氣,齊聲站了起來,應了一聲是,負責伺候的仆役們將飯菜送了上來,大家草草的吃了幾口,實在因為這兩天太過疲累,大家根本沒什么胃口。 夏子舟見狀,也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起身回房,其他人也都紛紛跟著他一起回到房間休息。 待到第二天寅時,考生們已經陸陸續續開始進場,考官們這才從床上起身,準備分發今天的試卷。 王玥再次回到考房,先拿出籃子里的碳將爐子點好,昨夜下了一場秋雨,氣溫驟降,但朝廷有規定,考場上不得穿棉衣,只能穿單衣,幸好賈家派來的幾個仆人連夜趕制,又給他做了幾件新的單衣,全部裹在身上,倒也勉強御寒。 不過這考場之上有些冷清,又恰逢早晨,寒氣逼人,即便坐在考房當中,那薄薄的木板也難以抵抗從門縫里偷溜進來的寒風。 不得已,王玥一進考房當中便站起身,來回走動,只是答題的時候需要長久的坐在座位上不能夠活動,身上的溫度又開始下降,因為那一點活動量熱起來的身子骨又冷了起來,沒辦法,只能夠點起爐子。 王玥將手放在爐火上,總算讓有些僵硬的手指頭重新活躍起來,而他一邊烤著火一邊低著頭看著試卷上自己記錄下來的考題,緊皺著眉頭。 比起上一場,大部分題目只是中規中距,只在最后一道題露出了主考官的立場,這一場策論就完全暴露出了主考官的野心。 四道策論,全部都是有關改革的問題。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