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書迷正在閱讀:新生(重生 出書版)、放學后的戀愛游戲(H)、讓我摘下你的面具來(穿越)、重生之緋聞巨星 下、重生為王[娛樂圈]、丞相的養成手冊、末世重生之桃木 下+番外、欲望城墻(H)、只寵,而不愛、邪魅極品(NP)
。耳邊響起規則:十人一組群戰,落下石臺者出局。若有違反規則、戕害同門、致人死亡者,廢其靈根,逐出宗門。聲音一落,一組其余九人便將視線都投向了伊寧。心隨意動,頃刻之間,四面八方傳來的威勢便昂然沖向了伊寧,伊寧身形急速后退,手中火球一個接一個地擲出,紛紛攻向九個方向。在場九人中,半數以上修為均超過了煉氣八層,最弱者只是煉氣六層,而伊寧便打算從這里突圍。趁著眾人專心對付火球的剎那,伊寧一連飆射出四個火球,分別對準那修士兩腿、臉龐、胸口、脖頸攻去。那修士一時不備,便被旋轉的石臺扔了下去。一組十人,僅余九人。石臺之外,金丹期的白衣長老捋了捋胡須:此次外門大比倒是出了幾個不錯的苗子,此子修為雖低,卻很懂量力而行,且其瞬息之間便能發出火球,想必也是有什么積蓄靈氣的法子。另一人點了點頭:不過此子資質雖不差,可一眾弟子中,實力智慧均勝于他的也有許多。左右你我暫時也不會干涉外門事務,還是等這些弟子入了內門再說。其余長老便停止了交談,專心致志地看著弟子們的比武,只偶爾點評一兩句。接下來,伊寧的目光便對向了另外一位煉氣六層的修士。炮制了一番剛才的手段將這人轟了下去,伊寧又轉向了場中煉氣七層的修士縱然一旁也有不少人圍攻他,但不知為何,每一次伊寧都能順利逃脫,次數多了,那些人也不再糾結于伊寧,反而彼此爭斗起來。等到伊寧將煉氣七層的兩個修士轟了下去,石臺之上竟然只余下了三人。煉氣四層的伊寧在這二人的圍剿下顯得尤為突兀。那年歲稍長一些的擺弄著手中的長鞭,笑道:這位師弟是自己下去呢,還是我們動手將你打下去?另外一人雖未開口,卻一直含笑凝視著伊寧,看好戲的意圖明顯。伊寧算是看明白了,這二人已然商議好了,先將他弄下去,再各自比出先后。雖然想通了,他面上卻無懼色,笑容有如春日朝陽般燦爛:師弟來參加外門弟子大會便是想與師兄這樣的高手過過招,豈有不戰而退之理?他神情溫和,話語中亦無挑釁之意,反而顯得無比真誠。那二人怔愣了一下,點頭道:我二人是要留到最后比賽的,所以下面我們是要一起上的,師弟可莫要介意。伊寧笑意又深了幾分,搖了搖頭:兩位師兄,請!第10章:戰斗見伊寧行事一派光明磊落,二人對視一眼,均是使出了自己最強的招數對付伊寧。但這二人并非刻意為難伊寧,一招一式均認真無比,比劃了幾招,伊寧也明白,這二人不愿欺壓自己,這是在變著法兒的指導自己修煉呢!伊寧微微一笑,蓄起靈氣,紅色的火球便這般自他手中一個接一個地飆射而出,灼熱的氣流伴隨著充沛的靈氣,立刻讓那二人的神情嚴肅了起來。那二人運起靈氣抵擋,他們修為均在煉氣八層以上,對天地靈氣的融合度自然遠非伊寧可比。且看那靈氣收放自如,動作如行云流水,偏偏威力十分強大,伊寧苦苦支撐了一刻,終是不敵那二人,掉下了石臺。穩穩落在地面后,伊寧尚覺得有些眩暈,稍事休息恢復了之后,伊寧便站在場地外,靜靜看起了比賽。那二人之中,名喚于舒澤的弟子終是稍勝一籌,順利進入了下一輪,也是最后一輪。然而無論比拼與否,這些弟子都將名列外門前五十,已是難得的高手了。距離下一輪還有半個時辰的休息時間,伊寧也沒有離開,而是靜靜思索著方才比斗中的得失,待他把一切想通后,只覺神清氣爽,周身靈力比先前更加順暢。伊寧站起身來,便發現身前不知何時站了兩個人,觀其模樣,也是站了很久了。這二人正是先前與伊寧比斗的兩個外門弟子,一人名喚于舒澤,一人名喚董銘,相談之下,發現對方俱是臨霜院弟子。于舒澤神色訝異:你便是伊寧?伊寧挑了挑眉,疑惑不解。董銘大笑一聲:伊師弟你不知,我們可是聽說過那獨闖萬象塔的弟子的名字的,心存佩服,但見了伊師弟你,我卻覺得不太像。于舒澤與董銘皆是爽朗大氣的人物,二人本就是好友,如今于舒澤入了最后一輪,董銘沒入,但他面上卻沒有任何嫉恨之色,只警告于舒澤要奪個好的名次,莫要丟了他的臉。于舒澤也只是淡淡一笑,眉宇間滿是自信。伊寧與二人交談,也覺得他倆正直誠懇,說話都不必太過拘束。正閑聊間,比賽場地的四周卻是響起了陣陣驚呼聲,伊寧還要再探,便聽一旁的于舒澤默默開口:方仲突破了。他話音一落,便聽四周嘈雜聲愈加清晰。片刻之后,一位金丹期的長老便宣布,方仲步入筑基期,可直接加入內門,無須繼續參與外門弟子大會,從其他弟子中遞補一人上場云云。筑基期與煉氣期的區別甚大,若是方仲繼續參與,只怕也有欺壓之嫌。方仲積累本就足夠,與他對敵的又是雷擎,重壓之下突破亦非難事。董銘漫不經心地開口安慰于舒澤,可他眼中,分明也有對突破的渴求。也是,修士修仙,不正是追求永無止境的上升么?伊寧默默觀察著二人,他發現,二人中,于舒澤心性執著,董銘亦是自信樂觀,不談及天賦,僅憑這份心性,這二人未必不能有所成就。半個時辰后,于舒澤雙拳一握:兩位,我去了!說罷,他便瀟灑一躍,瞬間便跳到了一處高臺之上。高臺上一共只有五十名弟子,均是外門的精英人物。雖則天水閣的規矩是筑基期的弟子方可入內門,卻也不乏機遇極好或于某方面極有天賦的弟子被某位長老看上,同樣能順利進入。這五十弟子站在高臺中央,接受全場數千弟子的矚目。金丹期長老上前一步,高聲宣讀著最后一輪的規則。這五十名弟子分作五組,一組同樣有十人,但這一輪并非混戰,而是守擂戰。十人中一人先行守擂,得勝者可繼續站在臺上,敗者出局,這般戰到最后者,便可獲得勝利。半柱香之后,守擂戰開始。然而,此刻比賽場地的氣氛卻漸漸陷入了僵持。五十人之中,竟只有三個擂臺有人把守,其余兩個擂臺均是空空蕩蕩,竟無人愿意上前守擂。金丹長老微微一笑:一號擂臺、三號擂臺、四號擂臺的弟子留下繼續參賽,二號擂臺和五號擂臺的弟子取消比賽資格。那金丹長老長袖一卷,余下兩號擂臺隨即散成粉塵被納入袖中,而那二十名弟子卻不由自主地被那長袖卷到空中,最終落到了禁制之外。見那一眾弟子面上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