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回 時就將她的大鳳凰風箏放上去了,此時正得意洋洋地看她。 湛蓮玩起來是個不知道認輸的,她雖懊惱,仍拿帕子擦汗時一面尋思,忽而揚聲對在樹蔭下納涼的孟天野道:“孟二爺,你高些,去幫我舉舉風箏罷?!?/br> 孟天野正愜意休憩,聽她叫喚左右看看,古怪地指指自己。 湛蓮無比肯定地點點頭。 孟天野失笑,想了想真個兒站了起來。 孟采蝶眉頭大皺,二哥是什么性子她怎么不知?雖然有男子也頑這風箏,但二哥嫌棄是小孩玩意,從來是不與她頑的。這回怎地就好心去幫那婦人了? “夫人,夫人,起風了?!贝禾以谀穷^高舉風箏突地高喊。 湛蓮聞言忙抬步小跑,還不時扭頭看風箏狀況,忽而腳下一崴,蓮足碰上了一塊暗石,眼看就要摔進草地,一只粗臂將她輕松穩住。 那臂攔在她的小腹上,如同生硬熱鐵,卡得她有些疼痛,湛蓮抬頭,伴隨著男子氣息而來的是孟天野寬闊的胸膛。 “嫂子小心?!泵咸煲熬痈吲R下,看向在他懷中更顯嬌小的人兒。他連meimei都不曾親近,竟不知女子的身軀是這般軟若無骨,好似捏一捏就碎了似的。并且那襦衫中若隱若現的嫩白…… 湛蓮卻是不知,她從小被三哥哥抱到大的,孟天野這臂膀好似與哥哥一般堅實,讓她不由升起些許安心,她站穩后揚唇道了一聲謝。 方才看見赤膊老農便面紅耳赤,如今被他如此近身,她卻絲毫不動聲色,孟天野忽地有些不悅。至于不悅什么,他卻說不清楚。 他走去接了春桃手里的風箏,一手將其高高揚起,長線那頭的湛蓮等待風起,清脆喊了一聲,孟天野放開風箏,見那茜裙美人全神貫注向前小跑幾步,一陣大風揚起,她那蓮花風箏終于隨風升空。 頓時一陣如鶯鳥般的笑聲自檀口中溢出,她身邊幾個看熱鬧的姑娘也跟著笑了起來。孟天野不知為何,總覺著自家小嫂子的笑聲最為悅耳。 就在湛蓮在民間放風箏之時,明德帝剛從皇陵祭祀回宮,他騎在高頭大馬上抬頭看向遠處隱隱的各色風箏,臉上陰郁難測。 安順跟在一側,順著主上的視線看見紙鳶,又小心翼翼地瞅了皇帝一眼。自永樂公主薨后,每年的清明節是宮仆一年中最為難捱的日子。大小主子奴才壓根不必去猜平日叵測的龍心,一準是個糟字,誰要在這幾天沖撞了龍顏,壓根兒沒有活路。 尤其陛下才拜祭了祖先和永樂公主,這會兒大抵是心情最糟的時候。 安順想得不錯,明德帝的確此時心情極差,他想起了湛蓮去前與他鬧的最后一次別扭。 那會兒因為纏綿病榻,蓮花兒渴望著出去透氣散心,他承諾等她好些,他便帶她到宮外去放風箏。蓮花兒聽了高興得不得了,當晚膳食都用得多些,一心等待他遵守諾言。不料她的病情始終沒有起色,他怎敢冒險帶她出宮?只當他不守承諾的蓮花兒發了大脾氣,不但不吃飯,連藥也不喝了。任他怎么哄也不理,一邊咳嗽一邊哭。 憶起那張凄凄蒼白的小臉,明德帝長長地吐出一口郁氣。早知如此,當初就該準備齊全了帶她出來,也好過讓她離去前也不舒心,反而還怪著他這個哥哥。 “三哥哥,蓮花兒最喜歡你!” 清脆嬌憨的聲音猶言在耳,湛煊不堪回憶苦楚,狠狠一抽馬鞭,驀然疾馳而去。 安順與儀仗護衛全都大吃一驚,忙不迭各自揚鞭飛奔追了上去。 自上回招全四小姐進宮給了全皇后當頭一擊,德妃暗自得意了好一陣子,尤其是皇帝事后冷落全皇后,卻不曾責備她一句,德妃就更加確信自己在皇帝心中與眾不同。她幾乎看見皇后之位在向她招手,只要隔三岔五讓全雅憐在天家面前露露臉,她就不愁全皇后還有好日子過。 只是再怎么心急,德妃也知熱豆腐燒心,得吹涼了再下咽。清明時節天家陰郁難測,后宮幾乎風聲鶴唳,就怕一個不小心就若了龍怒。德妃自是不想變成第二個良貴妃,也安安分分地待在自己的平陽宮里,耐心等待機會。 清明過去四五天,龍顏總算由陰轉晴,明德帝夜里到了平陽宮,喝了兩杯小酒,聽了兩首德妃唱的曲兒,心情甚好地睡下了。德妃隔日伺候皇帝更衣時,小心思就已經轉起來了。 誰知自個兒還沒仗寵撒嬌,卻聽得有一人先她一步,下了懿旨叫全雅憐再次進宮。 此人不是自己,卻也不是全皇后,而是平日對后宮不聞不問的淑靜太妃。 皇帝生母與嫡母已逝,按理先帝其余妃嬪大勢已去,惟安分待在后宮頤養天年才是正經,誰知因出了個萬千寵愛的永樂公主,連帶著她的母妃也水漲船高,竟成了明德皇帝后宮中惟一一位貴太妃。 這淑靜太妃出身卑微,原是皇帝生母和敬貴妃的大宮女,只因先帝喝醉了酒,拉她春風一渡,豈料竟就珠胎暗結,生下六公主。待六公主出世,先帝將其封為美人,賜了一方西殿,誰知淑靜太妃忠心,不愿受封當主子,仍愿端茶倒水伺候和敬貴妃,先帝感念其主仆情意,便準了她仍留貴妃宮中。 待先皇大行,明德帝登基,淑靜太妃因永樂公主之故加封為貴太妃,至此成了先帝后妃第一人,皇帝禮之敬之,連皇后都要日日向她請安。淑靜太妃并不因榮寵加身而妄自尊大,仍謹守本分,行事低調,從不對皇帝擺長輩架子,對待請安的后宮嬪妃和藹可親,從不過問后宮之事,只守在她的寧安宮里,惟重大節慶之時才在眾人前露面。 為何這么一個有特殊地位的太妃會突然召全雅憐入宮,究竟是因愛女之死也對全雅憐恨之入骨,還是別有他意?德妃突地不解了。 第12章 湛蓮由母妃身邊的洪姑姑引入安寧宮側殿,還未踏入門檻就聞見佛香陣陣,木魚之聲脆脆。她心下一陣詫異,繞過觀音普渡屏風,就見母妃淑靜太妃一襲樸素灰白宮衣坐在炕上,一手拿著佛珠,一手敲著木魚,臉龐竟比記憶中的面龐蒼老許多。 湛蓮鼻酸,想母妃生她時剛過碧玉之年,待她離去也只是三十出頭,怎地乍看老了十多歲!莫不是自己的早逝令母妃也不堪傷痛,蒼老如斯了! 她心緒萬千,在淑靜太妃面前虔誠下拜,千言萬語,只能默默地重重磕頭。 “快起來罷?!币蝗缂韧拇葠凵ひ艚辛似鹕?。 湛蓮依言起身,立在淑靜太妃面前,唇瓣緊抿,傻傻地看著母妃。 “傻孩子,瞧你磕個頭,把額頭都磕紅了?!笔珈o太妃招手讓她上前,帶著笑拍拍她的手。 湛蓮眼眶發熱,她雖自小由三哥哥帶養的多,但眼前人是她親生母親,即便相處得少些,也是血濃于水的骨rou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