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9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惡人自救攻略、本人有疾、紫衣絕、陛下!給本宮笑一個!、愛在斯德哥爾摩、穿越之蛇精病boss、總經理說buyaobuyaoimfull、金手指制造師[系統]、撿到一只小龍蝦精、穿越之嫁個窮散修
買冰,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大夫人已經回府去了。杜靜姝每天都叮囑丫頭來探病。說等她大好了再來找她。 國公府因為張氏停靈在正院,閉門謝客。二房幾位嬸嬸也許覺得晦氣,沒有來蹭飯添亂。一時間府里顯得分外平靜。 岑三娘完全好了,離臘八節只有三天了。 她帶著丫頭給老夫人請安,杜老夫人見她面色紅潤,喜的眉開眼笑:今年臘八,咱們總管一家人能平安坐一起喝粥了。 為著老夫人這句話,岑三娘吩咐買了很多做臘八粥的材料,冬日的陽光灑在院子里時,小丫頭們嘰嘰喳喳的坐在小凳上撿各種豆子??v然都還穿著孝衣,臉凍得通紅,手指也凍得像蘿卜條似的,臉上已有了開朗的笑容。 ……別急著掌事,讓燕婉多做點也好。杜老夫人如此勸岑三娘。 細細一想,燕婉總要嫁人,現在多做點,將來嫁過去cao持家務也有經驗。最主要的是,張氏過世,最難過最內疚的是杜燕婉。她總覺得沒在府里陪張氏最后幾個月,心里愧疚。一得空就跪在張氏靈前誦經。生生的把一個性子活潑的姑娘磨得安靜下來。 岑三娘正想抽出時間把人偶趕出來。就給杜燕婉找了事:入冬以來,咱們家還沒給下人們做冬衣。我病才好,精神不濟,這事你幫嫂嫂的忙可好? 岑三娘幾乎是拼了性命把她接回來。她說什么杜燕婉都只有點頭的份?;仡^就找了織造房的王mama商量。點人頭,算布料,需要采買哪一種,都親力親為。 有事做了,精神漸漸好起來,心情也開朗不少。 晚間一起吃飯的時候,還在動腦筋:……最厚實的葛麻做兩身夾衫,還是薄啊。 這時候還沒有棉花,冬衣都用厚重的麻布做。貴人們都穿大毛衣裳,用羊毛捻線織襪子。下人們就只能多穿幾件御寒。 岑三娘就問她:市面上什么皮毛最便宜? 杜燕婉來了精神,細細說給她聽:羊羔皮又便宜又好,可咱們家現在沒那么多銀子給下人買來做衣裳。 兔皮呢?岑三娘問她。 杜燕婉搖頭:兔皮硝制起來和羊皮一樣費時,還小,且掉毛。而且數量不多。 岑三娘一拍腦袋覺得自個兒傻了,這個時候是沒有羽絨服羽絨被的,多好的商機啊。給她出主意:養鴨子的人比養兔子的多。鴨子出欄之前都有絨毛。鴨絨洗凈曬干塞進兩層夾衣里,最為保暖。 真的?杜燕婉從來沒聽說過。 岑三娘漫不經心的說道:多找些養鴨的商戶,讓他們宰殺前收好了。有多少咱們家收多少。從前都是浪費掉的,如今還能賣錢。積少成多,將來沒準兒還是一門來錢的生意。等你收夠了,我們再來研究。 杜燕婉聽得雙眼明亮,使勁的點頭。 她走后,杜老夫人握著岑三娘的手直樂:三娘,你真會想法子。 岑三娘抿了嘴笑。她希望真能做成。這門生意可比做頭花什么的要獨家。 轉眼就到了臘八節。這日廚子們頭一天晚上就開始忙活。將揀好剝好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花生等物和泡好的糯米下鍋開煮,幾個灶頭同時支著大鍋。一直熬到臘八清晨,才算熬好。 裝了食盒,打發人給李家,岑家,尉遲家還有大房二房送了。府里每個下人都分到了一大碗香濃滾熱的臘八粥。 岑三娘單獨裝了個食盒,讓夏初給黑七送去。 夏初回來的時候嘴撅的老高,氣呼呼的抱怨:真是個捂不熱的石頭!少夫人好心好意單獨給他送粥,他就一句,‘放下吧’!連聲謝都不說!氣死我了!少夫人,我不要給他做冬衣! 岑三娘想起黑七堅持讓馬車在宮門前等自己,早就習慣了他的脾氣,不以為忤的笑道:那你裁了,我給縫好,不算你做的,行么? 夏初呆了呆,悶悶不樂的低下了頭:您身子才好,又想給姑爺趕制衣裳,哪有空給他做。奴婢做吧。 岑三娘心中一動,想著黑七因為杜燕綏年近三十了一直沒成親。能給他尋個媳婦兒也好啊??上堇锏难绢^們都還小,想湊對也得看丫頭們是否樂意。她不會憑著自己的心意給丫頭們指人,就把念頭壓了下去。 辰時才過,宮里就來了人。因杜燕綏在江南平叛?;实墼缭绲木唾p了粥來?;屎筮B面子工夫都懶得做,沒有賞粥。倒是岑美人是親戚,送了粥來。丹華則帶著武昭儀的賞賜如約而至。 杜燕婉格外給丹華封了厚厚的賞銀。岑三娘親自去裝了食盒,將它送到了丹華手里:也請娘娘嘗嘗府里的臘八粥。 她的眼神落在食盒上。 丹華心領神會,笑吟吟的接了:杜夫人放心,奴婢一定親手交給娘娘。 武昭儀要做什么,岑三娘心里有幾分猜測。但武昭儀不說,她更不會去打聽。腦子里突想起武昭儀的原話:本宮記得你做的人偶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 她心頭跳了跳。她記得在隆州做過一次。做了自己,百草,許氏,還有岑知林。在洪州做過一回。蕩秋千的自己,百草,滕王還有空青。武昭儀在滕王處看到過?愛不釋手是人是她自己還是滕王? 岑三娘這會覺得留著那些東西不是件好事。滕王有分寸,她不用太擔心。她擔心的是岑知林。 想到這里,岑三娘起身叫阿秋去叫了阿富來。 昔日跟在岑知林身邊的小跟班已長成了少年?;㈩^虎腦的。 阿富,我出嫁的時候,九少爺把你們一家三口暫時借給我使。如今杜家下人夠多,日子也理順了。你們一家去嵩山侍候九少爺吧。岑三娘拿了二百兩銀子給他們做盤纏,又備了許多土儀。 阿富在杜家一直在門房做小廝,聽到岑三娘放了他一家去找岑知林,樂得直點頭:少夫人放心。阿爹趕車穩妥得很,一定會平安到達的。 趕在年前動身,正好陪九少爺過年。岑三娘算著時間剛好,就催著他們一家盡快動身,又叮囑阿富,見了九少爺,記得告訴他一件事。如果他隨身帶著我在隆州送他的小玩意兒,讓他燒了。別給人瞧見了。 阿富想起來了:少夫人做的園林模型啊,燒了可真可惜。 岑三娘道:那模型讓九少爺留著,別的就燒了,不吉利。就這么給九少爺講,明白么?到了記得讓九少爺寫封信來,他有兩個月沒給我寫信了。 阿富聽不懂,重重的點頭:我記住了。一字不漏的講給九少爺聽。 送走阿富一家,岑三娘坐在書案前,想給滕王寫封信。轉念一想,丹華既然在武昭儀身邊,這件事瞞不過滕王,就打消了念頭。 墨已經研好,她提著筆又想給杜燕綏寫信。寫了兩個字,想起杜燕綏那手俊俏的書法和那首詩經,覺得自己的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