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5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惡人自救攻略、本人有疾、紫衣絕、陛下!給本宮笑一個!、愛在斯德哥爾摩、穿越之蛇精病boss、總經理說buyaobuyaoimfull、金手指制造師[系統]、撿到一只小龍蝦精、穿越之嫁個窮散修
就想起回門那日鄒氏送的禮和七娘奇怪的態度。 “還記得二堂嫂當時送的是什么禮么?” 夏初想了想道:“是對純金鐲子,份量不輕。一只足有三兩重。您平時基一不戴那么重的金鐲,就擱在箱底沒拿出來過?!?/br> 岑三娘吃了一驚,鄒氏這哪是在送金鐲子,明明是在送金子。 她心里越發對兩人的來意犯了嘀咕。 第二天,岑三娘換了見客的衣裳,告知了杜總管一聲,讓他代為處理府里事務,留了夏初在場旁聽。 自己帶了阿秋去了正氣堂。 摸約巳時左右,兩頂軟轎從門口接了鄒氏和岑七娘進來。 鄒氏穿了件湖綠的襦衣,系著鵝黃色的長裙,外間披了件紅色的薄紗連身大袖連身開衫。那件紗衣輕薄如云,風一吹就飄動起來,衣上彩繡的花鳥像活了似的。一看就價值不菲。 她梳了尺余高的髻,濃密的黑發上插著樣式繁復的金飾,長長的流蘇下墜著一顆顆紅藍寶石。手腕上戴著好幾只或寬或細的金鐲子。 腰帶上不僅系了荷包,玉飾,金飾,帶著流蘇。 遍體金光閃爍。 岑三娘瞧的目瞪口呆。 這也太華麗太隆重了點吧?鄒氏是來炫富的? 岑七娘和她一比頓時黯然失色。雙環髻上步搖小巧玲瓏,淺紫色的絹衣,白色的高腰裙子,腕間一只墜著白玉兔子的細金鐲子。得體簡單。 十三歲已經能勒出飽滿的胸,臉又白又圓,配著一雙大眼睛,嬌憨可人的蜜桃似的。 兩人拜見了老夫人,就坐下來吃茶敘話。 杜老夫人也被鄒氏這一身晃花了眼睛。聽得她娘家姓鄒,就想起來了:“長安城里有名的鄒員外可是你父親?” “正是家父?!编u氏笑吟吟的答道。 看得出杜老夫人沒像岑四娘那樣介紹鄒百萬,而是客氣稱員外,鄒氏相當高興。 大唐對商業放得開,做生意的人比比皆是。臺面上雖然仍擺在士農工商四行之末,可這是經濟繁榮的大唐。有錢的商人地位并不低。 這也是鄒氏能順利嫁給侍郎府公子的原因。 鄒氏贊老夫人精神矍鑠,又贊岑三娘打扮清雅??淞藝ㄖ髿?,又夸老夫人處布置精致華麗。八面玲瓏的商家女兒本色盡顯無疑。 花花轎子人抬人。 鄒氏嘴里都是恭維的好話,又挑著喜慶的笑話哄老夫人開心。 杜老夫人也相當給面子,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岑三娘見七娘一邊伶俐的插著話,一邊悄悄的給自己使眼色。就回了她一個眼神,讓她稍安勿躁。 鄒氏的來意尚不清楚,小丫頭的事延后處理吧。 可能感覺距離拉近了,說話不再那么生分。鄒氏就笑吟吟的說道:“親家么,應時常走動才對。聽說杜夫人身子骨不太好,正巧家父收得幾枝有了年頭的老參,我就討了來。不知去看望杜夫人,會不會打撓到她?” 岑三娘曾暗暗猜測,張氏得的是白血病一類的。別說在古代,現代都是重癥。這時沒有化療,也不可能進行骨髓移值,只能拖著聽天由命了。 老參補氣血。只要國公府有銀子,張氏的藥里就不會斷了參。 聽到鄒氏是送的老參,杜老夫人也動容了:“初此登門就送如此名貴的禮,叫國公府還禮都為難了!” 一般人家登門,會帶禮盒,六色八色不等。多是表示禮節?;厝サ臅r候,主人家也會準備相應的回禮,才不會失禮。 有年頭的老參有價無市。幾十年參齡,能賣出千兩銀子。若是百年難遇的參,幾千兩銀子也值。 鄒家這禮,的確讓國公府為難了。 鄒氏笑道:“老夫人這話叫我這做小輩的就汗顏了。這兩枝參是妾身的一點心意。老夫人是一品誥命夫人,隨便打發妾身兩匣子點心,妾身都受寵若驚。還望老夫人一定收下?!?/br> 想著張氏的病,老夫人心里暗暗嘆了口氣。如果是從前的國公府,哪里瞧得上這兩枝老參。如今能讓張氏用藥好一點,老夫人就不忍回絕了。 鄒家這禮送得太巧,必有所圖。老夫人迅速和岑三娘交換了個眼色。靜靜的等著鄒氏說出來意。 杜老夫人笑道:“既是你一片心意,老身便替我媳婦收下了。本該領你去看看的,只是她身子太虛,恐會失禮?!?/br> 鄒氏就道:“等他日杜夫人身子好些,再去探望也一樣……咦,怎么不見二姑娘?” 岑三娘愣了愣。 杜老夫人心里也咯噔了下。 難道鄒家看上了燕婉? 燕婉是國公府的正經姑娘。鄒家再有錢,也是商人。 杜老夫人笑容就有些淡了:“平日都是燕婉親自在照顧她母親。我媳婦身邊一刻也離不得她。改日得了閑,再叫她與岑少夫人見禮?!?/br> 這是回絕之意。 鄒氏送了重禮,見不著人不打緊,關鍵是說出自己的來意。 她笑道:“二姑娘真是孝順。三娘有這樣的小姑子是她的福氣?!闭f著朝七娘使了個眼色。 七娘正巴不得和岑三娘單獨說話,起身朝老夫人福了福,嬌憨的說道:“老夫人,七娘想同三姐說說私房話?!?/br> 杜老夫人也想聽鄒氏說明白一些,就對岑三娘說道:“留了你堂嫂陪陪我這老婆子吧,你們姐妹自去敘話便是?!?/br> 小姑子的親事輪不到她說話。岑三娘就起身攜了七娘告辭出去。 杜老夫人示意尹mama出去守著,房里只留得她和鄒氏兩人時,杜老夫人就微笑著開口問道:“岑少夫人有話盡管說?!?/br> 鄒氏卻嘆了口氣,臉上籠上了一層愁云:“老夫人見諒。家父經營得道,在長安城也頗有薄名。只是再有錢,仍是低賤的商戶人家。二姑娘是國公府的小姐,老國公爺是被先帝請進了凌宵閣受世代香火供奉敬仰的功臣。我娘家再有錢,也配不上您家的姑娘。家父素來敬重仰慕老國公,借著我嫁進侍郎府,與三娘成了親戚,就三番五次的要我開這個口。老夫人,如您怪妾身冒昧唐突,妾身絕不敢有半句埋怨?!?/br> 杜老夫人看了眼她的打扮,心里明鏡似的。 鄒氏打扮的這般富貴,出手就是有了年頭的兩枝老參。明明白白的顯露著財富。 話卻說的極委婉。有錢是有錢,就是沒地位。人家看上的就是兒子能娶到國公府的姑娘。想必當初把鄒氏嫁進侍郎府也同樣的想法。 如果國公府還有爵位,如果兒子沒有牽連進廢太子一案。娶國公府的姑娘,鄒家怕是連想都不敢想。 杜老夫人心酸無比。 可燕婉如今又有多少選擇呢? 燕綏進了千牛衛,得了皇上賞識。根基尚淺。從三品將軍和從三品的文官是兩碼事。管不了一戶一部。 高門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