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
,跟我坦白他娘親要造反,讓我以后不要跟他走得太近,你說他傻不傻?”“那最后祁妃到底為何會???又為何一點聲響都沒有?”“因為遇人不淑,娘娘父親的舊部被蕭家收買了,大部分計劃都被皇后知曉。幸好當時娘娘完事都是自己出面,逼宮什么的全是娘娘自己出馬,從頭至尾都將三皇子撇在一邊,所以最后才保全了他。而自己在大殿自戕,定國公一家都賠上了性命?!?/br>“所以三皇子逃回南邊是要造反?”謝宣大驚。“正是?!?/br>“陶兄為何突然會告訴我?”“因為此時他應該已經到了,即便告訴你也無妨,正好還了你日日送藥的恩情。無論如何,憲之謝過謝兄?!?/br>謝宣再沒有心思聽他道謝了,急急忙忙趕到宮中,快到宮門時又覺得不妥,讓人回去看好陶憲之,自己先行入宮。結果自己剛像皇帝稟明了英王要造反的消息,外頭又來了大理寺遞上的折子:英王妃,歿了,咬舌自盡,發現時已經氣絕。此時天已經蒙蒙亮了,景文昊大怒,揉碎了那折子。忽然眼中生出兩分戾色,道:“傳令下去,英王謀反,英王妃畏罪自盡,三軍將士五日之內整頓,五日后朕要見到一支能征戰沙場的軍隊!”第106章禍心(十三)景文昭快馬加鞭,一會兒水路,一會兒陸路終于逃到了自己的封地。黎永帶的人追得很緊,若不是他早走了一整夜外頭又有南疆之人接應,恐怕已經被黎永的人抓住了。人雖是安全了,一顆心卻吊著,他不知自己出逃的事可曾被皇帝發覺,若真是被發現,他又會面臨怎樣的險境。他忽然想到了那一日陶憲之問他的問題:那件大事,究竟要不要做?當時他沒過腦子便答了要做,然而這番逃難后,他便不確定了,但如今與南疆勾結已經是板上釘釘,他騎虎難下,不知如何破解,就這樣將自己關在房中,想了兩日。等王府之門再開時,他一頭青絲竟是白了一半,即便如此,那答案他還是沒想到。直到午時,有人來送信,說是從京都來的信,寫了王爺親啟。景文昭接過那信封一看就知是出自陶憲之的筆下,再看信封上各通關的牒文,這信竟然是他們成親前幾日就送出來的,只是路上走的慢,以至于如今才到。景文昭莫明心悸,緩緩打開信封,里頭放了厚厚幾頁紙與一縷青絲。景文昭看著陶憲之的信,眼淚噴薄而出。信上陶憲之說景文昭收到信的時候,就能起兵造反了,因為他已經在京都自盡。他說他知道景文昭的性子優柔寡斷,即便是回了封地,也會翻來覆去思考究竟要不要造反,可是如今時不我待,他與南疆王勾結是不爭的事實,即便他要投誠,皇帝也不會再信他,反倒落個不得善終。再者若是他不反,南疆王也會不斷找麻煩,與其兩頭不是人,不如奮起一搏。他說他懂景文昭身上肩負的不僅是自己的抱負,還有祈妃娘娘跟整個定國公府的冤屈。這天下造反就沒有最好的借口,所以他在牢中自盡,這樣他就有了足夠的理由起兵,好歹死得是自己剛進門的王妃。他說從八歲那年景文昭第一次遞糕點給他的時候,他便將景文昭放在了心中,一放便是這么多年。即使這人有時如小狗一般粘人,他也喜歡。他說一寸同心縷,百年長命花,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他二人今生能拜堂成親,他已經得償所愿,毫無遺憾,這信封中裝的青絲是他自己剪下的,讓景文昭若是愿意就也剪下自己的一縷頭發,將二人的綁在一起。他說若景文昭能成事,一定不要死守著他的白骨,早日娶個賢妻,大齊不可無后。他說景文昭若是成了皇帝一定能子孫千秋萬代,福澤延綿。他說:“黃泉路遠,吾不愿獨行,欲在奈何橋上等,待爾百年之后共行?!?/br>景文昭拿著那信,哭得撕心裂肺,恨不得將信紙揉進心中。如今他知道了,他關起門來想了兩日都未想到的答案他終于知道了。他不想造反,他不愿造反了,什么家國天下,他都不想要,他想能抱著陶憲之,想將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捧到他跟前。不過,晚了,陶憲之除了一縷青絲什么都沒有給他留下。景文昭在房中哭了一日,當夜派人去了南疆聯絡。南疆王為了造反不僅搭進去一個女兒,整國軍隊也早已整裝待發。又過了一日,景文昭豎起了帥旗起兵。英王景文昭反了,理由是皇帝殺了他的結發妻。出兵的路線是月前景文昭與陶憲之商量下來的,兩人之前在京中準備婚事的時候,看起來是日日都膩在一起,不知道的人以為兩人在培養感情,而事實是,除了最開始的那兩日,剩下的時間陶憲之都在逼著他想如何帶兵,攻城應該從哪里開始。而另一邊景文昊剛出了皇榜整軍,南邊就來了緊急軍書說是景文昭已經接連攻下了兩城,情況緊急。“皇上,是微臣辦事不力,三軍將士已經準備妥當,糧草車馬均已備好,請皇上下旨讓臣即日帶兵出發,迎擊叛軍?!碧偷顑?,黎永跪地請愿。“不怪你辦事不利,這事他二人早有預謀,就是想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本拔恼研闹杏行┖?,這兒人藏得好,以至于即便上一世景文昭起兵造反后他都不知一直在京中與景文昭互通消息的是陶憲之。“皇上,臣愿與黎將軍同行!”李達隨黎永一同進宮請命。“你二人先起來,朕有話想說?!本拔年幻碱^緊鎖?!半抟H征,二位看如何?”“皇上不可呀!”二人齊齊道。“有何不可?御駕親征,三軍將士必定士氣大漲,事半功倍?!?/br>“皇上,大齊百年基業,領兵打仗極度危險,皇上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大齊百姓應當如何?再說,再說,皇后腹中胎兒已有五月,皇上一去,京中無人坐鎮,皇后一人如何是好?”黎永道。“朕知道,皇后身懷六甲,所以朕才要親自上陣,速去速回。再者,朕也沒想過留他一人在京都。這次出征朕只準備帶上李達,宮中安危有劉進守著,黎永你帶著大營里的人加強京中巡邏防衛,不管朕在哪兒,京都不能亂,皇宮不能亂。對了,秦浚已經退位,陶玉林也上書請辭,朕都準了,謝宣今日起你就去內閣,接替秦浚做主事?!?/br>“皇上三思?!北娙舜篌@,跪下求道。“這便是朕三思的結果,傳令下去,朕要親征,明日啟程!”第107章禍心(十四)當日皇榜便放了出來:英王造反,皇帝為鼓舞士氣,御駕親征。出行期間朝中一切事物由皇后大理,皇后長兄黎永從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