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5
魏駒感嘆道:“魏氏之興,當在此子?!?/br>魏斯領軍而去,撿拔軍中賢能,任用忠勇的軍士,率軍猛攻智氏大小封邑,智氏主力已經在晉陽城下別韓趙魏瓜分,此時大小城池封邑守軍都十分空虛,魏斯連下城池近十座。燕軍大敗趙氏,天下人側目,然而燕國并沒有繼續南下攻打下去,相反,燕君服人將燕國從趙氏奪得的一部分北部城邑,還有一部分韓氏的領地,全部送與了晉君姬鑿,姬鑿心中大為感動,拜謝燕君服人,道:“晉國社稷衰微,我鑿常終日惶惶然,深恐晉國亡于我手,今日得君相助,晉國得有片土存身,我鑿感激涕零,念恩不盡?!?/br>晉國的宗室公親,在百余年來,尤其是這最近的數十年,名義上還是國君,但是手中真的歸宗室掌控的土地,幾近于無,所以此時姬鑿才對服人將一部分趙地和韓地交給他十分感激,因為自從他有記憶起,或者說從他父親那輩起,晉君就已經差不多只是個傀儡了,現在燕國送的這點土地雖然只是往昔晉國領土的四分之一,可好歹也是實實在在掌握在國君手中的啊。此時的天下形勢已經有了巨變,往昔中原以晉國獨大,西為秦國,東為齊國,南為楚國,而在晉國內部,公卿封邑,自北向南,大概的依次是趙氏、韓氏、魏氏、智氏。趙無恤北上抗燕時,曾經開口和韓氏要了不少城池,而趙氏北部和草原相接的部分,很多此時被燕國打了下來,送給了晉君姬鑿,趙氏被壓迫的向南,韓氏也被壓迫的更向南,而魏氏此時正在更南下攻打智氏。魏斯連下智氏十余座城邑,突然之間,卻發覺智氏弓弩手的威力突然變大了,魏氏每向前推進一步,傷亡便十分巨大,而同一時間,有邊境探子來報,秦軍在函谷關有異動,似有出關意圖。魏斯止住魏軍攻勢,眼看著智氏被滅不過近在眼前,但此時情勢,卻怕智氏依仗弓箭之利苦守不降,而同一時間秦國兵出函谷關,那么魏軍便成兩面受敵之勢,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申子離從齊國發來書信,書信的內容很簡略,道:“列國之中,弓弩最利者,乃韓氏與燕國,韓氏斷不會相助智氏,故此時智氏得弓弩之銳,必燕援之?!?/br>魏斯一接到這封信,當即就把手邊的燭臺給砸了,魏斯眼神中有恨恨之意,道:“燕國!燕國!燕國?。?!”然而心中再恨,也是無法,情勢比人強,魏斯值得止步不再進軍,留智氏存活下來。而此時的燕國,因為夏瑜率領工農學宮的學員百工采取了很多新的筑城法,比如不用夯土城墻而改用混凝土燒制的石磚砌墻等等,燕國下都筑造迅速,不過短短不到兩年時光,燕國在南面還在與晉國用兵的情況下,竟是已經將下都基本筑成。已經在準本的夏瑜,晚間用膳之時,一個人一壺酒,暢飲微熏,閉目間,“見”魏軍止步,夏瑜晃著那工農學宮新燒造的琉璃杯,微帶醉意的笑著,心中默默對智瑤道:昔日我入燕求你相助我營救服人,彼時我應允與你智氏結盟,今日我送智氏連發弩,聯絡秦國sao擾魏氏后方,留你智氏一脈一線生機,也算是我全了昔日結盟之約,換了你的人情,九泉之下,你也責怪我了。至此,霸主之國正式一分為五,與夏瑜所在時空三家分晉不同,三家分晉乃是因為公卿勢大,從內部瓜分了晉國,而現在的晉國,卻是真真正正的被燕國幾番合縱連橫加之武力攻伐之下,被肢解了。☆、第215章:“莊公十八年,莊公服人攜晉出公姬鑿朝于周元王,周室衰微,諸侯久不朝拜,及莊公至,元王大禮饗宴,席間忽泣曰:‘姬姓衰微,王室不興,晉者,伯國,多有賊子逆亂,幸得燕公匡扶,社稷得存,今燕公來朝,寡人始建姬姓之復興有望哉?!跛熘虑f公以伯?!?/br>史書上的這段記載,翻譯過來就是:燕君服人繼位的第十八年,服人和晉君姬鑿一起去朝拜周王,周王室此時已經衰微了,就連昔日打著尊王攘夷旗號匡扶撐持周王室的晉國都不行了,諸侯也很久都不朝拜周王,而服人與姬鑿來朝拜,此時在位的周元王十分高興,用很高的禮節擺設宴席款待燕君服人與晉君姬鑿,宴席間,周元王忽然哭了,說道:“我們姬姓衰微,王室也十分衰落,往昔的霸主之國晉國,有很多亂臣賊子篡逆,我雖然知道,可是卻沒辦法幫助晉國姬姓同宗,現在有幸得到同為姬姓血脈的燕國國君匡扶相助,晉國的社稷得以存續下去,現在燕公你來朝拜我,我才看到了姬姓復興的希望啊?!?/br>在這場宴會上,哭的不僅僅是周王,晉君姬鑿也哭了,姬姓是王族,開創了禮樂文明,周公封建將整個華夏文明的勢力擴展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可是這近數十年來,姬姓都混得無比凄慘,祖上那樣輝煌,現在卻仰人鼻息,就連稱霸百年天下俯首的晉國的國君,也變成了要看國內公卿臉色的傀儡,還有比這個更凄慘的嗎?好在現在有一個姬姓的諸侯國牛逼起來了,雖然邦國利益沖突時,燕國也未見得就好說話,可是同姓血脈,到底還是親近些,燕國崛起了,總是好事,總比看著那些外姓猖狂要舒服幾分啊。晉君姬鑿子在戰場宴會上勸周王道:“昔日我晉國文公有些微末功績,所以得天子致伯,今日我晉國不能再如往昔般行伯國事,請天子致燕國以伯,以行教化,匡扶天下?!?/br>周元王同意了,派遣使節通告諸侯,天子將致燕國以伯,列國接到這個訊息,紛紛奔走相告,天下人還為從燕國崛起大敗趙氏肢解晉國的震撼中恢復過來,馬上就又迎來了霸主之位要換人坐的震撼了。夏瑜將遷都剩下的殘余瑣事交付給吳豹時,吳豹直直皺眉,道:“君上也真是的,這諸侯會盟之事雖是榮耀,但也不該非要國俌你也跟著去啊,您也去了,國中空虛,卻是不合適啊?!?/br>夏瑜淡淡道:“不是還有謙嗎?”吳豹皺眉,道:“公子謙?他……他能行嗎?”夏瑜目中含笑看著吳豹,道:“你之識人之能,比杞熏卻是差得遠了?!?/br>吳豹頗有幾分不服的撇撇嘴,又道:“我就是搞不明白了,晉國的土地那都是我們燕國人辛辛苦苦打下來了的,這會兒就這么送給晉君了,然后換回來個虛名霸主,有什么用?昔年吳國也是天子至伯為霸,還不是被越國所滅?!?/br>夏瑜淡淡道:“晉國的土地是我們打下來的,但我們的擴張已經太快了,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口去消化晉國那片土地,況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