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0
出來,有野菜清鮮氣息香而不膩的水餃……到了夏季,還有各種蔬菜瓜果來賣……哎呦呦,一邊欣賞美景,一邊享受著美食,人們本來想要看看就走的,結果,忍不住想多待幾天,一輩子能有這么愜意的幾天,真是沒白來世上走一遭,恨不得在這里落戶,一輩子都不走才好呢。因為有人住宿的問題,西遠建議程義在村外建幾個農家樂小院兒,提供住宿和吃食,省得以后人越來越多,將村里人們正常的生活給打亂了。如今,程義已經帶領村民們圈好了地,因為他們手頭有許多事情要忙碌,所以,建房子的事情只好請專門建房子的匠人們來做。所以,現在,人們想留宿蓮花村還不能夠,村里不收,而且蓮花村不是想進就能進來的,有專門的人把守,本村的人他們都認識,誰家有親戚來,都要說出親戚的名字,他們去給找,找到了才能給接進去。因此,不想走的人只好去幾里地外的萬德鎮,萬德鎮也不大,只有兩家客棧,去晚就沒地方了,萬德鎮的居民一看,這可是個生財的路子,所以,家里有空閑屋子的,都用來出租,真是帶來一筆不少的收入。西遠原來趁著荒年,給大舅小舅買的兩個鋪子,如今都租了出去,租金還不少,兩個舅母都會過日子,家里田地的收入加上西家搭幫的東西,足夠一年嚼過用了,所以,鋪子的收入都攢了起來。這可真是一個帶動好幾個,少部分人帶動大多數,周圍村莊見蓮花村,靠那么常見的果樹和花草就能掙錢,也開始跟風,栽果樹種花草,不過,他們畢竟起步晚了,實力沒有蓮花村足,里正也沒有程義有眼光,關鍵,蓮花村背后不是還有個西遠,對于這個朝代來講,開了金手指的“大神”來指點嘛。和風細雨,國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足,這可真是一片盛世田園景象。來到蓮花村的人都會有這個想法兒,連西遠有時候都會恍惚,覺得這個世道就是這個樣子的。當然,這是建立在一定條件基礎上的。不用說別的,村里的娃子從小在大野地漫山遍野地跑,真要有人瞧蓮花村人們生活過的好,起了歹心,擄走一兩個,到時候可得讓人撓頭犯難了。因此,不管多忙,一進入蓮花村地界的各個路口,如今都建了個短亭,一個是供人們休息,一個是盤查將要進入這個地界的人。一開始,還有人不服氣,能沒事消閑的,當然不會是普通的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老百姓,有錢人,難免自負一些。于是,衛成請來了趙林和解明理,西韋和程南柱子,幾個人分別帶領村里壯丁,分別把守幾個路口。他們或者是公差,或者是有功名在身,就衛成是個白丁,不過,他那威嚴氣勢,人們第一個不敢惹。有他們帶領,來的人剛想起刺,知道的人會私下里拽拽他的衣袖,示意這幾個惹不得,所以也就偃旗息鼓了。久而久之,來的人都懂得了規矩,不敢太過放肆,有那曾經起過非分之想的,聽去過的人一說,只好息了心思。后來,即使幾個人不跟著把守了,人們也秩序井然,什么事情都是,先把規則擺明了講好了,人們很快就會視為理所當然,要不,等人們形成習慣,再想著去更改,可真是比登天還難。你別說,凡事都有例外,就有那不開眼的,給自己找事,給別人找麻煩。蓮花村的果樹,作為休閑欣賞還是其次,主要還是為了做成水果制品來賣,所以,村里有專門看管果樹的人,涉及到自身利益村民們也會自覺維護。當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來游玩的人,有那不顧及別人感受的,折花采草,糟踐禍害東西,村民們看見了自然會上前去阻止。有的人聽見了,會道歉賠禮,不再犯了。有的人可能驕橫慣了,不思悔改,甚至有一天,還把阻止他這種行為的村民給打了。這下子,惹怒了村子里正程義,程義當時正在房場那監督農家樂的建造,聽來報信的人講了,二話沒說,提著馬鞭上馬,到了地方,看那人趾高氣揚的樣子,舉起手里的馬鞭,狠狠抽了兩下。哎呦,把那個人抽的,疼的直叫喚,指著程義的鼻子,叫程義給他等著,指正跟你們沒完。他叫囂著,領著奴仆想走,卻被程義給攔下來了,還真以為他們蓮花村是個隨便想怎么欺負就怎么欺負,他程義是想怎么叫罵就怎么叫罵,想怎么威脅就怎么威脅的人嗎?這個人當時被扣下,程義叫他家奴仆回去找當家人,然后派衛成和程南去縣衙打點,一開頭不把這種事情制止住,以后難免有人蹬鼻子上臉,要給那些起心思的人一個教訓。那個人家里正好在彥綏縣城,要說是高門大戶還不是,只是小有資財罷了。聽說自家兒子被扣住,一邊派人去交涉,一邊想去打點衙門,告蓮花村里正程義打人、私自扣押良民的罪行。可是,他托了熟人一打聽,懂得門道的勸他:你們家還是拉到吧,本來就是令公子不對,禍害人東西,人家不讓還罵人打人。另外,你別看程義是個小小的蓮花村里正,人家可是有來頭和門路的。縣衙里兩位很得上司賞識的公差,就出自蓮花村,跟程里正家大公子師出同門,能不給使勁兒?另外,人家程大公子可是彥綏為數不多的幾個舉人之一,另外兩個西舉人,就是去年轟動一時的西解元家,跟人家是姻親。舉人你知道嗎?那是跟縣令大人一起吃過飯,能說上話的人,而且,說不上啥時候就會被起用當官的,縣令能因為你這么個說有點錢,還沒多少,又沒有其他關系人脈的人得罪那樣的人家?好吧,聽了別人相勸的話,那戶戶主終于明白自己不爭氣的兒子給他惹了啥禍事,萬幸人家程里正給他們留了一條生路,沒有直接將人綁到縣衙,不然,他還不知道怎么花錢托關系才能弄出來呢!知道自家實力無法跟人家相比,這家戶主很識時務地到了蓮花村,把自己兒子教訓了一頓,又跟被打的村民道了歉,程義也沒難為他們父子,他的本意不過是想殺一儆百,把這種不好的苗頭扼殺到搖籃中罷了,如今目的達到,放了年輕人,臨走,為抽了人家兩鞭子表示歉意,還送了父子二人點蓮花村特產,當做賠償。真是有禮有節,叫人說不出啥話來,把事情辦的很圓滿。這件事以后,來這里玩的人們就很少糟踐東西了,人家說的明白,這一片花海是免費給人觀賞的,平時都是人家村民來照顧,你不花錢享受人家的勞動果實,還不愛惜,那可真是沒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