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6
香港了沒有???” 喬莎莎捂著嘴巴,笑道:“哎,別提了,他們一家除了吹牛之外,有一句真話嗎?我都回滬上了,他們家那六朵金花,還在連隊里老老實實地呆著呢!” 黎元元也抿著嘴笑了起來。 心說,去香港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131章 去京城 * 轉眼到了七月初。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開始了。 謝海寧信心十足地下了考場。 不出意外, 他考得很好。 申報志愿時, 毫不猶豫地填報了京城醫科大學。他打算繼續干他的老本行, 不過這一回準備主攻中西醫,等到學成后就成了中西醫能手。 八月中旬, 收到了京城醫科大學發來的錄取通知書,與鄧蕭成了校友。 對“兒子”考上大學,宋阿娣一家十分低調, 親戚之間都沒通氣。因為兩年后, 還有一個兒子也要參加高考,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她想, 等時間一長,也沒人分得清楚究竟是哪個孩子自小被養在滬上的吧? 謝海寧自己也不以為意。 回來后,他就像個隱士一般地生活著, 從不在親戚面前露面, 與自己的“父親”也很少同框,對人情世故更是淡淡的。 即便和偉民、偉軍、偉波他們,也接觸得不多。 唯一有著聯系的, 就是田園。 雖然同在滬上, 可二人之間離得比較遠,偶爾會寫信聊聊。在信里,大多談談文學創作之類的事情, 對其他的很少涉及。 在去京城上學之前,謝海寧特地過來,與他們一家說了會兒話。這時候, 元元和偉民已經讀高三了,偉軍和偉波也在重點中學里讀書。 高三學習是緊張的,黎元元的寫作也暫停了。 與后世相比,現在的高考由于錄取比例非常低,要想闖過這根獨木橋,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更何況,她還想去京城讀書? *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前有鄧銘、鄧蕭,現在又有一個謝海寧。田家兄妹四個,相互比著,學習成績都很不錯。這次期中考試成績單一拿回來,都排在年級前十名之內。 田爸爸和王mama倍感欣慰。 忙碌之余,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在親戚們之間,也很有面子。 阿叔就常常教育自己的兒子和女兒,要向堂哥堂姐們學習。 他們一家四口和小嬢嬢一家三口都住在閘北的老房子里,和爸爸mama擠在一起。一間半屋子,外加一個閣樓,一下住了九口人,擁擠程度可想而知。 元元他們去看望爺爺奶奶,都是站一會兒就走了。 不是不想多呆,而是屋子里連個插腳的地方都沒有。對從小就給他們寄衣服的奶奶,很喜歡和她說說話。 而奶奶呢,也很心疼他們幾個??此麄儗W習很辛苦,一到星期天,就讓小嬢嬢送點好吃的過來,給他們改善一下生活。 就連外婆也開始另眼相待起來,對元元他們也親熱了幾分。 外公就更不用說了,對他們一家一向很照顧。 當初落戶口時,那些請客送禮的錢,有一半是外公自己掏的腰包。王mama還開玩笑說,“為了你們幾個上學,外公把攢下的私房錢一下子全花光了……” 黎元元也發現了,王mama與外公之間已沒了芥蒂。 這時候,她也大致了解了那些陳年往事。 山東老區的那個姥姥,早已經過世了。王mama雖然很少提及,可心里卻是一直念叨著的。對外公,也一改往日的冷漠,變得關心起來。 看得出來,王mama心軟,見外公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如從前了,最后還是選擇了原諒。不管怎么說,他都是她的父親。 * 日子就這么過去了。 黎元元埋頭苦讀了整整一年。 到了一九八五年的秋天,她考上了京城大學,被中文系錄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可真是脫了一層皮。 而偉民也考上了交通大學,在滬上讀書。 這個年代,讀大學不但不用交學費,國家還包吃包住,每月發放生活費。 這是讀書最好的年代,雖然考大學時競爭十分激烈,可一旦考上了,無論是學校環境還是教學質量都有一定的保證。 學生們唯一需要負擔的,就是交通費。 從南到北乘坐火車,即便半價,也不便宜。 黎元元心說,自己跑那么遠讀書,又給家里增加負擔了。 以后,得多寫幾本,把這個路費掙出來。 兩個孩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學。 惹來了一片羨慕。 外公外婆家,還有爺爺奶奶家都興高采烈地表示了一下。長輩們拿出錢來,湊在一起,說是給孩子們上學用。 田根寶和王慧珍客氣了一下,就收下了。 這是家里人的一份心意,以后再想辦法還回去就好。 遠在京城的鄧醫生和肖醫生,聽到消息后,特地打了長途電話過來,表示祝賀。說是元元來京城讀書,星期天就來家里吃飯,到時候給元元做點好吃的,請他們一家放心。 田根寶和王慧珍笑得合不攏嘴。 從邊疆回來后,就忙得四腳朝天的,和鄧醫生那邊的聯系也少了許多??擅糠旯澕偃?,還是會相互寫信問候一下。 更何況,鄧蕭和孩子們一直保持著通信聯系。偉民他們在學習上,受鄧蕭的影響很大。這一點,他們始終都記著。 * 開學前,田根寶要去送元元到學校。 可黎元元考慮了一下,還是讓田爸爸安心在滬上擺攤子,把路費省下來,好用來買房子。 “田爸爸,您就放心好了,這是直達列車,一路上安全著呢!再說,那邊還有鄧蕭哥哥來接我……” 而王慧珍呢,連續兩個晚上都沒休息好。 元元要離家了,去北方讀書了。 長這么大,還從來沒有分開過這么久呢。 臨走時,她給元元在內褲上縫了一個口袋,塞了六十塊錢,說是專門給元元存的。黎元元死活不要,可王mama非得讓她拿著。 “元元,出門在外,沒有錢哪里能行?”王慧珍紅著眼睛,笑著說道。 黎元元明白,這是她的稿費。剛回來時,即便生活上很困難,王mama也沒舍得動那筆錢,一直給她留著呢。 走之前,她還是掏出了五十塊錢,壓在王mama的枕頭底下。 她想,十塊錢就足夠用了。 現在東西還很便宜,大學里包吃包住,每月的生活費是以飯票和菜票形式發放的,足夠她吃的。 再說,新的寫作計劃又開始了。 等掙下了稿費,當零用錢應該綽綽有余吧? * 九月十號這天,懷著無限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