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0
的秧苗已經長出來了,一到黃昏時分,戶外的蚊子可不少。 這天晚上,黎元元和鄧蕭哥哥坐在一起,重溫經典。 這種中國水墨畫藝術,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無論是現在還是后世,再看這部作品,依然覺得很好看。 而喜歡畫畫的鄧虹,更是激動得不行。 這會兒如果手中有畫筆,她立刻就想臨摹一番。 兩家大人坐在一起,看著電影。 開演前,都聊了聊彼此的近況。 肖醫生對田班長拍照的事情,很感興趣,還說今年暑期,等鄧銘放假了,再請田班長來給他們拍幾張全家福。 田根寶樂呵呵地答應下來。 * 今年,黎元元終于記住了鄧蕭哥哥的生日。 七月二號,和黨的生日就差一天,還正好趕上了星期天。她也沒什么禮物可送,最后掏出自己的零用錢,拜托田爸爸去場部買了一本高中作文精選,到時候好送給蕭哥哥。 而鄧醫生家里,向來沒有給小孩子過生日的習慣。 想起來了,頂多是煮幾個雞蛋吃吃。如果工作一忙給忘了,那就連雞蛋也沒得吃了。 就像鄧蕭,長這么大也沒過過幾次生日,搞得他自己都快忘了。如果不是元元一再追問,他恐怕連提都不會提起來。 而鄧原和鄧虹,都是自己記著。 一到快過生日了,就在mama耳朵邊上叨叨,省得又給忘了。 三個小將,對元元家里動不動就聚在一起大吃大喝,十分羨慕。 其實,鄧醫生和肖醫生也很羨慕。 田班長做菜實在是太好吃了,如果他們有這個手藝,也想天天大吃大喝啊??上?,工作太忙了,也沒那個心勁,別說大吃大喝,就連日常做飯都給省了。 平時,能吃大伙,就吃大伙。 也就是天冷了,才動手做點飯吃吃。 看看鄧蕭,一到星期天就跑到田班長家去報到,順便混一頓飯吃。覺得這個孩子,不吭不哈的,心里倒是挺有數的。 田根寶和王慧珍也知道鄧醫生家的這個情況。 想著兩家也好長時間沒有聚會了,干脆趁著這個星期天,請鄧醫生一家來坐坐?,F在生活條件稍微好了一些,連隊里又準備分rou,蔬菜也下來了,想做幾個菜吃吃還是蠻容易的。 田根寶派偉民去給鄧蕭說了一聲。鄧蕭回家給爸爸mama一說,鄧醫生和肖醫生立馬答應了。 吃飯這個事,是個好事。 不過,不要搞得太麻煩了,包一鍋餛飩吃吃,就很心滿意足了。 * 七月二號這天。 鄧蕭帶著弟弟meimei,早早就來到了田叔叔家。爸爸mama上午值班,等到中午才能過來,那時候正好開飯。 暑天里,太陽一出來,外面的溫度就升了上來。 可屋子里卻十分陰涼。尤其是前后窗戶一打開,穿堂風呼呼地吹著,格外舒適。鄧蕭獨自坐在里間,幫元元謄寫著書稿。 這是元元最新創作的一部作品,是以當年那起爆炸案為背景的推理破案,名叫。 等這部作品完成后,她打算投到。 當年,對那起案件,她和鄧蕭都收集過相關資料,除了不清楚馮學智的殺人動機之外,對其他的情況都有了大致了解。 她想,對馮學智的動機進行剖析。 也許,她的猜測會非常接近現實。 鄧蕭對這部作品,也很感興趣。 這是他和元元一起收集過的資料,也一直對馮學智這個人琢磨不透。這樣聰明的一個人,為何會以殘忍的手段來殺害單位同事? 這個謎團,一直未能解開。 也許,永遠是一個迷。 作為元元這部作品你的第一位讀者,他感到十分榮幸??上?,前一陣元元怕影響到他的學習,已經盡可能地不去占用他的時間。 好在,升學考試終于結束了。 這才有機會看到這部作品。 * 半晌午,田根寶端著豬rou一回來,就忙乎開了。 黎元元跑到棚子里,去給田爸爸打下手。其他幾個小將,在屋子里有寫作業的,有看書的,還有練字的。 王mama在里間蹬著縫紉機,忙碌著。她剛從代銷點里買了一塊“的確良”布料,打算給老田和幾個孩子做一件短袖。 天熱了,有短袖替換著,也方便一點。 田根寶在棚子把rou分了分塊,就剁起了rou餡。 他想,既然肖醫生他們都喜歡吃餛飩,那就包餛飩吧?人多,吃餛飩的確很方便。不過,夏天天熱,估計吃一碗,就會渾身冒汗。 這種感覺的確很爽。 另外,再做幾個菜,吃著饅頭就著。省得餛飩連湯帶水的,讓人家吃不飽。 到了中午,鄧醫生和肖醫生騎車趕過來時,飯菜已經上桌了。餛飩也擺在鍋拍上,就等著人到齊了,開始下鍋。 田根寶一共做了六個菜,一個餛飩湯。雖然都是家常菜,可他的手藝在那里擺著,即便是普普通通的炒菜,也能炒出高水平來。 鄧醫生和肖醫生就坐后,王慧珍熱情地招呼著,田根寶去小棚子里下餛飩。不一會兒,餛飩就分三批下好了。 黎元元看著田爸爸做的菜,有四季豆炒rou絲、青椒炒rou片、韭菜炒雞蛋、涼拌黃瓜、家常豆腐,最后一個壓軸大菜就是——一大碗紅燒rou。 現在,干菜都已經吃光了,這一次田爸爸做了一個土豆紅燒rou。 這種做法有點類似于“東坡rou”的做法,帶皮的方塊rou,肥瘦相間,色澤紅紅的,十分誘人。不過,現在不可能完全像后世那樣,做紅燒rou什么菜都不摻,那樣實在是太奢侈了。 這頓飯,吃得十分暢快。 飯后,鄧醫生和田班長一邊喝著磚茶,一邊聊了起來。倆人的話題不由得轉向了當前的政策面。 黎元元在一旁聽著。 當她聽到鄧醫生提起知識分子的落實政策時,心里不由得一動。 鄧醫生家,是不是也屬于落實的那一部分? 第96章 暑假里 * 正如黎元元所猜測的那樣, 鄧醫生家里的確屬于落實政策的那一部分。 不過,是落在了鄧蕭爺爺的頭上。 鄧蕭的爺爺鄧瑜丘,作為昔日的民族資本家, 已經恢復了名譽。 這么多年來, 他一直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和老伴一起住在祖傳的四合院里。運動中,外面單位也有想來借房的, 可他死活都不肯答應。 他明白, 一旦讓人家住進來,想再搬出去恐怕就很難了。等到兒子一家回來時, 住哪里去? 老伴開始還很擔心,害怕不給房, 會受到沖擊。 可他的態度卻很堅決。 京城那么大,各種“走資派”、“反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