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呆在家里吃高價糧。 誰讓他們沒有指標呢? 這一晚,田根寶和王慧珍都沒睡好覺。 二人躺在床上,合計了好一會兒,打算明天一早就去場部打申請,最好能把孩子給接回來。 他倆已經向李連長請了半天事假。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李連長不但批了假,還給他倆開了一份介紹信,證明其職工身份。 最后,還叮囑他倆趕緊準備落戶文件,還開玩笑說:“你們家的小姑娘,就叫田園好了,既喜慶又好聽……” 他倆自然眉開眼笑地答應下來。 連長親自給取得名字,多有臉面??! 看來元元是個有福氣的。 再說,“元”與“園”諧音,孩子小名還叫元元,大名就叫田園。 王慧珍興奮地說道:“老田,這事還挺順利的,咱家和小元元還真有緣分吶!”田根寶笑著攬著王慧珍,附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 夫婦二人嘻嘻笑著,滾到了一起。 第9章 羅曼史 第二天一大早,田根寶和王慧珍換了一身白襯衣藍褲子,把介紹信、戶口本、結婚證放進挎包里,就騎車上路了。 田根寶在前面蹬著,王慧珍攬著他的腰,坐在后座上。 二人既興奮,又忐忑。 雖然李連長已經發話了,說上午會給許干事打電話說明情況,可真要去見許干事了,心里還是有些發慌。 這個許干事可不是普通人。 去年,他從部隊上轉業后,就進了場部人事科。這人不但筆桿子硬,思想覺悟更是高,普通職工見了他,沒來由得會感到腿軟,比見到團長、書記還要緊張。 其實,人家許干事也沒做過什么,就是一身正氣而已??蓤F場里的人見了他,還是感到畏懼。 這種威壓,非常人能有。 為了緩和一下緊張的心情,二人一路走著,一路說著。 不禁又想起了那些陳年往事。 他倆都是滬上知青。 初中畢業后,就插隊支邊來到了農場。那時,不過十四五歲,對邊疆的認識只是停留在電影宣傳片中。 當年,為了鼓勵滬上青年上山下鄉,插隊落戶,街道里天天挨家挨戶上門動員,還組織小青年們一起觀看電影。 那部名為的宣傳片,把邊疆大農場拍攝得風景如畫,氣壯山河,讓人看了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投身進去。 而田根寶也是其中的一員。 當他看到影片中,那廣袤無垠的良田,朝氣蓬勃的景象時,不禁蠢蠢欲動。 于是,就主動報了名。 他是土生土長的閘北人,也就是俗稱的“棚戶區”。 父親是碼頭工人,母親是家屬,沒有出去工作。家里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meimei,按照政策至少要分攤一個插隊名額,他去了邊疆,弟弟meimei就能留在城里。 作為大哥,他做出了犧牲。 來到邊疆后,母親不忍心,時不時會郵寄東西過來,幫襯一下。見他這邊孩子多,也曾寫信過來,說想幫著帶孩子,讓他回滬探親時,送過來一個。 他和慧珍商量了一下,想把老二留在那邊。 于是,和慧珍回去探親時,特意帶上了三個孩子??膳R到要走時,見老二一臉不高興的樣子,還是舍不得丟下。 慧珍說,孩子不跟他們生活在一起,長大了會生分,甚至不會認他這個爹。他一想,也覺得有道理,就咬了咬牙打算自己來帶。 反正連隊里有托兒所,只要是雙職工的孩子,都給特殊照顧。 回到連隊后,為了不再有拖累,他和慧珍商量一下,就一咬牙去門診做了“結扎”手術。 而王慧珍只是名義上的滬上知青。 她祖籍是山東的,自小在沂蒙山老區長大。她跟著親娘,在山溝溝地長到了十二歲,才遠赴滬上去投奔那個當了大官的父親。 可父親早已再婚,娶了徐匯區的大家閨秀,又生下了一兒一女。 當她穿著粗布大花棉襖、帶著一口山東土腔來到滬上時,迎接她的,除了父親的簡單問候,就是小媽那客客氣氣的笑容和弟妹們的白眼,甚至連家里的保姆都不把她當回事。 去學校讀書,更因為說話土氣而被周圍同學嘲笑。 無論是在班里還是在家里,她聽不懂滬儂軟語,無法與那些鼻孔朝天的滬上人交流,也因此變得自卑起來。 盡管她住在石庫門的花園洋房里,也脫下了花棉襖換上了一身洋裝,還剪短了那條大粗辮子,可渾身上下的土氣,只要一開口就暴露無遺。 在這種境況下,她終于熬到了初中畢業,也趕上了“上山下鄉”的熱潮。 街道里一上門動員,小媽就鼓動她去報名,說她是家里的老大,得給弟弟meimei們做個表率。 性格單純的她,哪里懂得那么多? 于是,稀里糊涂地報了名。 不久,就隨著一群滬上知青乘坐火車,不遠千里地來到了邊疆大農場。 一進入連隊,她和那批女知青被分到了大田班。 最初下地勞動時,她倒是很開心。 這點農活,與沂蒙山老家比起來,根本不算啥。 和她同班同組的女知青里,有個叫楊淑芬的,想耍懶,就故意捉弄她。上班下班時,自己不想扛鋤頭,就交給她來扛著。 她人樸實,又沒什么心眼,不好意思拒絕那個嬌小姐,就咬咬牙接了過來。 結果,另外三人有樣學樣。 不到一個星期,組里的五把鋤頭全部落到了她的肩上。 有一回,下班回連隊時,她一個人扛了五把鋤頭,累得頭上直冒汗。而另外四人則嘻嘻哈哈地走在前面,頭上扎著紗巾,手里絞著花手絹,跟沒事人似的。 這事,正好被李連長撞見了。 當晚開大會時,李連長當著全體職工的面,點名批評了那四名女知青,說她們是資產階級作風,到了農場還擺著臭小姐的架子,得好好改造改造。 從那以后,大田班里再也沒人敢支使她去扛鋤頭了。 不過,這“五把鋤頭”的典故,卻在連隊里流傳開來。她也因此多了兩個外號,明里喊她“山東大妞”,暗里則叫她“五把鋤頭”。 因為這事,田根寶注意到了王慧珍。覺得這姑娘模樣端正,樸實能干,心底善良,有了接觸一下的想法。 一直以來,二人雖然同在機耕三連,卻很少照面。 田根寶因為手巧,還有一定的文化,經過考核被選拔進了模具車間,當上了機工。盡管是從學徒做起,可也劃到了技術工人的范疇。 而王慧珍雖然也是初中畢業,可實際文化水平卻沒那么高,只能下田勞動。 一個機工,一個農工。 雖然工種不同,家庭背景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