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3
方眼里沒有找到半點驚艷和癡迷,反而看出對方只當把他視為紅粉骷髏。那一剎他猛地打起了退堂鼓,初生牛犢的不甘失敗驟然一熄,整個人冷靜下來,稍稍一想,不禁好笑。他跟個莫名其妙的和尚較什么勁兒。壞家人的修行,真可是傷陰鷙的事。和尚能堅守,足見道行高深。鄢魚收回手,雖然心里已經打消繼續勾引和尚的念頭,但眼前事已至此,他決定好好戲弄一下和尚,以消自己出師不利的晦氣。打定主意,他干脆地去交代把寨子鼓搗得喜慶紅火,要跟和尚玩一場過家家似的拜堂成親洞房。他走得極快,消失在門口時,若是回頭望一眼,便能發現和尚盯著他時那饒有趣味的眼神。這并非一個單純的和尚,誰找誰的樂子,還不一定呢。成親要著大紅喜服,鄢魚自己變了一身,輪到和尚,他自知無法說動對方換衣,同時也不愿折騰這事兒,便給和尚披了一件殷紅的薄紗衣,頭上罩了一塊四四方方的大紅蓋頭,教人扶著,強押去拜堂。有模有樣地拜了天地,沒有高堂,便跳過直接進入第三環節夫妻對拜。禮畢,一群花花草草幻化的小嘍啰在鄢魚的自編自導之下,鬧了一回,天黑下來,進入洞房后,鄢魚興沖沖地去掀和尚的蓋頭。一室艷紅,面目平靜的和尚,竟主動抬眸看向鄢魚。鄢魚正打算和尚要再堅持不動如山,他要不要出大招假裝討要親親,看看能把人給嚇變臉么……但這會兒發現和尚有了改變,他摸了摸自己的臉,笑嘻嘻道:“長老,你看奴家美不美?”真正六根清凈的和尚,因|色|即|是|空,是不會領悟到皮囊的美麗。只要和尚點頭承認他的臉好,便是犯戒。哪知和尚面不改色地指出:“施主,你本為兒郎,何必來戲弄小僧?”原來,人家早火眼金睛,看透了鄢魚的偽裝。于是,不必再裝女聲,鄢魚笑嘻嘻道:“長老還是沒說我美不美呢?”如悟和尚雙手合十念了句阿彌陀佛,很是實誠地道:“施主,小僧是個瞎子?!?/br>作者有話要說: 繼續小短。明天恢復更新。------------------第81章緣起5鄢魚被噎了良久才緩過神,一邊磨牙一邊在心里自我安慰,怪不得能無視這張臉,原來是眼瞎??!吃癟吃到漲肚,他有心搬回一點面子,眼珠子咕嚕一轉,計上心頭。“長老這眼睛天生如此?”他問。如悟搖搖頭道:“小僧十六那年不幸因病所致?!?/br>鄢魚裝模作樣地哀嘆了一聲,又道:“這世上美麗的事物很多,你不能看倒顯得可惜了。不過呢,我有個法子,你可以試一試,體會體會造物的神奇?!?/br>他故意說了一半,原想賣個關子,哪料和尚沒有好奇心,硬是不咬鉤。無奈,鄢魚只能主動道:“你可以用你的手——”說的同時,他已把和尚的手拽住,放到自己的臉頰上。“欣賞美麗。比如,你摸一摸我的臉,在你心里將我的樣貌勾勒出來,你就能知道我美不美了?!?/br>他的行為言語都有些厚顏無恥了,和尚縮手,他還拉緊了堅決不放松半點。如悟顯得很豁達通透,起初礙于俗世禮儀,不好平白去摸人家的臉,后來感到跟前人的強硬,他以柔克剛,干脆利落地順從了。心中無鬼,自然不畏懼多摸一下會生出心魔。和尚的手并不細膩柔軟,但骨節分明,十指修長,每一根線條都十分流暢,無論是撫琴還是弄劍,這雙手都再合適不過。他的手很穩,從鄢魚的下巴開始,一寸一寸,由下往上,不曾有半絲被觸動而生出停頓顫抖。狐妖花瓣般柔潤的紅唇,狐妖細嫩滑膩的皮膚,狐妖高挺精致的鼻子,狐妖的眼眸,狐妖顫動的長睫毛,狐妖小巧可愛的耳朵……摸得很慢,時間似是變得緩慢了。起先鄢魚滿心等著看好戲,可隨著那雙手在他臉上游走,感受到和尚手上的溫度和陌生的觸碰,他漸漸體會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尷尬。是不是太親昵太曖昧了?很快鄢魚又唾棄自己,瞧瞧人家和尚面不紅心不跳,他自己反而先穩不住胡思亂想,真是自作孽!鄢魚穩住心緒,和尚摸完了,收回手靜靜坐著。“怎么樣???”他追問。和尚抬頭看向他,清澈的眸子里映著人。“施主,出家人不打誑語?!焙蜕姓J認真真道,“小僧的話,都是實話,施主聽了莫要生氣?!?/br>鄢魚見著家伙還磨嘰,催促道:“你什么都沒說,又怎么知道我會生氣總?我又不是氣量小的人,就算你說我丑如羅剎,我也不跟你計較好嗎?”聽了這話,和尚面上竟然浮現點點不好意思。在鄢魚正感到驚奇中,他輕輕道:“我摸出來的輪廓,感覺施主像我小時養的一條狗?!?/br>鄢魚:“……”這特么是什么手?誤差怎么這么大?就算是摸出非人類,也該是狐貍,怎么跟狗扯上關系了?“長老真是……見解非凡?!币а狼旋X地‘贊’了一句結束這一天的鬧劇,鄢魚當即決定趕緊把人送走,他不跟這不解風情的和尚較勁兒了。一別和尚,對上其他目標,狐妖的臉終于展露出應有的魅力,一連許多天,無往不利,眼瞅積少成多,任務進度條即將跑完,他又踢到了鐵板。這一次還是和尚,名字也叫如悟,眼睛也是瞎的,給鄢魚帶來晦氣的能耐,也是杠杠的。為完成任務,鄢魚已經很小心翼翼地把握賣臉的分寸,努力讓目標僅沉迷幾天,無望后便收拾奢念好好去過自個兒的日子,但總有那么寫個癡兒,一見鐘情,再見要命,三而不見相思入骨,茶不思飯不想,活活要把自己折騰死!不知幸還是不幸,癡兒的家人病急亂投醫,認為兒子中了邪,四處延請得道高僧驅邪,其中就有云游至此,到這家人門上化緣,得此消息的如悟和尚。兒子性命堪憂,他的父母到處施舍,因而待游方和尚更是殷勤。如悟聽了他們的哭訴,覺得他們描述里的那個令他們兒子害相思病的妖孽有點熟悉。他去見了瘦骨嶙峋,氣息奄奄的癡兒,對方手里握著一縷發絲,誰動癡兒就跟誰急。如悟倒挺能耐,他說服癡兒把發絲交給他,理由忠心思想只有一個:給小僧這縷頭發,小僧把幫施主把人找到。然后……鄢魚倒霉了。和尚不是普通的和尚,身懷神通,真人不露相。這天他鉆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