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8
著神燈吹口氣。 于是,落在眾人眼里的情形是朱淵兩只手托著神風,鼓著腮幫子對神燈吹了一口氣,接著神燈緩緩升了起來,一尺,兩尺,三尺,一丈、兩丈,三丈,直至扶搖直上。 朱淵雖然說不出話來,可看著神燈緩緩上升,臉上的笑容是越來越燦爛,甚至還拉著朱泓蹦了起來,朱泓回了他一個大大的笑臉同時也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眾人心里雖然有點納悶,可好歹神燈是升上了天,可以繼續祭天了。 誰知祭司剛要開口宣布下一個儀式時,安國公王垚站了出來。 王垚的意思是既然前三位皇子都試了一遍點神燈,怎么也該給八皇子朱淳一個機會。 王垚一說,沈雋也站了出來,他說八皇子同樣也可以讓人抱著去點燈的。 朱栩往臺下眾臣掃了一眼,倒是也同意了顧鑠抱著朱淳去點一盞神燈。 顧鑠自然明白這意味著什么,而且他也猜到了朱泓定是走了什么偏門,可問題是他站的位置本就靠后,加之朱泓是背對著大家做的這小動作,又是一個風雪天,他委實沒有看清朱泓做了什么,不過他倒是看見朱淵把火把插進了神燈的底座。 因此顧鑠接到皇上的旨意后先是看了一眼沈岑和沈雋,想要這兩人給點提示,可惜兩人都搖了搖頭,沈雋是壓根沒想到點個燈還能有什么小竅門,沈岑倒是也清楚朱泓的鬼點子多,可他也只看見朱淵做了什么沒看見朱泓做了什么。 好在顧鑠也放過孔明燈,知道這神燈的原理和孔明燈一樣,于是,他走到了朱淳的身邊,抱著他走到了祭壇前。 把火把點著后,顧鑠并沒有著急讓朱淳做什么,而是站在神燈前先琢磨了一會,見和他以前放的孔明燈幾乎一樣,這才讓朱淳把銅絲上的棉花點著了,同時也學著朱淵把火把插進去,且還學著朱淵吹了一口氣,神燈也升了起來,可惜不到兩丈便落了下來。 顧鑠當即變了臉色,可這種事情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而且就算給他第二次機會他也未必能把神燈送上天。 “諸位愛卿還有話說嗎?”朱栩掃了眾臣一圈,問道。 眾人紛紛搖頭。 見沒有人站出來,朱栩這才命祭司宣布祭天開始,接著便是樂鼓喧天鞭炮齊鳴,朱栩帶著眾人跪了下去,祭司站在祭壇前念起了祭文。 一時大典完畢,朱栩并沒有宣布離開,而是當著眾臣命祭司卜一卦,問西北的天災如何避免。 因為西北已經連著五六年大旱了,而且十年前金州地龍翻動就死了不少人,這次涼州的地龍又帶走了不少人,朱栩實在是頭疼。 祭司聽了朱栩的話先是跪在祭壇前念念有詞,接著是起身又唱又跳地折騰了約摸有一盞茶的工夫,就在臺下的眾人都有幾分不耐煩時祭司總算停止了動作,面向朱栩說道:“云從龍,風從虎,降服鬼物雙雙行,皇上若想壓制住西北的地龍還得請出一只白虎來?!?/br> “白虎?”皇上聽了略一深思,看向了朱淵。 同時看向朱淵的還有后面站著的文武百官,因為誰不清楚朱淵是屬虎的? 朱栩沉默了。 朱栩沉默的同時后面立著的文武百官倒是面面相覷起來,這時的他們已經明白皇上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了。 皇上要立太子了,而且還是要立一個啞巴當太子,這怎么行呢? 啞巴當太子倒是沒什么大礙,可啞巴做皇帝怎辦?總不能朝會時別人都發言了他用手來比劃或者是用筆來寫吧?這能比劃明白能寫的過來嗎? 可問題是這件事牽扯到西北的安寧和溫飽,又是在這種祭天的重大場合,群臣們即便有意見也不敢輕易開口駁斥。 萬一皇上來一句這是天意,他們該怎么回答? 再說了,這件事有比他們更著急的,顧家還沒有吱聲呢,他們著什么急開口? 顧鑠此時倒是也猜到了皇上想做什么,可問題是他太年輕了,資歷也太淺了,說出來的話自然也就沒有什么分量,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份太敏感了,他若一開口,傻子也只是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了。 一句私心作祟,罔顧大夏的百姓和江山就能把他問得啞口無言,因此,他沒法開口。 于是,他看向了沈雋。 可沈雋也為難啊。 他剛才已經冒著風險站了出來為朱淳爭取了一個機會,可朱淳沒有把握住,這會他再說什么皇上肯定也有話等著他。 這是天意。 四個皇子唯獨朱淵把那盞神燈放上了天,這已經是一個天意了,偏偏這祭司又說“請出一位白虎來”,偏偏朱淵就是屬虎的,豈不又是一個天意? 既是天意,誰敢駁?誰敢跟老天過不去? 因此,沈雋猶豫了一會還是搖了搖頭,不是他不想出這個頭,而是他沒法出這個頭,這是在祭天,不是在朝堂。 沈雋都不開口了,王垚也不好再硬出頭了,他也認為這是天意,否則干嘛別人的神燈都不能上天唯獨朱淵的上了呢? 朱栩見群臣們一個個皆斂聲屏氣的,心下倒是十分滿意,可面上卻不顯,裝作有幾分為難的樣子思考了片刻才命朱淵站到了他身邊,跟著他一起再祭拜了一遍天神,請求天神保佑這個國家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祭拜結束后,朱栩并沒有站起來,而是背對著滿朝文武繼續說道:“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原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朕不是沒有考慮過立儲一事,只是幾位皇子還小,又遭逢變故,朕便把此事擱置起來,如今遭此劫難,想必也是天意,既是天意,朕不敢違?!?/br> 說到這,朱栩頓了一下,見后面沒有什么反對聲傳來,又繼續說道:“吾子朱淵,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茲恪遵天意,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br> 第九百零二章、怨氣 不單滿朝文武百官,就連謝涵和朱泓兩個也沒有想到皇上會以這種方式立了朱淵為太子,任是誰也說不出反對的話來了。 因為皇上是在祭壇前立的太子,不但是當著滿朝文武,還當著天地神人,彼時都沒有人提出反對,回到朝堂再說什么也不趕趟了。 可沒人提出反對并不代表大家都贊同,尤其是顧沈兩家心里更是窩了一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