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7
子們盡孝吧? 太后也是一個聰明的,她在皇上采取行動之前先一步把一位郡王世子的女兒抱到了身邊,這位郡王世子和朱泓一樣,也是長年居住在京城,故而會經常帶著家眷進宮問候問候太后,太后對這位郡王世子也很關照,不幸的是這位郡王世子因為見喜病沒了,且還把他的世子妃一塊帶走了,只剩了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于是,太后把這位小姑娘一并帶進了宮留在了身邊。 皇上見此雖然惱怒,可因為太后的理由太冠冕堂皇,他也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留下了這兩位小姑娘。 好在隨著年齡的增大,小姑娘自己也有了男女大防的意識,并沒有一味地和這些皇子們廝混,而這些皇子們也逐漸把心思轉移到念書和政務上面來,皇上也就松了一口氣。 當然,也有例外。 二皇子就是一個例外,他最早和這位小姑娘熟識,也是最早清楚小姑娘的才華的,只是他也不敢每天明目張膽地來找小姑娘,而是依舊利用向太后請安的機會和小姑娘偷偷見上一面,久而久之,兩人便有了私情。 第八百一十四章、另一個故事(二) 當然,這個私情一說是謝涵自己定義的,徐氏的說法是兩人好上了。 這不,見謝涵微微笑了笑,徐氏有些不悅地問道:“你笑什么,難道你和朱泓不是自己好上的?” “還真不是,不過我不是笑這個,我是想起了另一個故事,老天果然是成全人的?!敝x涵回道。 是啊,前一世,徐氏臨終之前求的是衣食無憂和青梅竹馬,這一世老天都滿足了她,可誰知徐氏竟不知惜福,好好的一個重生機會竟然讓她糟蹋了。 “成全?這才哪到哪?!毙焓侠湫Φ?,面目突然有幾分猙獰起來。 謝涵見此閉上了嘴巴,而徐氏也深吸了一口氣,又開始接著往下說了。 話說小姑娘認定二皇子為自己的青梅竹馬之后,開始用自己的才華和學識一心一意去輔佐這位二皇子,漸漸的,二皇子在這些皇子里展露了頭角,引起了皇上的重視和喜愛,甚至不止一次當眾夸贊他。 可惜,在得知兒子違背了他的意愿仍舊和那個小姑娘來往時,皇上又不喜了。 其實,一開始他倒不是對那個小姑娘有成見,而是對太后有成見。 說起來皇上和太后的矛盾由來已久,皇上的生母是先皇的貴妃,而太后,彼時還是皇后,年輕時據說也曾經有過身孕,可后來不知什么緣由流產了并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從那之后,皇后就把貴妃恨上了,她一直認為是貴妃做了什么手腳害她,說是什么中宮無子受益最大的是貴妃,可巧在那之前貴妃還真生了個兒子。 貴妃自是不肯承認這一切,于是,自那之后兩人在宮里明爭暗斗了多年,連帶著皇上也跟著吃了不少掛落,當然了,彼時皇上還只是一個皇子。 尤其是先皇病倒后,太后一心想輔佐自己從別的嬪妃處抱養的兒子上位,可誰知她處心積慮地運作了大半年還是失敗了,最終還是貴妃的兒子上位了,她成了母后皇太后,貴妃也成了圣母皇太后,兩人又水火不容地斗了好幾年。 還好,圣母皇太后沒兩年便因病仙逝了,母后皇太后成了唯一的太后,可惜她和皇上的關系并沒有因為圣母皇太后的仙逝而有所緩和,母子兩個始終是相見如冰。 這種情形下,皇上哪里會愿意自己的兒子去娶太后的侄孫女? 不過礙于彼此的顏面,也礙于兩個孩子還小皇上才隱忍著沒有發作。 原本太后是想等二皇子束發之后把這件事挑明了,自己下一個懿旨逼皇上承認這兩人的親事,可誰知沒等太后開口,皇上竟然把太后毒啞了,讓太后再也開不了口說話,同時,皇上也先一步為二皇子定下了親事,且根本不給太后和二皇子任何反悔的機會,直接就向女方下定了。 聽到這里,謝涵越發確定了身邊肯定有第三雙耳朵,且很有可能這人就是皇上自己。 因為論理這番話屬于大逆不道,是對先皇的不尊和不敬,且這件事也屬于皇家的私密,是決計不可以外傳的,可徐氏就這么大喇喇地說了出來,目的不就是想拖謝涵下水嗎? 可對方話已經出口,謝涵就是想裝作沒聽見也是不可能的,想到這,謝涵斂了斂神,干脆凝神細聽起來,因為她清楚接下來的應對才是重點。 太后病倒之后,小姑娘既氣且怒,她想為自己的姑祖母討一個說法,同時也不甘心被棒打鴛鴦,于是,她跑去追問二皇子要一個說法,二皇子因為這件事和皇上大鬧了起來,皇上自然又把這筆賬記在了太后頭上。 皇上以皇家下定的婚事不能更改為由再次拒絕了二皇子,這個理由很是說的過去,總不能皇上自己去打皇家的臉面吧? 皇上的堅持和二皇子的退縮成了壓倒太后的最后一根稻草,沒幾天太后便薨了,緊接著,小姑娘也被家里人接出了宮。 回到家的小姑娘自是不甘心自己這些年的心血白流,也不甘心太后就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她想報仇。 不過此時的小姑娘尚有一絲人性,她雖想報仇,卻并沒有起殺念,因為她的重生告訴她,人還得為自己的來世積福。 正當她舉棋不定跑到寺廟去尋求點化時卻突然遇到了一位故人,說是故人,其實也是小姑娘的戀人,是她曾經傾盡全力想要追逐的目標。 這位故人的到來頓時撫平了小姑娘心底諸多的不平和不忿,她想和這位故人重續前緣,可誰知這位故人卻不肯答應,他說他來這一趟只為修行,不為前緣。 于是,她只好假借出家為尼來逼迫那位故人同意娶她。 可誰知小姑娘的行為沒有嚇到那位故人卻嚇到了小姑娘的家人,小姑娘的家人自是不肯讓自家如花似玉的寶貝女兒遁入空門,不得已他們找到了皇上和二皇子。 這件事很快引起了軒然大波。 二皇子自是不忍心他從小看著長大的青梅竹馬從此后與一盞青燈為伴,于是,他去求了皇上,想以側妃迎娶這位小姑娘,皇上掂量了好半天倒是也答應了。 畢竟在皇上看來,一個側妃是掀不起多大的波浪,且若真把這個小姑娘逼得遁入空門了,他也不好向太后的娘家交代,本來外界就對他和太后的不睦有了諸多的猜測。 可小姑娘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