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1
,心生憐憫,便把朱氏也留在了宮里。 由于皇子和公主們從五歲開始便要進學,因此徐氏和朱氏也跟著這些公主或長公主們進了上書房,也因此和幾位皇子們混熟了。 一來二去的,徐氏就和朱枍對上眼了,而當時的徐太后看出來朱枍是幾位皇子里出類拔萃的,便默許了這段小兒女的情緣。 “我那會年輕,也不知事,就是覺得趙王喜歡我,我也喜歡他,太后又答應了為我們做主,因此,我們也就放任了自己的感情,可誰知我們還是太天真了?!毙焓侠湫α艘宦?。 謝涵沒有搭言,她怕打斷了對方的思路,說實在的,她委實對徐氏的經歷有幾分好奇,錯過了這次機會再想讓對方開口就難了。 據徐氏說,由于當時的皇帝并不是徐太后所生,母子的情分本就薄,加之又記恨那三座城池之失,故而先皇對這位徐太后不過是礙于孝道才沒有廢除她,因此他怎么可能會允許自己的兒子娶徐家的女兒呢? 所以為堵住徐太后的嘴不讓她為朱枍和徐氏賜婚,先皇命人給徐太后灌了一碗藥,從那之后徐太后再也開不了口說話,而這邊,先皇很快給朱枍定了一門親事。 得知這個消息后,徐太后氣得吐了一口血,沒幾天人也沒了。 “當時我被送回家里,萬念俱灰之下,我打算用一丈白綾把自己結束了,誰知不巧被我的丫鬟發現了,我母親摟著我大哭一場,說是一定會給我找一門好親事風風光光地嫁出去,可我知道這只是母親的一廂情愿,我是一個被皇家拋棄過的人,普天之下還有誰敢要我?況且我心里只有他,再也容不下第二個人了?!?/br> 這番話謝涵不敢茍同,當時徐氏在宮里,這種事情事關皇家顏面,不大可能會流傳出來,民間更不敢議論,倒是徐氏這一鬧,少不得有好事之人添油加醋一番傳了出去。 果然,謝涵剛想到這,徐氏又道:“我自殺的消息不知怎么傳到了趙王的耳朵里,趙王不忍我鮮花一樣的年紀便撒手人寰,于是,他去求了當時的皇上??上?,先皇拒絕了他的要求,說如果他娶了我,夏家的女兒被當皇家退婚也是沒有活路,也一樣要死?!?/br> 這話倒是在理,畢竟夏家的女兒已經訂親詔告天下了,而徐氏只不過和朱枍私定的終身,孰輕孰重不用掂量也知道啊。 得知自己再次被拒絕了,萬念俱灰的徐氏剪了頭發進了庵里,打算青燈古佛了此殘生,誰知趙王知道后,又追到了庵里。 “他說名分上只能虧著我了,但他會用別的方面來補償我,并承諾,這一輩子他只會喜歡我一個,只會對我一個人好,甚至還承諾只會跟我一個人生孩子,承諾只會讓我的孩子繼承他的王位?!闭f到這,徐氏的嘴角扯了扯,露出了一絲嘲諷的微笑。 謝涵懂了對方的意思,趙王不僅和她生了孩子,也和先前的王妃生了兩個孩子,此外還和別的妾室生了五六個孩子,因此,徐氏是想告訴她男人的誓言當不得真。 無獨有偶,朱泓那天也曾經向她承諾過,以后只會和她生兒育女,一輩子不會辜負她,一輩子不會有人超過她。 到底是父子,這兩人許的誓言也是如此的相似,朱枍沒有做到,朱泓能做到嗎? “說起來當年的我還是年幼,很容易就信了王爺的話,做了他的側妃,這場感情的角逐里,我到底還是認輸了,到底還是委屈了自己,可我的委屈并沒有換來他同等的對待?!?/br> 謝涵聽出來了,徐氏所謂的同等對待是指朱枍當時許的那些誓言。 第一,明媒正娶沒有做到,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是最大的恥辱和委屈,這種感覺謝涵懂,是真的懂。 第二,趙王承諾的只和徐氏生兒育女也沒有做到,且他還不是一次違背諾言,而是違背了七八次,這就怨不得徐氏傷心怨恨了。 第三,趙王承諾的只喜歡徐氏一個只會對她一個人好貌似也沒有做到,果真如此的話,他也不會接二連三讓別的女人生下他的孩子。 第四,他承諾的讓朱浵接管他的王位也沒有做到。 所以不管怎么說,是趙王負了徐氏,他的承諾幾乎沒有一條兌現了。 可夏王妃又何其無辜?她莫名其妙地被卷進一場沒有愛沒有前途的婚姻里,郁郁寡歡地過完了自己短短的一生,連自己的孩子也不能相守,她的一生又該怪誰? “你是想說先王妃也可憐吧?”徐氏看懂了謝涵臉上的表情,問道。 “站在她的立場站住二王子的立場,的確是如此,因此,我只能說造物弄人?!敝x涵沒有否認,而是感慨了一句。 “是啊,說起來我也很同情她,每次看著她明明不開心還要強作歡顏的樣子,我的心也很痛,同樣作為女人,我怎么可能不明白她的感受怎么可能不同情她的遭遇?可我的感受我的遭遇又有誰同情?說白了,我也是一個受害者啊,可在世人的眼里,不管我怎么做都是一個利用不光彩手段上位的惡毒小三,這對我公平嗎?” 謝涵無語了。 她也不知該怪誰,是怪徐氏年少無知不該動心還是該怪徐太后的默許或者是怪先皇的棒打鴛鴦也或者是怪朱枍的言而無信。 謝涵沒有答案。 第六百一十七章、借鑒(二) 謝涵雖然不清楚到底是誰的錯導致了這一場悲劇,但她清楚一點,徐氏對她說這番話的目的是告誡她不要輕信朱泓,不要過早地交付自己的真心。 因為你的真心在別人眼里可能是一文不值,也可能是暫時還值幾兩銀子,可歸根結底,男人是不會把女人的真心一輩子捧在手心里的,他看重是自己的得失。 大概這就是徐氏所謂的借鑒。 想到這,謝涵心里悶悶的。 一方面,她承認徐氏的話有一定的道理,自古以來便是癡情女子負心漢的多,身邊這樣的例子也不少,上一世的自己也吃過這樣的大虧,因此,她難免也會對朱泓的話產生懷疑。 可另一方面,謝涵自然清楚徐氏的目的是挑撥她和朱泓的關系,不想讓她全身心地付出,只要他們夫妻不同心,別人想要對付他們兩個就會輕松許多。 所以,不得不說徐氏的道行的確很高,這半天一個字也沒有提到外面的流言,也沒有非議半句謝涵和朱泓的不是,只不過把她自己和趙王的過往告訴了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