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4
,可謝涵擔心的是眼下臨近中秋了,難保這沈岑不會再借著中秋的名義上門。 她委實不想跟他打交道,更不想收沈家的東西,可送上門的東西又沒法退回去,不說一來一退的又牽扯不清,就是退也找不到理由,哪有當姨父的給外甥女送點東西還被退回去的? 傳出去不但沈家成笑話,謝涵也會成為別人的笑料的?真把沈家惹惱了于謝涵是沒有半分好處的。 麻煩之二是紀氏,紀氏也在端午之前上了一趟門,據門房說,那天來的紀氏臉色很不好看,帶了點怒氣,不像是來串親戚的,倒像是來問罪的。 謝涵琢磨了半天,才想到放風箏的那日彎月和顧鏨起的爭執,原本他們兩個一開始的動靜不大,可顧鏨在聽到彎月罵他“混混”時卻氣得跳了腳,難保不會有人看見說了什么。 再者,后來沈岑和顧鏊來了,保不齊他們兩個回去也說了什么讓紀氏過了心。 紀氏和梁茵不一樣,謝涵知道她這個人比梁茵勢利多了,是絕不會看上彎月的,而且紀氏還有一個缺點,護短,所以很有可能以為彎月勾引了顧鏨或者是得罪了顧鏨于是上門問責來了。 想到這,謝涵頗為頭疼,她倒不是怕得罪紀氏,而是擔心這件事處理不好會給彎月帶來傷害。 麻煩之三是謝涵收到了徐王妃打發人送來的帖子,說是邀請她去參加王府的中秋賞菊宴。 謝涵找尹嬤嬤打聽了一下,王府的中秋賞菊宴是幽州最高規格的千金宴,幾乎囊括了整個府城正七品以上文官武將的所有未出閣的千金小姐,這些小姐們聚在一起不是吟詩作畫就是彈琴下棋。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一個高級的相親大會,因為這個賞菊宴除了未婚千金還有各級官員的女眷也會參加,這些女眷們若是在宴會上相中了誰,回去之后再托官媒前往說和。 謝涵上一世雖然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宴會,可她知道京城的幾大世家每年都會輪流舉辦類似的宴會。 當然,規模最大的是皇家舉辦的賞荷宴,每年六月份,皇后都會在御花園里辦一次賞荷會,為這些皇室成員挑選適齡的女子。 謝涵雖沒有參加過,但她知道上一世顧鈺就是在她笄年那年在宮里的賞荷會上被皇上看中,隨后沒多久皇后便下了一道懿旨接她進宮。 現在想來多半是皇上早就設計好的后手,因為幽州的戰事離不開顧家的支持,可皇上又不放心顧家,于是,便給了顧家一個恩典,把顧鈺接進宮,進宮時顧鈺的身份便是賢嬪,三個月后有了身孕便封為賢妃,位分僅低于皇后、皇貴妃和貴妃,排到了第四。 謝涵清楚地記得顧鈺封為賢妃沒多久顧家除孝了,顧琰帶著顧鑠開赴了幽州戰場,當然,還有她。 默算了一下,如果沒有什么變動的話,顧鈺應該是在明年的六月份被皇上看中,八月底進的宮,臘月里有的身孕,頭過年封的賢妃,而顧家是次年二月份除的孝,顧琰和顧鑠是在二月底來的幽州。 可即便謝涵知道了這段先機,她仍是什么也做不了。 既不能阻止顧鈺進宮,也不能阻止顧鈺受寵,除非她有本事立刻讓這場戰爭結束。 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此,謝涵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知道了賞菊宴的目的之后,謝涵有幾分不太想去,她既不想在賞菊宴上弄出點什么動靜讓別人關注到她,也不想傻呆呆地坐在那讓別人去品頭論足。 可王妃親自下的帖子,她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此外,另一方面她又想去會會這徐王妃,她委實好奇對方是從哪個年代重生回來的,她想知道她對這場戰事的結果清不清楚,會不會找個由頭讓她的兒子出面做點什么來贏取名聲。 趙王雖然沒有兵權,可趙王府的侍衛不少,而且個頂個都是高手,謝涵記得上一世幽州被困時,趙王就帶了不少侍衛幫著一起守城,因此,如果這位徐王妃得知先機的話,是很有可能讓她的兒子帶著人馬先一步破了韃靼人攻城的意圖,說不定還能一戰成名呢。 第四百一十九章、小題大做 想到一戰成名,謝涵忽然想起朱泓和朱如松,是不是可以讓他們兩個做點什么來積攢一點名望? 可問題是朱泓遠在京城,朱如松的能力有限,且謝涵委實不想和他接觸太多,她怕自己到時抽不了身。 指望不上這兩人,謝涵琢磨著不如她自己來做點什么準備事宜。 她知道韃靼人善于騎射,而且他們喜歡在晚上偷襲,她完全可以在韃靼人攻城的前一兩天在他們來的路上埋上倒插的木箭,當然,鐵箭最好,可鐵是戰略物質,普通人不能問津,因此,謝涵能做的便是把木箭削鋒利些。 想到這,謝涵和高升商量了一下,打發文?;亓艘惶肃l下,讓村民們忙完秋收削點木箭,她自己出銀子收購。 此外,謝涵打算借著送中秋禮的機會去一趟李家,她知道李堯至今仍在鎮守海寧,也知道海寧今年入冬前會有一場惡戰,因為韃靼人會過來搶掠過冬的糧食衣物,謝涵是想通過梁茵提醒一下李堯,既然韃靼人喜歡在夜間偷襲,李堯完全可以通過在邊境線種上荊棘或者插上木箭的做法來阻止韃靼人的偷襲。 盡管這種荊棘和木箭不會對韃靼人和馬匹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但馬匹踩到這種尖銳的東西肯定會嘶叫,會造成混亂,甚至可能會狂奔,如此一來,戰斗力肯定得打一個折扣。 誰知謝涵剛預備了東西要出門時,梁茵帶著新月進門了,她是來給張氏送節禮的,順便也給謝涵送了幾匹衣料和幾樣首飾。 原來她是來答謝謝涵的。 前兩天她剛收到了李堯送來的信件,說是大夏的人馬和韃靼人遭遇了幾場惡戰,這些韃靼人沒等到入冬就開始來搶糧食了,因為他們知道秋收的季節到了。 李堯沒法,忽地想到了謝涵的村墻,便帶著士兵在邊境上埋了不少木箭和荊棘,同時也在村口挖了不少陷阱,隨后他親自帶著人馬在村子里守株待兔,守了七天七夜,終于守到了那些韃靼人,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 “你姨父說了,多虧了你這個法子,你是不知道,這些韃靼人有多可惡,白天知道我們的人會出城巡邏,他們一般不出來,晚上知道我們的人得進城守城,他們就開始進村了。這半年多,捉迷藏似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