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9
鄉下,今年年初才跟著謝涵來京城開了一家飯館,除了偶爾會和王平套套關系,別的看不出什么來;剩下那個叫謝紳的族親這三年基本住在幽州府城,除了打理一下謝涵家的賬目就是陪兒子念書,也不和外界聯絡。 除了這幾位男管事,剩下的就是幾位小妾了,方氏雖然是跟謝紓時間最長的人,可方氏是顧家的家生子,不可能會得到謝紓的信任;那個陳氏無兒無女又很快脫離了顧家去嫁人,這樣的人也不可能會是謝紓的托付對象;最后一個就是那位生了遺腹子的白氏,可他的人試過了,白氏膽小如鼠,這樣的人絕對是不堪重用的。 至于關鍵人物謝涵,顧霖不是沒有懷疑過,可一來當年謝涵年齡實在是太??;二來他們這些人委實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可外部的人顧琰也基本找人篩查了一遍,嫌疑最大的是那個揚州鹽會的會長童槐,可顧琰找人追蹤了他三年,也仍舊是一無所獲。 要不是怕螳螂捕蟬皇上在后,顧琰都打算綁架童槐的兒子來威脅他,幸好關鍵時候被他攔住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不過前些日子顧琰倒是找他談過,說他可能搞錯了方向,興許這童槐就是謝紓布置的假相,目的就是為了掩蓋真正的幕后者。 可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幕后者呢? 謝涵見顧霖聽了自己的話后又陷入了沉思,略一思索,便明白了顧霖問這話的含義。 明白過味來的謝涵腹誹了幾句,倒是也沒去描補,這種事情只會越描越黑。 再說了,她不過是一個才九歲的孩子,說話辦事真要滴水不漏的話反而容易引起對方的懷疑,還不如就這樣真真假假的。 想到這,謝涵噘著嘴問道:“外祖父,說了這半天,你還沒告訴我我父親到底欠了你們顧家什么,還有,我父親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這話又回到了原點。 第三百七十一章、最后的對話(三) 顧霖見問題又回到了原點,略一思索,他改了初衷。 “你父親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很有讀書的天賦,這樣的人普遍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自視甚高??闪硪环矫?,因為他來自農村,從小吃了很多苦,所以他比一般人更渴望出人頭地更渴望權利和財富,所以他才會依附我們顧家。孩子,以前外祖父不說,是因為不想破壞你父親留給你的念想?!?/br> 這話謝涵倒是有幾分信了。 因此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父親完全沒有必要卷入到顧家的泥潭中,弄得自己最后失了性命才保住清白。 不對,確切地說,是暫時保住了清白,畢竟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 顧霖見謝涵聽進了他的話,略喘了幾口氣,又道:“孩子,你父親當年和我有過約定,如果有一天他遭遇到不幸,希望我能看在你身上也有我們顧家一半血脈的份上收留你善待你。孩子,這個收留不是普通的收留,他說他只有你這么一個寶貝女兒,不舍得把你嫁到外面去吃苦,希望你能一直留在我們顧家,所以我才打發人去接你過來,為的就是想當面和你說清這件事,辦妥這事我也好去見你的父親。孩子,來,這里也沒有外人,你告訴外祖父,這些表哥你相中了誰?” “你騙人,我父親臨終之際明明交代過我讓我回謝家,說富貴不能強求,說人不要有貪念,說自古門當戶對是有一定道理的,說強求來的東西守不住。。?!敝x涵說著說著又落淚了。 她是想起了自己的上一世,強求的結果是一尸兩命。 “我沒有騙你,孩子,你爹那會是病糊涂了,也是氣糊涂了,不信的話我給你看你二舅當年快馬加鞭送回來的你的庚帖,你父親若沒有和我們顧家結為姻親的打算怎么會把你的庚帖送來呢?” “你憑什么說那庚帖就是我父親送來的?我母親在這住了好幾個月,說不定你們早就打探到了我的庚帖。還有,外祖父,我不過是一個九歲的孩子,這種話你不用跟我說,我祖母這次也跟我來京城了,有什么話你和我祖母說去?!敝x涵知道張氏肯定不會答應的,所以才放心大膽地推給了她。 誰知顧霖一聽張氏這個名頭便沉默起來。 那天張氏大鬧將軍府,他算是領教了這個老太婆有多難纏了。 原本顧琰的意思是把謝涵一同帶進京城,正好也有這么一個合適的借口,顧霖聽了也不反對,可誰知正收拾行李時這老婆子帶著兩個兒子上門了。 一來就在將軍府大門外吵吵嚷嚷的,說她是謝涵的祖母,是來接孫女回家的,說她孫女出門好幾天了,到現在都沒有跟家里捎個口信,她很放心不下,于是找上門來了。 她這一嚷嚷不要緊,可問題是將軍府門口正對著大街,街上人來人往的,見到有人在將軍府門口鬧事還不趕緊聚齊了圍觀? 于是,顧琰不得不妥協了。 他是怕消息很快傳到趙王府,繼而傳到金鑾殿上的那位耳朵里,所以不得不放了謝涵。 為此,前些日子面圣的時候顧琰還特地提到這一節,怕的就是皇上起了猜忌,而顧琰找的理由也說得過去,是為了封鎖顧霖病重的消息才暫時留住了謝涵。 顧霖這一沉默不要緊,可急壞了屋外一干偷聽的人。 要不是顧琦攔著,秦氏都沖進去看看老爺子到底還有沒有氣了。 還有,她聽懂老頭的意思是想給謝涵一點甜頭,讓謝涵和顧鑠定下婚約,這樣的話謝涵手里的東西將來就能名正言順地歸顧鑠歸顧家了。 這還行? 她還等著讓她心愛的外孫女嫁過來呢,她可不舍得讓自己的外孫女嫁到別處去吃苦。 還有,她是堅決不想再和謝家成為親家,那個鄉下土婆子可不是一般的難纏,還有謝涵這個臭丫頭也不是一般的狡猾,她辛辛苦苦帶大的孫子憑什么便宜這些賤人之后? 其實,聽到這個消息和秦氏一樣怒火中燒的還有朱氏,朱氏是決計不想把謝涵娶進門當兒媳婦的,因為顧鑠將來是要承繼整個國公府的,這個丫頭的出身未免太低了些,以后顧鑠怎么在這些貴族中立足? 想到這,朱氏站不住了,走到顧琰身邊使了個眼色。 顧琰倒沒有多想,雖然他也不希望謝涵嫁給顧鑠做正妻,可做妾還是可以的。 再說了,現下不過是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