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2
真些,說話直爽些,可萬萬沒想到這孩子竟然如此刻薄,這下丟臉丟大了。 王氏只顧著教訓自己的女兒,卻忽略了一旁顧鈺顧釵的臉。 原來王氏的那句“跟誰學的”讓顧鈺顧釵走心了,畢竟顧鑰一天除了睡覺大部分時間都是跟顧鈺顧釵在一起。 不過顧鈺畢竟大幾歲,心里再不舒服,也不會這種場合跟王氏吵起來,她是一個要面子的人,不想讓謝涵看了笑話,反而勸起了王氏。 好在這時司書扶著張氏出來了,說是飯已經擺好了,謝涵忙領著大家去了偏廳。 一時飯畢,王氏等人也沒有心思再待下去了,她怕顧鑰再說出什么不得體的話來。 送走王氏等人,謝涵便吩咐司棋去準備熱水,方才在宮里出了一身汗黏黏的不舒服,她需要好好泡個澡放松一下。 從凈房出來,謝涵發現尹嬤嬤正坐在她的炕上幫她熏衣服。 “嬤嬤,這些事有司繡幾個小的做就行了,哪里還用得上您老人家動手?”謝涵有點不好意思了。 “是我打發她出去的,我是想問問你皇上今兒到底和你說了些什么?!币鼖邒咭贿呎f一邊把棉襖給謝涵穿上了。 謝涵便把宮里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尹嬤嬤,她對尹嬤嬤還是比較信任的,同時也想讓尹嬤嬤幫她分析一下皇上這么做的目的以及她應對得是否得體。 說實在的,除了那筆貪墨款,謝涵想不通皇上還有什么別的理由讓她現在就進宮。 可問題是這句話謝涵是絕對不能問出口的,現在正是顧家、皇上和她三方博弈的關鍵時候,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尤其是謝涵,因為顧霖的那番話,她至今不敢靠近那個香爐,更不敢打開看看里面到底藏了些什么。 “你的意思是你抗旨拒絕去做公主的伴讀?”尹嬤嬤聽了謝涵的話嚇了一跳。 這不是別的,是抗旨啊,皇上居然就這么輕輕松松地放過了謝涵,怎么想怎么不太可能。 見謝涵點頭,尹嬤嬤又試探地問道:“你為什么不愿意去做公主的伴讀,這要進宮了,萬一哪位公主或者皇子看中了你,你不是就可以一步登天了?” 謝涵搖了搖頭,苦笑一下,“嬤嬤,你也知道我是一個沒父沒母的孤兒,出身也低,母親雖說是出自國公府,可也是個庶出的,我這樣的身份怎么夠得上那些皇子公主?這點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br> “你的意思是你不做???”尹嬤嬤聽明白了謝涵的話,最后想確認一下。 “不做,誰的小也不做?!敝x涵斬釘截鐵地說道。 尹嬤嬤張了張嘴,又閉上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沒中 因秦氏沒來謝涵這邊做客找的托辭是偶感風寒,于情于理謝涵都得上門去探望她。 于是,次日一早,謝涵從庫房找了一包燕窩一株靈芝再次進了顧府。 不過這一次謝涵沒有帶新月和彎月同去,自然也沒帶張氏,因為她知道有張氏在家里候著,顧家不可能不放她出來的。 顧老婆子這次是在炕上見的謝涵,倒也沒為難她,也是問一遍皇上都說了些什么,隨后便讓她回來了。 從顧家出來,可巧李福和高升都在,謝涵便讓他們陪著在京城比較熱鬧繁華的幾條街上轉了一圈,回家便和他們兩個商量起京城開飯莊以及回鄉下買荒山種藥材的事情。 當然,說是商量,謝涵不過是出了一個主意,正經做事還是得高升和李福。 敲定了一些開飯莊的細節,高升便領著李福去找房子找廚子,京城不比幽州,因為京城有全國各地的會館,再加上每隔三年會有全國各地的舉人來趕考,因此京城這邊幾乎每個菜系都有自己的飯館。 尤其淮揚菜系的館子更是不少,畢竟漕運、鹽運等都是從兩淮那邊過來的,加之那邊的人大都比較富裕,對吃比較講究,故而京城已經有了五六家大的出名的淮揚菜館,小的不出名的高升粗略估計也有十來家。 也就是說,謝涵的飯館不像在幽州那么好做了。 可謝涵答應了王公公,為了王公公,高升也得硬著頭皮做下去。 好在謝涵替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回揚州找童槐幫忙尋兩個正經的好廚子來,然后把飯館的檔次定高些,有王公公的面子,謝涵相信會有很多官員買賬的。 交代清楚后,謝涵便丟下了這件事,一心一意地帶著張氏和兩位jiejie逛街了。 盡管新月說不要謝涵的東西,可謝涵也想送她點衣料首飾,畢竟李家再不濟也是官宦之家,謝涵不想新月進門被人看低了。 只是謝涵沒想到新月是一個固執的性子,衣料她只挑了幾匹最普通的綢子,首飾也只挑了幾樣簡單的,說再加上謝涵以前送她的那些,足夠了。 謝涵見此,只好自己做主買了點首飾,打算回去之后再送她。 會試放榜那天,謝涵早早打發阿金去貢院門口守著,讓他有消息了趕緊回來報信。 進京城也有二十來天了,謝涵一直沒有通知杜廉,一來是怕擾亂了杜廉的心神;二來謝涵也不想讓顧家這么早就知道杜廉的存在。 得知阿金回來的消息時謝涵正和尹嬤嬤在炕上學看賬簿,聽到這話忙丟下賬簿跑了出去,一直跑出了二門到了前院的臺階,還沒看見阿金的影子便先喊了起來。 “怎么樣,怎么樣,中了沒?” 話音剛落,只見門簾被掀了起來,露出了杜廉的臉,見到謝涵,杜廉的眼睛亮了一下,隨后便黯淡下去了,最后沖謝涵苦笑一下。 “不好意思,小妹,姐夫讓你失望了?!?/br> 謝涵不期然杜廉在,忙意識到自己的表現有點太急切了,臉瞬間紅了,還好自己是跑過來的,忙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喘了幾口氣,這才抬頭沖杜廉燦然一笑, “大姐夫,這就很不錯了,很多讀書人讀了一輩子也到不了你的高度。我相信只要你不灰心,繼續念下去,總會有出頭之日的?!?/br> “我算什么不錯,我聽說你父親蟾宮折桂的時候比我還年輕兩三歲呢?!倍帕俅慰嘈σ幌?。 除卻父母的慘死,他的成長也算是順風順水,自打進了學堂,不管是鎮里還是縣里,每次背書他是第一個背會的,每次寫的文章先生會當成范文給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