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很是熱烈,說的都是自家的家事。 為此,謝涵總算搞明白了一件事,大伯二伯家各有四個孩子,大伯家是兩個兒子兩個女兒,最大的謝沛已經成親,其次是謝沁,十六歲了,然后是新月和彎月,一個十三一個九歲;二伯家最大的是小月,今年十五,下面是三個弟弟,謝澤、謝鴻和謝瀟,分別是十三、十歲和八歲。 這一大家子并沒有分家,只是分開住了,家里雇了兩個做粗活的婆子,負責養牛養豬喂雞和收拾菜地,其他的諸如做飯洗衣收拾屋子等家務活都自己動手做,但是謝家的女人們不再下地了,閑暇時在家里做點針線活。 謝家的男人們還是會下地,聽張氏的意思,謝家大部分的土地都租出去了,可當年從曾祖手里分的那五畝地還留著,理由是祖父不舍得,說是不種地心里就沒著沒落的。 謝涵留心了半天,話最多的是張氏和新月,話最少的是謝沛的媳婦孫氏,也就是謝涵的大堂嫂。 她已經做了母親,孩子比謝瀾大一些,半歲多了,是個女孩,正抱著手里喂蛋羹呢,大概是見謝涵陌生,小眼睛咕嚕嚕地一直看著謝涵。 “小東西,你也知道家里來了貴客,來,叫姑姑,這是你小姑姑?!睂O氏一邊說一邊逗孩子笑。 孩子當然不會叫,倒是謝涵見她吃東西一抿一抿的,特別香甜,覺得有趣,不由得伸手戳了戳她的小臉,“大嫂,她叫什么名字???可真好玩?!?/br> “快別提名字了,祖父給取了個名字叫大芬,大嫂說不好聽,跟大糞似的,弄到現在我們大姐兒也沒有名字?!毙略乱琅f是快言快語的,絲毫沒有意識到這話說出來祖父會有什么反應。 “大糞怎么了?沒有大糞,這莊稼能有收成嗎?要我說,你們這些人就是矯情,一個鄉下丫頭,不拘叫個什么就行了?!崩蠣斪诱臍獠豁樐?,可巧新月送了上來。 可老爺子卻忘了,對這個名字不滿的并不是新月,而是孫氏。 果然,老爺子的話剛一說完,孫氏的臉便黑了下來。 謝涵感覺到了大家之間的微妙,正要說點什么來化解一下時,只見謝沁開口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明白人(上月月票三百加更) 謝沁也是見大嫂孫氏黑臉了,怕大哥夾在中間為難,也怕因為這點小事影響到家宅安寧,所以便大著膽子開口了。 “祖父,誰家好好的姑娘家叫大糞,怎么說我們這些人也都是念過書的,傳了出去人家不會笑話大姐兒,只會笑話我們這些讀書人?!?/br> 說完,謝沁給老爺子夾了一大塊雞rou放到了他碗里,然后沖老爺子討好一笑。 “念書,念書,虧你還好意思提念書,你三叔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已經中舉了,你倒是有本事給我考個秀才回來?!崩蠣斪記]好氣地白了謝沁一眼。 說到念書,謝涵也才知道除謝沛外的幾個堂哥都在進學,謝沁和謝澤都在鎮里,謝鴻和謝瀟就在本村的私塾上學。 謝澤見謝沁一聽考秀才便垮了臉,怕這把火一會燒到他頭上來,忙笑著說:“祖父,這考秀才是要天賦的,這方圓百里,不,這整個石城縣,還不對,這整個幽州府不就出了我三叔這么一個人才嗎?你老人家要知足,這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也是要雨露均沾的,不可能光下到我們一家來?!?/br> “就顯得你能耐,平時念書都沒見你這么利落過,還天什么雨什么露什么,整這些花哨的詞干啥,直接說你沒本事得了?!编嵤祥_口訓了兒子一頓,她是怕老爺子臉上過不去。 “二哥,你就給大姐兒取個名字吧,咱家這些人里就你念的書最多?!毙略禄剡^味來,也幫著轉圜了。 “怎么沒???我不是給取了一個叫謝瑩,晶瑩剔透的瑩,多好聽啊?!?/br> “謝瑩,這個名字的確不錯,晶瑩剔透,小名就叫瑩姐兒?!敝x涵也幫著說了句話。 “瑩姐兒,這名字好,就跟孩子她姑姑似的,瑩姐兒,涵姐兒,真好聽?!睂O氏總算有了點笑顏。 她的女兒總算擺脫了那個土里土氣的名字,更重要的是,這個名字是謝涵給取的,將來怎么著謝涵還不能關照一下這個孩子? 原來,孫氏一開始定親時對這門親事是很期盼的,知道夫家有一個做大官的叔叔,自己的男人也在念書,說不定將來也能搏個功名什么的。 可誰知剛成完親,謝沛便說不念書了,說念下去也沒什么進展,還不如省下這些束脩給底下的三個弟弟念,而他自己則想跟著謝紓出去見見世面,看看能不能找到事做,說他是有家室的人了,要養家了。 孫氏雖有點失望,可也接受了這個現實,畢竟不是每個讀書人都能功成名就的,她娘家的這些叔伯和兄弟念了這么多年不也連一個秀才都沒考上? 還有一點,她已經打聽清楚了,謝紓把謝紳一家都帶了出去,具體做什么不清楚,但謝紳的父母也在鄉下蓋了大房子置了不少地,這銀子肯定是謝紳出的,自然也就是謝紓出的。 可誰知謝沛這邊剛拿定了主意,這嬸嬸就沒了,這叔叔倒是回來奔喪了,可那種情形下,謝沛哪里好意思開口?想著等過一段時間再說吧,誰知過段時間這叔叔也沒了。 如此一來,謝沛的計劃自然也落空了,這個時候,他只能留在家里安慰這一家老小了。 可孫氏卻是一個心氣高的,滿心歡喜地以為挑了一個好夫婿,可以跳出這農門,可以去京城去南邊見見世面,可誰知到頭來還是得窩在這鄉下。 再加上謝家本就是從窮苦人家過來的,剛脫貧沒兩年,而孫家卻一直算得上小富之家,是鎮上的小鄉紳,因此,本來就覺得自己是下嫁的孫氏心理上就存在些不平衡,偏偏兩家在生活習慣方面又存在這么多差異,所以時間一長,孫氏心里積壓的不滿也越來越多了。 好在孫氏也明白一點,她就是有再多的不滿也不敢對著公婆對著老人發泄,因為一頂不孝的帽子扣下來,她便犯了七出之罪,是要被休回娘家的,所以她只能對自己的丈夫吹點枕頭風或者是鬧點小別扭。 這不,得知謝涵要回鄉守孝,她又打上了謝涵的主意。 她知道謝涵才七歲,叔叔嬸嬸雖然沒了,可給謝涵留的家底肯定不少,謝涵肯定需要一個可靠的人幫她打理這些家業,可放眼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