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2
了花甲之年的人了,身體也不怎么好,誰知道還能陪孩子多久能護她多久,她當然希望謝涵能早早獨立起來,這樣她即便閉眼也能安心了。 謝涵哪里知道祖母這一會轉過這么多念頭,見祖母對著自己垂淚,她上前牽住了老太太的手。 張氏用手背擦了下眼淚,再抬起來頭掃了一眼周圍,謝耕田明白老太太是有話要吩咐了,領著家下大大小小一堆人圍了上來。 “大兒,你留下來主事,二兒,你帶著家里的幾個半大小子去報喪,老大家的趕緊家去發面蒸饅頭,老二家的帶兩個人去采買,還有,大沛呢?”張氏開始分派活了。 “祖母,我在這呢?!币晃欢畾q左右的青年走了過來。 謝涵認得這是她的大堂哥謝沛,今年二十一歲,小的時候家境不好,沒有進學,直到十二歲那年才開始正式啟蒙,許是年齡太大了,也許是資質一般,念了幾年后主動放棄了, 謝涵那年冬天回來時正好趕上他的婚禮,娶妻孫氏,好像是鄰村一位鄉紳的女兒,家境尚佳,因為謝涵記得新娘是帶了一個丫鬟嫁過來的。 “好孩子,你meimei還小,又是個女孩子,家里的事情你多替你meimeicao點心?!?/br> “知道了,祖母放心吧?!敝x沛恭敬地答應了,轉身去找他父親商量事情去了。 謝涵見老太太也利落地把事情分派出去了,而領了差事的人也一個個散去了,正感慨自家祖母當家主事的才干不亞于京城的顧老婆子時,只見張氏伸出了一只手來再次牽住了謝涵的手。 “孩子,走,祖母帶你回家?!?/br> 謝涵一聽“回家”二字,再次淚奔,她也學著張氏的樣子,用手背擦了擦眼淚,笑著點頭,“好,我們回家?!?/br> 于是,老的牽著小的手,一高一低的兩人都挺直了腰板,向前走去。 這是謝涵第二次回到這個地方,上一次她是以一個過客的身份在這里住了幾天,紛紛雜雜的,加之年齡又小,再加上中間隔了一個前世,因而大部分的事情都記不真了,她只記得這個村子叫謝各莊,村子的人絕大部分姓謝。 可這次不一樣了,這次她是回來長住的,是回家,因而,謝涵開始留意周圍的一切。 進村的大路只有一條,寬能過一輛大騾車,村口有兩棵粗壯的大槐樹,西邊樹下是一片莊稼,東邊樹下是一口大水塘,有幾個婦人正蹲在青石板上扯著脖子看向謝涵一行,有的手里還拎著根棒槌。 過了水塘,便是謝氏一族的宗祠,宗祠的大門正對著水塘,門前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上有一根旗桿,旁邊正停著一輛騾車,幾個大漢正往下卸父親的靈柩。 “慢點,輕點,輕點放,別磕碰了?!睆埵项I著謝涵走了過去,再三囑咐道。 眾人答應著,有人催她回去,可張氏沒有動地方,親眼看著棺木落了地,沒有磕碰,再親眼看著眾人把棺木抬進了祠堂的大門,放在了大殿的正中。 大殿的前方正**奉的是謝氏始祖畫像和牌位,兩邊也都是密密麻麻的牌位,看起來陰森森的,謝涵不自覺地挨緊了張氏的身子。 “孩子,別怕,這是我們謝家先祖躺著的地方,走,我帶你去給他們磕個頭,讓他們好好庇佑你長大?!?/br> 說完,張氏領著謝涵站到了香爐前,拈了三支香點著了交到了謝涵的手里,謝涵接過香跪下去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不孝女謝涵叩請先祖保佑我一家老小平安健康?!?/br> 一旁的張氏聽了,眼圈再次紅了,不過她什么也沒說,接過謝涵手里的香插進了香爐,然后伸出手來摸了摸謝涵的頭。(。) 第一百四十九、jiejie 從祠堂出來,謝涵再回頭看了一眼祠堂的大門,發現這祠堂似乎新維修過了,因為大門的楹聯是父親的墨寶,上聯是“呈祀義而竭,精意欽崇無已?!毕侣撌恰肮斑z像而仰,德輝景慕胡忘?!?/br> 看著這副楹聯,謝涵再次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她怎么也搞不明白,能寫出這樣一副楹聯來的人怎么會和顧家同流而污呢?怎么會牽扯進了何昶的貪墨大案呢? 對了,還有旗桿,這門口的旗桿聽說只有族中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立的,想必這旗桿也是新立沒多久吧? 可惜,父親的榮耀再也不能庇佑他的族人了。 想到這,謝涵再次明白了父親為什么要把那些秘密托付給自己而不是直接交給皇上了,因為給了皇上,父親的罪名只怕也不輕,那么到時受牽連的不僅是謝涵,只怕還有這些謝家的族人吧? “孩子,我們回家吧,明天開始做一天的祭,上午是家祭下午是客祭,后天就讓你爹上山,拖太久了?!睆埵弦娭x涵戀戀不舍地看著祠堂的大門,嘆口氣,說道。 “好,廟里的大師也是這個意思?!被剡^神的謝涵應聲回道。 跟著張氏從祠堂再次拐回進村的土路,車隊已經不見了,只有司棋一個人站在路邊,因為她不能進祠堂。 “小姐,高管家讓我告訴你,他先回去幫著卸行李了?!?/br> 謝涵點點頭,她知道不管男女,外姓人都不能進祠堂,所以高管家他們在父親的喪事上也出不上什么力,最終還是得依靠這些族人。 沿著土路再次走了百十來步,謝涵知道是真正進村了,整座村子是坐北朝南建的,家家的房子都帶院子,不過大部分的院子和房子都比較矮小破舊,有的是用石塊壘成的,有的是用黃土直接夯成的,當然,也有磚塊的。 謝涵祖父的房子是前幾年新建的,因為占地比較大,就選到了村子后面,相當于穿過了半個村子。 說是半個村子,其實也就用了一盞茶的功夫,謝涵便看見了一排青磚青瓦的大房子,從這排房子前面過,沒等謝涵開口,張氏說道:“西邊數過來前二棟是你三爺爺家,后兩棟是你二爺爺家,咱們的在東邊,加上你家新蓋的,一共有三棟?!?/br> 張氏的話喚起了謝涵的記憶,她記得父親說過,祖父一共有三兄弟,祖父居長,當年父親外出求學的時候這些叔祖們都幫了不少忙。因此,作為回報,父親后來有能力的時候也送了他們些銀兩。因而,謝涵曾祖這一支算是起來了,成了村子里的大戶。 謝涵的新家在最后一排的最東邊,接近村尾了,可能是為了齊整好看,這一排房子的外觀幾乎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