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8
書迷正在閱讀:[綜]審神者火神的日常、塵緣、那些我們一起走過的臺階、請你改邪歸正、等等!這不是我給你的!、悶sao總裁追妻日常、寵溺在懷、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哥哥、宅什么斗,正面剛、我和土味富二代相愛相殺♂二三事
順心有意無意地抱怨過,那就更糟糕,一個男人的尊嚴曾被傷害過,那種感覺再淡,依然會讓他覺得沉重。于是,和妻子的生活在他的潛意識中,就會變成了一種約束,他被鞭策著努力拼搏,可是,人總有想休息的時候,某個階段,他遇到一個人,也許什么都比不上妻子,但是,勝在沒有過去。 勝在沒有過去。 這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原因。 過去,就像兩人對面而坐吃過大半程的火鍋底,酸甜苦辣的食材都放進去過,混成了一鍋滋味復雜得無以倫比的湯底,說它濃醇回味悠長也可以,說它寡淡精華已去也可以。 有些人覺得太過厚稠,又負擔得起,下一頓便喜歡再起一鍋新鮮清爽的,大部分人,過實在日子,就在下一頓仍將就著添點油鹽醬醋熬一熬,將它好好吃盡了。 吃和不吃,總是選擇。 他的霜霜,竟無言以對。 ------------ 第574章 永結無情游 “小許老師,那我們就走了?!?/br> “苗校長,郭姨,再見?!痹S霜降站在校門口,笑著揮揮手,“我會把小黑看住的?!?/br> “看看,看看,養一只羊要多少人來費心?!泵缧iL笑呵呵道,“讓我們小許老師都學當放羊倌了。小許老師,你就讓羊關在里頭,下午給它扔把草就行了,我們黃昏頭就回來了?!?/br> “對,小許老師,難得一個休息天,你休息休息?!?/br> “好的?!痹S霜降噙著笑道,眺一眼岸邊,一艘小木船正搖著緩緩靠岸?!八臓敔攣砹?,郭姨,給四爺爺拿個紅薯去吧,我這個還燙著?!?/br> 郭姨托起手心里的兩個紅薯:“我拿的有多,你自己吃?!庇譄崆榈貒诟酪槐?,“小許老師,腌rou掛在大鐵鉤上,你拿下來自己切兩片蒸?!?/br> “知道了?!?/br> 許霜降望著苗校長和郭姨走下坎坡,四爺爺放下了船槳,立在船頭等。 河面上有一層輕煙似的霧,早晨在這里,有種司空見慣的詩意。 四爺爺永遠穿著那一身藍色的中山裝,右后肩針線開裂了,不過他沒在意,坦然地每天穿著撐船。許霜降剛來時,就是坐他的船渡河到了學校。這個六十七歲的五保戶,力氣還很大,一手就拎起了許霜降的大箱子,樂呵呵說著不沉不沉。 那時候是夏天傍晚,四爺爺穿著塌了圓領的白舊老漢衫,敞著中山裝,河面上夕陽拉出長長一條紅帶,美不勝收。許霜降坐在船尾,都不敢朝四爺爺中山裝上針腳豁開了的肩膀處多瞧,生怕老人家介意。后來她發現四爺爺一點都不介意,到了秋天,天氣寒涼,四爺爺里頭換一件袖口發毛的白色的確良襯衫,多加一件毛背心,外套依舊是那件單布中山裝,身子骨比許霜降這個年輕人都耐寒。 許霜降星期六去鎮上小街買日用品和菜蔬,就是搭四爺爺的船,渡過河,走三公里的崎嶇土路,再坐一輛一天只有四班的鄉村中巴車,顛上兩小時。 四爺爺的船,每天都載上對岸村里的七個學生來上學,似乎那邊村里給了一點補貼。到了周末,若是兩岸村里有人要渡河,和他提前說一聲,他也會來接送,來回收一塊錢。這極小的小本生意也難做,現在哪個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孩子,除了孩子上學,老人們在家拾掇農務,很少出門,有些老人省慣了,哪怕挑擔趕大集,都會繞著山路走,不會花上這一塊錢穿河道。 許霜降瞧著四爺爺載上苗校長和郭姨,搖著木槳離岸了。 她拿起紅薯剝了一塊皮,湊上去咬了一口,眼角漏出笑意來。當年她在國外,多饞那一口紅薯啊,那真是論只賣的,一大袋土豆頂一只紅薯,還要她跑去中國店?,F在紅薯多到她吃了發慌,一天隔一天地早上吃蒸紅薯,有時晚上還有灶灰烤紅薯當飯后點心,郭姨會做菜,紅薯切塊油里炒,放幾根辣椒,就是一盤菜,咬上去咸辣吃進去甜,味道復雜得讓她不好形容。 許霜降走到老槐樹下,還沒到她的房門口,就已將手中的紅薯麻利地吃完了。 紅薯的記憶追到深處,總有一個人,在他那間小公寓里笑吟吟,她坐在他腿上,把一只紅薯掰成兩半,她一半他一半。 許霜降舔了舔指頭上的紅薯末兒,那記憶才起就湮滅了。 星期天總是極寂寞的,整個學校就靜悄悄沒一點人聲。這一天,苗校長和郭姨都要回家一趟。他們的家很遠,原本每周六早上回去,周日晚上回來,但許霜降來后,他們怕許霜降一個人晚上睡在學校不安全,回家就壓縮到了周日當天來回。 許霜降其實很耐得住寂寞,奔進奔出有很多事忙。苗校長走了,她正好將屋內陰晾的衣服挪出去,曬曬太陽光。她踩著凳子在老槐樹的樹干上綁了一圈繩,拉到她的窗格木條上扎緊,那些平時不好意思晾曬出來的小衣褲就一件一件甩上去。 蠶絲被也抱出來。這床被,現在是她隨身物品中數得著的資產,趁著今日晴好,搭到那籃球架的橫桿上吹吹風。 中午十點半剛過,她就開始做午飯。 自打來了這里,許霜降的作息就像回到了小時候,天天早睡早起,連同早中晚三頓飯都提前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晚上沒有娛樂活動,電話信號不好,網絡上不了,電視機也沒有,有時候刮風下雨還沒電,她基本上批完作業就睡覺,生活規律而清簡,也十分不錯。 她學會了用大灶蒸飯,炒菜確實還不行,經常翻著鍋鏟忘了灶下添柴,忙亂不堪。不過她今天午餐做南瓜燜飯加一碗蒸蛋花,那還是可以勝任的,她只要放米放水放南瓜,上面加一個木蒸,放上打好的蛋液,再蓋上鍋蓋,就可以一直坐在灶后煨火。 現在她也不太用那電磁爐了。 郭姨燒灶不僅是因為灶上的鐵鍋容量大,而且還是為了省電費。許霜降在這里待著待著,也不由自主能省則省,電磁爐的功率太大了,抵多少只電燈。 這間廚房是幾年前興建教學樓時,苗校長央泥瓦匠在老房子里順便砌磚搭出來的,瞧著拙簡又實用,許霜降很是佩服苗校長的巧思。水池是長條水泥槽,小孩子們中午吃完飯,擁進來洗碗,可以好幾人一撥,總是有說不盡的樂趣。水池旁邊又是長條形的瓷磚臺,切菜擺碗,空間盡夠。 許霜降最喜歡瓷磚臺下那設計。壘的是空心磚,苗校長往磚孔里架上幾根竹竿,用布條編一編,就成了網格裝的擱架,一共有三層,長頸老南瓜擺了好幾只,今年新挖的土豆紅薯也各有一籃。 她有些小精明,取了一只沒有大肚瓢的瘦南瓜,不用額外挖籽,自頭部切了一截,齜牙咧嘴地去皮,又忙乎乎拿個塑料淘籮淘米。雞蛋是她向四爺爺買的,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