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借口收拾我這顆眼中釘罷了!我不服!” 楊云舒沒理她,由人扶著一路去了遠香軒。 吳嬤嬤帶著幾個健壯的婆子進了正房,對王妙言笑道:“王妃已經出了正院,側妃還留在正房里恐怕不大合適,奴婢這就送您回去吧!老奴已經先行叫人送了抄書用的文房四寶到您那兒,您今兒個就開始吧!什么時候抄完,什么時候安心不是?” 王妙言眼睛一瞪,怒道:“你們說抄,我就得抄?王妃這明明就是借題發揮,不是今日事,也會是別的事!我不服!” 吳嬤嬤冷笑道:“老奴勸側妃一句,年紀輕輕的這樣大的氣性可是不好。要是把這氣性用在比自己位尊的人身上,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好了。今天您這事兒說出大天去,您也不占理,何必還鬧騰呢?您進咱家門也一年了,王妃好吃好喝地待您,可曾朝打暮罵,克扣您的用度,叫您早晚立規矩的?今兒個是頭一回罰您,在場看見的人可是不少,公主在,孟夫人也在,要是鬧出去,到底是誰沒臉呢?” 王妙言被她這么一說,登時氣焰就少了三分。她狠狠地把吳嬤嬤往邊上一推,嘴里罵道:“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刁奴!你主子這么能耐,難道你連好狗不擋道的道理都不知道么?” 話音還未落,她的人就已經閃出簾子外去了。 吳嬤嬤給那幾個婆子使了個眼色,說道:“務必送到繡綺閣里去,莫要叫她鬧到宴席上去。等到了繡綺閣,你們就把門看好,王妃說了,那五十遍抄完之前,側妃就先禁足了?!?/br> 幾個婆子答應了,領命而去。 遠香軒這邊,眾人見楊云舒自己過來了,既沒換衣服,王妙言也沒跟著,均知是留在后面懲處她了。 楊云舒滿面春風地笑道:“今兒只咱們幾個親近的,我也沒叫戲班來。只請了兩個說書的女先兒,新娘子要聽什么詞兒咱們就叫她們說呀?!?/br> 錢荔娘羞道:“有王妃、公主和孟夫人在,哪里能叫我點呢!王妃快饒了我吧!” 楊云舒笑道:“你莫要客氣,咱們先吃,叫你慢慢想著?!?/br> 一時間花廳上鶯歌燕語,很是熱鬧。 錢荔娘低聲問宣惠:“我今日看側妃怎么覺得她得意了不少呢,跟往日躲在自己院子里那會兒可是不一樣了?!?/br> 宣惠悄聲道:“也沒什么,就是幾月前她吃藥,三哥給她親自熬過幾回,她就有些,那個,小人得志的嘴臉了?!?/br> 錢荔娘聽見這話,被嚇了一跳,問道:“王爺這是什么意思?王妃可有生氣?” 宣惠搖搖頭,說道:“沒有,嫂嫂一切如常。三哥除了這個,也沒別的什么出格的事情……只不過從那以后,側妃時常病痛,每每發作就叫三哥過去陪著……” 錢荔娘蹙眉道:“年紀輕輕的怎么就病痛呢?” 宣惠看了看左右,小聲道:“我猜是小日子疼,二三十天病一回,一回三五天……她跟三哥也都不著急瞧大夫,不是這個還能是什么?” 錢荔娘笑道:“你倒是個能耐的,要是個男子也能去做個縣官斷個案什么的?!?/br> 宣惠笑道:“好小氣的表嫂!我這么大能耐,你就給我個七品芝麻官做做???” 兩人正說笑著,前院突然間派過來個小廝傳話:“啟稟王妃、公主,前頭來了認親的親戚,王爺說借公主身邊的旌云姑姑出去看看?!?/br> 席上頓時都安靜下來,眾人面面相覷,又都看著楊云舒和宣惠。 楊云舒有些驚訝地問道:“你可知道是哪里來的親戚?” 那小廝答道:“來了一個老爺、一個太太,還帶著個十五六歲的小姐。說是李家舅爺,先頭淑妃娘娘的兄弟?!?/br> 楊云舒緊跟著問道:“說了同宗的,隔房的,還是?” 小廝道:“說是淑妃娘娘的一母同胞兄弟?!?/br> 楊云舒的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若真是淑妃的親兄弟,為何到現在才來投奔梁瓚? 她問那小廝:“王爺與李家舅爺從未見過面,舅爺是如何叫王爺相信的?” 小廝道:“這奴才便不知了,王爺只吩咐小的過來請旌云姑姑過去?!?/br> 楊云舒這才想起來,因怕梁瓚等著,她趕緊問宣惠:“旌云姑姑現在在致爽齋吧?” 宣惠點點頭,回身對采薇道:“快回去叫姑姑到前院去?!?/br> 因有了這個變故,楊云舒也無心再吃酒,眾人又留了一會兒,便各自家去了。 宣惠跟隨楊云舒去了平樂堂,等前院的消息。 宣惠問道:“嫂嫂跟三哥在徐州時,可曾有親戚過去認親?” 楊云舒道:“有兩三起人,說是漢中那邊李家的親戚??梢捕际鞘裁赐宓?,隔房的,都出了五服了。王爺也沒管是不是真的,一律都打發些銀兩走了?!?/br> 兩人正說著,旌云回來復命。宣惠忙問道:“究竟是怎么個情況?三哥叫你過去做什么?” 旌云答道:“那一家三口說是淑妃娘娘的親兄弟,娘娘被賣那年他才五歲。這些年也沒上京去過,王爺自然不認得??伤掷镉杏n的物件?!?/br> ------------ 第二百一十六章 來歷 楊云舒驚訝地問道:“御賜?” 她轉頭看看宣惠,見她也是一臉茫然,便又問旌云:“是什么御賜物件?特特賜給李家的嗎?” 旌云點點頭,說道:“一共三件,一樣是羊脂玉做的祥云樣式的如意,上頭還掛著黃穗子,看著便是舊物了。一樣是一串刻萬字的迦南木佛珠,另一樣是一對兒金盞,底下款識是先帝登基那年,元和元年制的?!?/br> 楊云舒想了想,笑道:“這倒是有幾分真了。他們可說了這些物件的來歷?是淑妃娘娘賞的么?” 旌云答道:“李舅爺說是當年淑妃娘娘誕育大公主和王爺時,先帝賞的。那時候家里還有老太太在,所以里頭有如意、佛珠這樣的物件。說當時隨著賞下來的還有些個彩緞、玉器、御酒,這些年家里艱難,用的用、賣的賣,都沒剩下了?!?/br> 宣惠點了點頭,這話倒也十分合情合理。畢竟淑妃當年只是賣入宮中的婢女,就算后來生了皇子公主,李家也算不得皇家的正經親戚。淑妃生前只怕還能時時照拂娘家一二,及至她去世,端敏和梁瓚都不認得這些人,也難怪李家要典當東西過日子了。 楊云舒也有幾分信了,她心里也為梁瓚高興,無論如何這也算是找到親娘舅了?!巴鯛斀心闳?,可是為了這一樁事?” 旌云笑道:“一則是叫奴婢去認認這些御賜之物,二則是看看那位表小姐?!?/br> “哦?”楊云舒的心莫名地提了起來。 “李家舅爺、舅太太直說表小姐與淑妃娘娘長得像,可娘娘去世時王爺還小,隔了這十來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