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
妃就說,大公主嫁人,論理該是夫家的喜事,咱們家可談不上有多喜?!?/br> 宣惠道:“那她是想要二哥早點成親咯?那她去求父皇,讓禮部早點去崔侍郎家請期不就完了。干嘛非要說是給太后沖喜呢?” 李靜媛道:“誰說不是??!可把外祖母給氣壞了,當場就沉了臉不說話。 后來越想越氣,連茶盞都摔了好幾個?!?/br> 她見端敏和宣惠不知道該接什么話好,就轉了話題:“話說端敏jiejie,你二月底就要出嫁了,東西都準備妥當了嗎?” 端敏不好意思地答道:“差不多的都準備好了,剩下零碎隨用的東西,等那之前幾天再開始收拾?!?/br> 李靜媛便上前挽了端敏的手臂,笑道:“你帶我去看看嘛!聽說昨日尚衣監就把喜服送過來了,我還從來沒見過宮里做的呢!” 端敏便帶了李靜媛和宣惠去瞧她的備嫁之物,到了申時兩個才從鳳陽閣出來。 李靜媛問宣惠:“端敏jiejie出嫁,你準備了什么賀禮?我現在天天跟著母親住在慈寧宮,想找些東西挑挑也不方便?!?/br> 宣惠道:“我預備了一副帳子,是我從南苑回來就開始繡了?,F在差不多都做好了,只差在帳頂綴些流蘇,再挑副好些的帳鉤,就齊全了?!?/br> 李靜媛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問道:“你?繡帳子?我沒聽錯吧?” 宣惠想起當初她說要繡副帳子給端敏送嫁時,賢妃臉上的表情,便笑道:“是旌云姑姑帶著我一起繡的,剛開始不行,后來慢慢才上手了?!?/br> 李靜媛不滿道:“那也算是會繡大件的了。本來你我都不怎么學女紅,現在你悄么聲地學會了,就剩我一個給人看笑話,你真不厚道!” 宣惠翻了個白眼,心說李靜媛今天一直好好的,能忍到現在才抽風也是不容易了。宣惠便沒再跟她計較,一逕回了承乾宮。 賢妃已經聽說了貴妃要求早點給裕王辦婚事的事情,她聽了宣惠的轉述后,嘆道:“貴妃實在是……為了給裕王爭儲位,想了一出又一出。給太后沖喜這種話也說得出來,不怪太后要生氣?!?/br> 宣惠納悶道:“二哥早成親跟儲位有什么關系?誰能當太子也不是成親就行的吧?” 賢妃猶豫了一下,說道:“算了,跟你說說也無妨。你就算嫁到天邊去,只要你是公主,裴世子有朝一日還要繼承爵位,你就不可能離朝堂遠。裕王早日成親,就能早點有子嗣。說句犯忌諱的話,康王如今八歲了,身體卻一直……不大好,時常頭疼腦熱的。如今太后問起來,皇上只說康王年幼,早日立儲怕折福。到來日議儲的時候,若康王身體還是不見好轉,而裕王不但身體康健,又早早誕下子嗣,朝臣那邊怕也有的說?!?/br> 宣惠想到梁瓚,感覺所有人都自動地把他排除在儲君人選之外了,不由問道:“那三哥呢?他不但身體好,每次父皇交待的差事都辦得妥妥當當,怎么就沒人想到他呢?” 賢妃嚇了一跳,忙道:“你小聲點!被別人聽到了,不是平白給安王惹禍嗎?” 宣惠嘟嘴道:“這也是實話??!三哥什么都挺好的,怎么父皇就看不到眼里呢?” 賢妃嘆道:“不是你父皇看不到,當初淑妃之死……沒那么簡單,有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安王做太子的?!?/br> 宣惠旋即想到了皇后、太后、承恩公一家,氣道:“那如果父皇一定要立三哥做太子呢?” 賢妃搖了搖頭,扶著宣惠的肩膀,認真地看著她說:“世上人有千萬種,有人靠寬容活著,有人靠不寬容活著。寬容的人總是更容易妥協讓步,因為他更在乎,更怕傷害到任何人。不寬容的人卻總是咄咄逼人,會不擇手段達到目的。你父皇也是無奈,我朝以仁孝治天下。若宮中傳出一絲皇上不孝的謠言,外面自然有人替……大肆傳揚。所以,你要理解你父皇……再者說,做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我倒寧愿你父皇是個藩王,咱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次日一下早朝,元和帝便匆匆趕往慈寧宮。一進內室,他便向太后請罪:“兒子昨兒晚上才聽說貴妃胡鬧的事情,今日特來向太后請罪?!?/br> 太后靠在大迎枕上,頭上戴著沉香色的綴珠抹額,一臉病容,兩頰卻是通紅,顯然被氣得不輕。 她半晌才道:“胡鬧的人沒來,皇帝倒先來了。嫁給你還真是有福氣,這么著還能被護著?!?/br> 元和帝見太后搭了腔,便松了口氣,道:“兒子來時已經著人去叫貴妃過來,給您好生賠個不是?!?/br> 太后道:“我懶得理會那個拎不清的。我只問你,貴妃提了這個意思,你是什么主意?” ------------ 第七十三章 擇日 元和帝恭謹地答道:“端敏的婚期馬上就要到了,若緊接著就再辦喜事,怕是二十四監和禮部那邊都要忙不過來。更何況,老二已是親王,成親的規矩比端敏的還要多且瑣碎?!?/br> 他一邊說,一邊覷著太后的神色,見她的表情沒什么變化,就接著說道:“貴妃這個主意,實在是再壞不過了!您別生氣,兒子肯定是不會答應的?!?/br> 太后手里捏著枚果子,低著頭轉來轉去地看著。等元和帝說完了,她才抬起來頭,說道:“既然貴妃那么想提早辦親事,那就辦好了!辦完了就趕緊去就藩,省得留在京城里一個兩個的給我鬧騰!” 元和帝一驚,問道:“太后,是否有些太突然了。就藩乃是大事,封地都還沒有擇定……” 太后道:“沒有定封地,那就趕緊選去。還有老三,他們兩個年歲差不了許多,納徵禮就是一齊辦的,成親自然也在一起。既然是要給我沖喜,那就兩個一起沖好了!不信這樣老婆子的病還不好!” 元和帝為難道:“這……方才兒子以為太后不同意,已在人前說了不行。這會兒又說要提前辦,出爾反爾……” 太后不以為然地道:“這有什么?你在人前說,是下了圣旨么?端敏二月出嫁,等會兒你遣人去欽天監要幾個四月里的好日子……” 正說著,外面宮女還報:“啟稟太后、皇上,貴妃娘娘在外面跪下了,說是求太后娘娘恕罪?!?/br> 太后嘲諷地笑道:“去叫她進來,我可受不起她的跪?!?/br> 須臾,貴妃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元和帝,權衡一下決定還是跪下。 太后笑道:“你跪下作甚?方才不是叫你起來了么?” 貴妃猶豫著說道:“臣妾無知,只想著能讓太后早些病體康復,卻沒留神犯了忌諱……” 太后道:“你既是一片好心,老婆子就領了這份心意。方才我已與皇帝商議過了,老二提早成親,對于皇家來說也是喜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