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回想,如果他知道此次一別,他和洛青陽竟會分開長達五年之久,那時的他,一定是痛心疾首。——————————洛天慎此次用兵鋒利而迅速,他提出了清君側的口號,清的卻是帝國名正言順的太子。洛天慎命人四處散布太子軟禁老皇帝,殘害手足的言論,隨后洛天慎便分兵三路,兩路軍隊分別向東和向南攻下了臨近的幾個州縣,并且繼續高歌猛進,這兩路人馬分別由洛天紓與游衡率領,而洛天慎自己則帶領主力軍北上想要直取雍京。一時間天下百姓人心惶惶,戰火之猛烈,迅速席卷半壁江山。霍啟知道,洛天慎雖有三路兵馬,但最核心的卻是他自己率領的那一路,三軍奪帥,士氣必回大跌,所以他將大批精銳軍力聚集在一起,主要攻擊洛天慎,其他兩路的用兵則要薄弱許多。原本霍啟想要調集部分西北軍過來,但帝國出現內亂,烏桓國原本的投靠之意開始動搖,夏日很快在戰火中逝去,秋高馬肥,匈奴正是一年中實力最為強悍的時候,看見中原帝國開始內亂,厲兵秣馬,蠢蠢欲動,南下之意,昭然若揭,是以西北軍不敢輕易離開。洛天慎的軍隊在最初的兩旬,勢頭甚猛,但在孟津關被霍啟背后偷襲,火燒糧草后,便由進攻轉為了防守,而另外兩路軍隊也因為離荊州千里,糧草補給跟不上,而出現了人困馬乏的苗頭。洛天慎仔細分析了局勢,準備見好就收,守住淮河以南的地盤,與洛天成劃江而治,形成分庭抗禮之勢,但霍啟又哪會讓他如意,見洛天慎轉為防守,連夜抽調了部分精銳,從后面偷襲了游衡的軍隊,與前方的朝廷軍隊一配合,前后夾擊,游衡戰死。三路軍變成了兩路軍,游衡被殺,一時間洛天慎軍隊士氣大減,霍啟決定乘勝追擊,而此時老皇帝也親自頒布了旨意下令捉拿洛天慎,并在雍京丹鳳門城樓的鳳凰臺上親自接見了雍京百姓,太子囚禁皇帝的謠言不攻自破,洛天慎在輿論上瞬間處于劣勢,由原本的清君側淪為逆臣賊子,許多叛降的州縣又紛紛回歸朝廷一方,洛天慎自己內部大亂。加之各地援軍紛紛到來,霍啟集齊千軍萬馬,一路勢如破竹,不僅收回了相繼被攻下的州縣城池,還直搗荊州洛天慎的巢xue,洛天慎和洛天紓被活捉。天佑二十八年秋九月,持續了近半年的內亂終于平息,匈奴大軍卻又南下,李存利將軍雖在此前匈奴部的小規模進攻中取得了一些勝利,但面對匈奴如此狂烈的進攻大軍,漸漸開始招架不住,老皇帝一紙詔令將霍啟又調往平涼,賜剽騎大將軍號。太子洛天成雖知道讓霍啟重回平涼,無異于放虎歸山,但帝國安危在前,他只能以大局為重,但此后他便加強了對洛青陽的控制,死死捏住了這個無論對他還是對霍啟都極為重要的人。與匈奴一戰,斷斷續續打了一年,最終以霍啟率領三千輕騎,孤軍深入,直插匈奴圣山狼居胥,血洗匈奴王庭告結。而此時,雍京城已經換了新的主子。天佑二十九年孟春,老皇帝退位,成了一心問道的太上皇,從此不問朝政,新皇洛天成即位。朝中但凡有些資歷的大臣都認為,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件事該是除掉叛亂的洛天慎和洛天紓,畢竟他與三皇子斗爭多年,終于一朝勝利,握璽為龍,成為人主。但洛天成卻只是將二人下落天牢,挑斷了手腳筋,囚禁了起來,世人只道新皇宅心深厚,念及手足之情,然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洛天慎的一條命卻是老皇帝用退位來保住的。新皇登基時,與匈奴之戰尚未結束,洛天成為了支持軍隊作戰而不增加百姓負擔,命令所有官員素食素衣,同時縮減宮廷用度,戰亂剛剛結束,洛天成便馬上宣布輕徭薄賦,歷經戰亂的州縣減免租稅三年,與民休息,同時啟用許多新的官吏,不問出身,不看門第,一時間寒門驕子頻出,天下英才,衣朱紫登廟堂。洛天成的一番動作讓天下人為之振奮,老皇帝當國三十年,戰火不息,賦稅日重,貪官污吏,狼狽為jian,商賈奢靡,百姓困苦,洛天成即位后卻讓許多正直的官吏感覺帝國的空氣煥然一新,雍京城也褪去了昔日虛浮的奢華,廣開懷抱,海納百川,成了內外聞名的大都會,而與雍京城的開放不同,新皇在對待將領上卻格外苛刻,他采納了丞相王文德提出的更戍法,各地軍隊與京師駐兵輪番值戍,使將不知兵,兵不識將,以此來削弱領軍大將的權力,但只有一個例外,那便是西北軍。雖然明面上洛天成下了旨意,說西北重地,有匈奴控弦百萬,虎視眈眈,需有重兵把守,霍啟與西北軍駐防平涼多年,熟悉北方風物,當常駐于此,但其實不過是他的旨意到達不了平涼罷了。洛天成曾為了削弱霍啟的兵權,而特意說服太上皇下旨召霍啟回京,之后派李存利接替霍啟,但效果甚微,加上后來霍啟接連取得荊州大捷,平定了內戰外患,一時間功高蓋主,風頭無兩。可洛天成到底不是那類坐以待斃之人,他下令霍啟駐守西北,也讓他不敢輕易回京,限制了他的活動范圍,加上洛青陽還留在雍京,霍啟更不敢輕舉妄動。這期間洛天成用了許多方法想要削弱霍啟的力量,均無功而返,一來二去,不僅朝中官吏看出了這二人的不合,就連天下百姓也知道了君將不合之事。只是民間流傳的版本往往更離奇,更香艷,也更引人入勝。新皇勵精圖治,廣開言路,撫恤百姓,已經頗具一代明君的風范,但他卻有一點極為令人詬病,那便是極為寵溺安和王府的小世子——洛青陽。洛青陽是金絲籠里的小雀兒,世人本難窺他的容顏,但這個王府小世子及冠禮時,新皇為了討他歡心,特地讓洛青陽和他一起在鳳凰臺上接受了萬民朝拜,這是連皇后也享受不到的優遇。也正是這一次露面,讓洛青陽艷名遠播。只是這個叫新皇神魂顛倒的美人似乎總是不開心,雍京街頭巷尾的人都知道,這個美人整日郁郁,多待在王府,極少出門,但每日都有從皇宮里來的人為王府送上從各地搜羅來的奇珍異寶,佳肴美味。民間關于洛青陽的傳說很多。有人說,洛青陽因為曾在江南生活過,新皇便在雍京為他修了江南閣樓,雍京地勢偏高,河流較少,修造一座江南樣式的亭臺樓閣頗為費力,于是新皇背上了大興土木的罵名。有人說,洛青陽喜歡聽戲,新皇就召集了天下最有名的百工戲子,最會填詞作賦的文人sao客,只為讓洛青陽聽一支滿意的曲子,這又讓新皇背上了耽于yin樂之名。還有人說,新皇登基四年,后宮卻只有皇后一個女人,且皇后還無所出,大臣們都勸新皇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