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9
身形迅速襲向黑衣人,右手屈下三指,留二指凌厲的直直刺向黑衣人的眼睛,不曾想這人反應也出奇的快,在陳之手指離其毫厘時,迅速側身躲過攻擊。原來陳玄文口中那個主子派來的人從不會問陳玄文任務完成得如何,因為這些事皆屬于機密,陳玄文只會事無巨細的全部寫在信中,一開始他心里已經生疑,但讓他徹底下殺意的,卻是兩人后面的對話。夜色濃重,閣下不如隨我去前堂坐坐。這不過是一句暗語罷了,黑衣人卻沒能回答上來。那人雖然躲過了陳玄文第一擊,不待他身形穩定,接二連三的殺招已經紛至沓來,然而顯然黑衣人的武功要比陳玄文高上不少,他游刃有余的躲避著陳玄文的攻擊,不給對方近身的機會,陳玄文自然看出了對方的意圖,重心一偏,腳下一轉,原本襲向黑衣人心臟如鷹爪一樣的五指突然襲向那人面門,他想扯下此人的面罩。黑衣人卻也不給他機會,腰腹發力,瞬間后退幾丈有余,周遭竹葉因他的碰撞而發出簌簌之音,陳玄文追上前去之時,那人腳尖點葉,早已飛身立于竹林梢頭,在一眨眼,便已縱身躍到粉壁墻頭之上,消失于月夜之中,聞聲而去的家丁也只捕捉到了一人一馬絕塵而去的身影。那馬步履如飛,如箭似鏃,叫家丁不得不放棄引馬而追的想法。再回到陳宅,此時陳玄文宅邸的前堂早已燈火通明,他大怒不止,額角青筋暴露,眼神卻有一絲掩藏得極好的慌亂,“給我查,最近進府的下人都有哪些,一個不留的帶到我面前來?!?/br>陳玄文平日都以溫潤書生示人,極少發脾氣,何況這次還是滔天怒意,下人不敢有須臾耽誤,即使快要子時,也立即核對搜查起來。陳玄文立在前堂廳中,雙拳緊握垂于兩邊身側,他和主子派來的淄衣客次次皆于竹林附近見面,正是如此,最初他才會毫無防備的跟上去,能對他這一行為如此熟悉,說明這人該是他府中之人,竟然有jian細混進了他的府中,簡直不知好歹。怒火如熾,眼白被怒氣熏得血紅,主子大事未成,人臣之位懸而未得,他怎能如此輕敵。夜空新月如弦鉤,陳玄文背后是滿堂跳躍的燭火,而門外是越發濃重的黑夜,似要吞食庭院中的銀白月光。黑衣人自從陳府奔出,一路取西向而行,行至一路口,那早有一人等著,那人見黑衣人走來,輕聲叫了聲,“將軍?!?/br>霍啟將面紗扯下,英挺的眉目露出來,“你那邊情況如何?”“英寒,以及其他的幾個江夏高官皆將屬下派去的人當做普通刺客?!?/br>“嗯?!被魡⒂址砩狭笋R,張信見他又是要走的樣子,問出心里的疑問,“那陳玄文……”“就是他,陳玄文正與京中某勢力暗中勾結。將近子時,未免引起陳玄文懷疑,我必須趕回城外,具體的事,明日再說?!?/br>“是?!睆埿欧讲糯鹜?,霍啟早已一騎絕塵,取了來時的小道間去。這條小路他與張信勘察已久,能比官道快上不少,如此便能在陳玄文派去探查情況的人到達之前,趕回城外難民棚。更何況,子時回去,是他對洛青陽的承諾,如何能不遵守?果不出霍啟所料,他前腳剛達,換完衣服,收拾一番后,后腳就有城里的人以探查難民情況為由查人。不過依舊無功而返。次日,張信按照往常的慣例又送了許多木料至城外,實際卻是來和霍啟核對情況,可不知為何,霍啟卻對洛青陽隱瞞了此事,除了不想讓洛青陽擔心,也不想他卷入是非當中外,他還另有隱憂。“陳玄文今日狀況如何?”“雖然極力隱藏,但屬下還是看出他心情應該極差。聽說昨夜陳府大力在找什么人,可惜他要找的人屬下早已讓他脫身了?!?/br>不錯,當日與洛青陽南陽一別,他除了讓張信留意洛青陽的安危之外,更是要他注意江夏的詭譎局勢,必要的時候安排眼線。細作之法,間諜之計,不管在與北蠻子作戰,還是與本朝人斗智,都是極為有效的方法。當年初到平涼時,官軍羸弱,匈奴兇殘嗜血,若是沒有安插的間諜獲取的匈奴邊境圖,那場戰役,只怕勝負難料。但與魯莽蠻干的匈奴人不同,陳玄文心思縝密,這也是他為什么不讓張信去探聽陳玄文的虛實,非要親自出馬的原因,因為張信與陳玄文共事已久,陳玄文只怕對他的身形舉止都已十分熟悉。他刻意留在城外也是怕陳玄文第一時間懷疑他,他必須制造一個自己不在場的證明,畢竟從離開陳府到回到城外難民棚,時間要的可不短。與陳玄文這種人過招,一步錯則全盤皆潰,不過他更好奇的是,陳玄文這般能文能武的人,究竟在為京中的誰效力?而這也是張信想知道的答案,他疑惑道,“不知陳玄文嘴里的主子究竟是誰?又不知他提及的錢糧在供應給什么人?”“陳玄文是江夏真正的掌權人,他是趙釉的代理,而根據我的調查,無論陳玄文還是趙釉,都是由一個人舉薦?!?/br>“誰?”“趙伯父?!?/br>“趙崢趙大人?”霍啟點頭。能讓他叫上一句伯父的,放眼整個雍京,也僅有趙崢一人。張信有些迷惑,甚至難以相信,“可是趙大人怎么會派人刺殺將軍,趙大人可是看著您長大的,更何況,京中人人皆知,趙大人為官剛正,不樹黨羽,亦不依附任何派系,他沒有理由要這么做??!”他想的這些霍啟自然也都想到了,只是趙釉與陳玄文背后的確是他舉薦的,就是上次刺殺計劃不是他直接下的命令,只怕也與趙崢有干系。如此一想,有些細節倒是逐漸明晰起來,當日趙府一宴,趙紫乘旁敲側擊,問他京中林立的勢力中,歸心于誰?當時的霍啟未過多注意,或者是那時他滿眼都是一襲紅衣的洛青陽,而今在回味起來,其實趙子乘心里早就有了歸心的人選,更為甚者,他只怕早已經歸附了誰,打算做那幫主得位的功臣。在他遇刺當晚,也是趙崢不遺余力的勸他飲酒,致使他只得裝出酩酊大醉脫身,只怕那次送別宴別有用心。畢竟醉了的人,警惕性與反應能力皆會大大下降。“人心總會變化,爺爺曾說,世上多么純凈之人,都會在兩件事情上拜倒,一是生死,二是權力。我離京多年,與趙伯伯鮮有書信往來,對于他的記憶還停留在當年未離開中山國的時候,至于現在,誰又說得清楚呢?”一番話倒是讓張信不得不沉默,他自跟隨將軍來到雍京,曾經對雍京的許多幻想就此打破,若論人心質樸,雍京尚不及平涼十一。“根據你的調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