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
的劍銳利逼人、一往無前。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傳聞中的長離劍圣為什么是那般模樣。可是,父親的實力也不是阿離能夠對抗的。當父親一掌拍向阿離的時候,當阿離一劍刺向父親的時候,不知怎么的,他的身體已經先意識一步擋在了兩人中間。背部的龜甲被那把長離劍刺入,胸口處印上了父親的一掌。他應該是痛的,可是,那時,他只是想到——啊,好像維持不住人形了呢……始終劍在人在的長離劍圣第一次在戰斗中松開了她的劍,而父親也因為倉促收掌而氣血翻騰。他在留下一句不知道對誰說的“對不起”后就昏迷了過去,再醒來,面前站著的便是那個渾身籠罩在淺金色光芒中的“人”。通過那人的講述,他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近八百年。七百年前,仙界成功開辟,父親帶著整個玄武一族去了仙界,偏安一隅,不問世事;六百年前,阿離飛升,自始至終她都沒有取回那把長離劍。而一百年前,仙界莫名出現崩潰的前兆,玄武一族因為與生俱來的天賦而一個一個犧牲,而阿離,亦是生死不知。他本不該信的,上古大能遍地,但從未有過真正的起死回生之術。更何況,仙界一事籌備多年,又怎會有這樣突如其來的災難?可是,那個“人”的話他卻沒有辦法不信,盡管他在“死去”的時候只能算是剛剛成年,但得天地厚愛的神獸總會有那么一星半點的特殊,他能夠感受到,那個“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暗合世界本源法則。他只能信。于是悠悠一夢萬載盡去,他當著那只因為沉睡而錯過仙界開辟這般盛事的玄武,在北海之上背負著妖王宮飄蕩萬載,直到熟悉的力量重新駕臨這個世界,才從似乎永恒的沉眠中醒來。背上帶著阿離劍氣的龜甲早已脫落,他長出了新的龜殼,也變得比當初的父親還要強大。他帶著那一點懷念以長離劍為基按著自己記憶中的模樣在換下的龜甲上留下了阿離的傳承,然后將妖王宮帶到了北海的最那頭。就這樣吧,等找到那個“人”,完成了那“人”交付的任務,看一眼阿離和父親的如今,那么,一切也都該終結了。玄藏不明白那樣強大的存在為什么要做出這些似乎完全看不出意義何在的事,但是,他知道他不需要明白太多,只要依言而行,便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哈哈,死得其所……商時序感受到了手中小龜的不安,于是重新將他放在了榻上,繼續吐納調息。雖然他之前隱隱有察覺到這只玄武應該有在吸取他的力量,但是,腦海中莫名的念頭卻讓他覺得自己應該放縱他的行為。更何況,除了最初吸取起來毫無節制外,在他昏迷后,這只玄武明顯在壓制這種行為,盡量讓他吸取的力量不會影響到自己。看來,這個世界果然隱藏了很多東西啊……即使對更久遠的過去并沒有任何記憶,可是商時序還是隱約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特殊。他那些與生俱來的能力都被大幅度的削弱,然而對于這個未來軌跡模糊不清的世界,他卻會覺得熟悉。南禺山。“一株青玉立,千葉綠云委”的梧桐已經隨著秋天的到來而染上了金黃,落葉滿地,隨意踩過便會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然而,對于盤踞與此的鳳凰一族來說,他們卻一點都不喜歡這樣的景色。因為這些脆弱干枯的樹葉總會因為他們不經意間釋放出的火焰而輕而易舉地燃燒起來。所以,他們也不明白,為什么族中的長老始終堅持著要將族地設在這片梧桐林中,而不是去別的更適合他們的地方。“鳳玨長老,涅槃池中又有孩子出生了……”一身紅衣的勁裝女子匆匆趕到專門負責族中新生兒記錄的鳳玨長老屋中,匯報這個本該讓人欣喜的消息。被她稱作“鳳玨長老”的男子抬起頭,露出一張眉眼銳利的臉,“凰謠,那么久了你還不懂規矩嗎?它是什么?”女子眼中閃過一絲不忍,卻還是不敢隱瞞,“是紅尾鴝……”男子手中的毛筆被折斷,他目光冰冷地注視著凰謠,平靜無波的語氣下卻隱藏著深深的殺機。“處理掉?!?/br>“可是,長老……”“你難道要違抗我的命令?”“……是,屬下遵命?!?/br>凰謠沉默片刻,終是領命而去,她不明白,為什么族中一定要處理掉所有不是鳳凰的新生兒。明明有不少族人確實是和外族通婚才誕下的孩子,為什么,一定要那么殘忍的……待得女子的身影徹底遠去后,原本端坐在書桌后的鳳玨突然捂住了胸口,臉色變得青白。周身的靈氣不斷涌動,混亂得失去了條理。他從懷中摸出一個白玉瓶,倒出一粒殷紅色的丹藥塞入口中。良久,靈氣的暴動終于平復了下來,鳳玨單手支著額頭,面色陰沉。好不容易,好不容易得到了這份力量,絕對不允許失去!想到他那個繼承了鳳凰一族最純正血脈卻最終被那些人逼得自爆而亡的唯一子嗣,鳳玨的眼底閃過一絲怒意。若是讓他知道到底是何人蠱惑弘深出山,他一定要將那人碎尸萬段!還有那些逼死了弘深的人類和妖族,總有一天,他會讓他們付出代價的!真正的鳳凰一族早就已經不在了,他們會是這世上唯一的鳳凰一族,尊貴的四靈之一。誰都不能改變這一點,誰都不能。修真無歲月。很多凡人夢寐以求的修道之途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日復一日的修行中度過的。凡人習武尚還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修行之人,更是不可惰于平日。不過,修行畢竟不能閉門造車,所以,在隱仙宗、棲巖谷、丹崖派這道門三派之間,才有了不定期舉行的清談會。清談會,亦作清潭會,以本、末,有、無,動、靜,一、多,體、用,言、意,自然、名教等為話題,主客對答,“見人之所未見,言人之所未言,探求義理之精微而達于妙處”,不論俗事,專言老莊。道門修行一悟自然,二取道藏,凡道途有成者,于義理自然之上皆有其妙論。而隱仙宗、棲巖谷、丹崖派作為道門翹楚,互相并稱,雖各自謙讓,但又何嘗不想爭一爭這道門第一究竟花落誰家?于是便時不時舉行一次清談會,除第一日和最后一日會有各派長老論道外,其中幾日均是門下弟子互相爭辯,各展奇才。而若是言語不和,也未必不可同上擂臺一較高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