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
書迷正在閱讀:皇上萬歲、睡前甜點、姐夫,我有了(高H)、極速終情、我妻無鹽、皇太叔有了、畫皮、重生之一九七八、先讓室友爽爽(H)、快穿之小攻不是一條狗
獄的描述是部分才變得完善起來的,幾個比較早的篇章,如、,人死了以后的歸宿就是大地。著名的名言,來自神對人的咒詛的一句話就是“人既來于塵土,必將歸于塵土?!睂懽鞅尘皬碗s,而且寫作時間跨度非常大,比較早的幾卷先知書里,都沒有類似地獄這種說法,常常見到的描述死亡的話是“他日子滿足,氣息斷絕而死”、“與他列祖同睡”(睡就是說埋在地下長眠了,而不是升到天堂上之類,當時的人認為人死就是到地里去了,也就是回歸塵土了)、“回到他列祖的身邊去”。但是這就產生一個問題,有的惡人生前活的非常好,享盡榮華富貴,而一些恪守規矩的善人一輩子活的痛苦不堪,但是卻和這些惡人一樣,全部都會死,而且都是回歸大地,那我為什么要做善人?這個命題在天堂、地獄的二元對立的概念出現之前,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命題,也就是為什么人要做善事,因為字數太多,我不便在正文展開,詳見作者有話要說?!?/br>“天堂就是這里,地獄是神用來懲罰罪人的地方,在地底下,那里極其恐怖,充滿了罪惡?!?/br>“怎么會有那種地方?未來會出現嗎?”米迦勒問道。“我不知道?;蛟S?!?/br>“忘了你不知道未來的事情了?!泵族壤諊@氣。“雖然恐怖,但是卻意外有趣,我幾乎一口氣把和讀完了。但是,相比其他兩本,薄薄一小冊,我卻看了許久,因為覺得好無趣?!甭肺鞣ㄎ⑽⑻⒄f,“我不知但丁未來是否真的游歷過天國,不過大體正如他所說?!?/br>“你這話什么意思?”“米迦勒,因為一切完美,就無話可說?!?/br>“一切完美?無話可說?”路西法的眼神忽然間變得無比憂傷:“我羨慕你,因為,有愛情真好。氣呼呼地跑過來跟我抱怨也好,思念愛人徹夜難眠也好,我給你寫的話,是我一直想要得到的東西?!?/br>“你要是喜歡,也可以找一個嘛,天使里愛慕你的不在少數?!?/br>路西法朝他微微一笑,再不說話。作者有話要說: 首先聲明,作為,我依然會最后寫到地獄,只是說明一點,地獄出現的時間是在很后面,基本等于人類開始在腦海中構建地獄的時間,所以米迦勒在本章中不知道地獄是什么。關于天堂、地獄的話題,在這里繼續深入探討。正文注釋已經說明,如果善人、惡人同樣的歸宿是大地,那么行善作惡就完全沒有限制。所以這也是后來人們建構天堂、地獄的目的和初衷,創造一個死后世界,讓惡人到死后世界受到懲罰。因為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許許多多以色列先知、君主以及后來的耶穌門徒寫得篇章匯編而成,之間的思想,前后的章節都往往有矛盾,包括一章之內都有矛盾?,F代解經學發現,本身是由三個本子匯合整編而成的,前后矛盾是有很多的,但這些矛盾的存在并不是沒有意義的。舉例來說,在寫大洪水的時候,第一次神要挪亞全世界萬物帶一公一母進方舟,結果下一節變成七公七母。諸如此類,仔細就會發現。這種矛盾的存在,從神學角度上說,是一種信念的測試和對耶和華的一種經學描摹。這個問題我們下一章再說,本章要說的是,天堂、地獄這個體系最后建立(主要是地獄,因為天國本來就有的,地獄是專門為惡人設計的歸宿),對整個世界有著深遠的影響。但從純理論角度(不帶有宗教觀點來看,信教者一般不能接受這類觀點),地獄系統是一種對的庸俗化。名篇討論的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人為什么會因為義而受苦”,那時候還沒有地獄理論,約伯本來是個“完全正直的人”,家里富裕,他樂善好施,尊敬耶和華。耶和華卻讓撒旦(那個年代,撒旦是負責測試人類對耶和華忠誠的天使的稱呼,和地獄、罪惡沒有關系)奪走他的一切,讓他的妻兒死去,讓他的財產被奪走,讓他失去一切,渾身疾病,罹患瘡癥,窮困潦倒。約伯苦痛不堪,他的三個朋友在這里出現,對約伯如今的經歷,開始提出見解,各抒己見,認為約伯是犯了什么什么罪,什么什么罪,要求約伯悔罪,好像是今天某些教徒不停地找別人有什么什么罪,要你悔改悔改,尤其是在別人生活陷入困境的時候,更多的人會告訴你,你是因為犯了什么罪。但是從耶和華最后對著三個人的態度來看,這三個人根本做的就不對。而約伯也稱他們三個是“假醫生”,因為問題不在這里。但是約伯自己不知道問題在什么地方,他的心開始動搖,他質問耶和華自己犯了什么過錯才導致了這樣的情形(這種質問并不是直接的)。但是耶和華一開始并沒有回復他。而最后突然出現一個叫以利戶的年輕人,怒斥了約伯三個朋友,又數落了約伯一番,告訴約伯,你不能質疑你的主。然后耶和華就出現,說了一大段話,這段話極為精妙,而且十分高深,最后恢復了約伯的身體、讓他家人重新回歸,他的產業比之前更多。是中最難理解、思想極其深邃的篇章之一。我對上面這個故事做一個簡單膚淺的分析:首先,撒旦和耶和華有一個爭論,撒旦認為約伯并不是因為信仰才“正直”的,而耶和華允許撒旦奪去他的一切,這里面包含著一層意思:約伯的信仰,尚在于宗教,而不是耶和華本身。(也就是如同很多人一樣,認為信仰宗教能夠帶來什么福分,身體健康、事業順利,他的正直的根基不在耶和華身上,而在于他的財富、家族的興旺上)因為詭異的一點在于,耶和華一開始辯駁說,約伯是個完全正直的人,但祂后來居然同意了撒旦的意見,對他的一切進行剝奪。這在其他地方都是不正常的,似乎神在否定自己的意見。但這其實象征了約伯的信仰不在耶和華本身,所以耶和華在爭論中自己否定了自己,也就是約伯的信仰“離棄”了耶和華,而耶和華也必然“離棄”約伯,讓撒旦奪去他的一切。之后三個朋友的做法表明了一點,他們三個人給約伯“出謀劃策”,是有問題的,也就是人在不能完全認識神的情況下,怎么可以代表神去指責別人犯了什么罪?這是“僭越”,所以這三個朋友一個都沒有得到耶和華的認同。如同今天很多信徒喜歡給別人找“罪根”,一個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一定是犯了什么罪,但是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背棄了耶和華的做法,這在神學中叫做“自義”(自我為義,自我稱義),也就是表面上信仰耶和華,實際上完全是在自己捏造對耶和華的信仰,找別人的罪,找自己的罪,你不是耶和華,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