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3
還是去別的地方,還請姑娘示下?!瘪R兒四肢健壯,車輪是新的,裹著車輪的蒲草觸手生硬。連車馬都顯得那么新鮮和不安分,仿佛一揚鞭,便逸轍如飛,任我驅馳。然而此刻,我卻是哪里也不能去。 我扶著銀杏的手登車,聲音疲憊不堪:“回府?!?/br> 銀杏跟著上車,遞了丸藥與溫水:“姑娘不去打探一下消息么?” 我推了藥,苦笑道:“兩宮還在宮中,信王已張好了天羅地網,單等著睿王與杜大人撞進去。我在街上亂逛,只怕要被亂兵踩死?!?/br> 銀杏嚇了一跳:“或許是姑娘多慮了,也許兩宮真的出征了呢?” 我嘆道:“濟寧宮在東面,章華宮在西面。侍衛連益園也不許沈太妃他們逛,是什么道理?” 銀杏思忖片刻,道:“是為了不讓濟寧宮的太妃們去章華宮附近么?論理,若兩宮已不在章華宮,實在不必把守如此嚴密。如此說來,姑娘應當去告訴杜大人與睿王才是?!?/br> 我冷笑道:“在街上亂闖尚且不行,去杜大人府上,不是送死么?杜大人和睿王都不知我與施大人的事,杜大人的門生南子睿又因我而死,他們不會相信我說的話?!?/br> 銀杏更是驚詫:“送死???難道姑娘以為,信王會殺了姑娘么?”我懶怠回答,只閉目養神。高旸縱然不殺我,這世上也還有遠比死亡更無望、更殘酷的手段。 車向北過了護城河,轉過皇城的西北角,一路向南?;食俏髅媸鞘跽?,住著許多皇親顯貴,睿王府便在這里。從前,十王宅的夜晚總是香車寶馬,鶯歌燕舞,推杯換盞,呼奴喚婢。自從斬了邢陸兩家,便冷清了許多。待高旸斬了韓廖二族,更是燈消火滅,渺無聲息。掀開窗簾,我看見門墻后、花園中的崢嶸山勢與巍峨樓宇,鬼影一般矗立著,一路寂然無語。 駛過了十王宅,銀杏方道:“不知這件事,施大人知不知道?!?/br> 我搖頭道:“多半不知,或者與我一樣,也是剛剛才知道。否則,施大人無論如何也會派人告訴我的?!?/br> 銀杏道:“姑娘何不與施大人商議?”說著一砸手心,甚是懊惱,“偏偏這會兒鉅哥哥不在!” 我嘆道:“來不及了。信王是有備而來,我今日進宮,已是魯莽。若再去施府……”信王張羅捉雀,整個汴城都是他的羅網,只怕連仁和屯也不能逃脫他的監視,“連采薇也要遭殃了?!?/br> 車向南過了汴河,回到興隆里。我嚴令門戶緊閉,沒有我的準許,誰也不能擅自出府。服過藥本當安睡,但我如何睡得著?于是搬了躺椅,坐在二樓的露臺上,望著汴河發呆。綠萼和銀杏困倦不已,沒過多久,都伏著欄桿睡著了。 漆黑的河上,偶有燈火飄過,船頭的三角幡被晚風吹得忽明忽暗。我一下一下地數著,河上一共過了十四艘船。信王府在皇城東面,其實我根本看不見。然而我仍牢牢盯住東北方,生怕錯過一絲聲響。夜真靜,靜得能聽見綠萼與銀杏輕淺呼吸的聲音,靜得仿佛潛伏在網心的捕獵者都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遠方忽然響起連聲巨響,卻不是從信王府的方向傳來的。銀杏和綠萼都被驚醒了,銀杏指著東面道:“那里有火光!” 我站起身,只見東面火光沖天,夜風揚起煙塵,把火勢包裹成大片大片的云團,鑲嵌在深黝的天幕中,蔚為壯觀。銀杏微微詫異:“那似乎并不是信王府?” 哭喊聲、慘叫聲,隨爆裂聲一道傳來,越來越凄厲,越來越絕望。我痛心疾首:“那是武庫。武庫中的火藥燃爆了?!?/br> 銀杏與綠萼相視一眼,恍然道:“奴婢明白了!神機營造反,必在深夜悄悄往武庫取火器與火藥,誰知中了信王的埋伏!神機營重創,連信王府的門也摸不到了?!?/br> 杜嬌和睿王謀劃不周,死固應當,然而城中的武庫爆燃,周遭的民宅夷為平地,骨rou化為焦炭。信王的不仁,天地難容!東風送來濃烈的火藥氣息,熱浪明一陣暗一陣,撲面而來。我重重地一拍欄桿,恨恨不語。綠萼掩口驚呼,淚水奪眶而出。 銀杏在我身后嘆道:“真可惜。不過就算殺了信王全家,便真的能成事么?” 我冷冷道:“屠滅信王府,矯皇太后命,扶立新君,脅迫百官,堅守宮門,閉城窮索信王黨羽,未必不能成事。然而這終究是一步險棋——實是險之又險?!?/br> 銀杏的語氣充滿無盡的感佩之意:“這樣兇險,杜大人和睿王他們就不怕死么?” 我深吸一口氣,任火藥的香氣充塞我的胸臆:“‘以德勝人者昌,以力勝人者亡’[115]。信王無德,自是人人得而誅之。今日不亡,必待明日!睿王是太宗的同母弟,嗣子又是太宗的親子,即便什么都不做,信王也未必容得下他。與其坐以待斃,不若奮戈一擊?!?/br> 銀杏幽幽一嘆,緩緩道:“不過是等死與找死的分別罷了?!?/br> 正文 第328章 女帝師五(53) 我命銀杏和綠萼將府中的人都喚起來,穿戴好了在房中待命。自己則回到妝臺前,綰起螺髻,貫以金簪,綴以寶珠,懸以明珰。除下素服,特意換了一件煙紫色窄袖長衣。淡掃蛾眉,薄勻脂粉,立顯眉目清冷,肌膚明凈。 新平侯府燈火通明。再向北望,整座汴城都已被炮聲驚醒。 丑時剛過,便聽見腳步聲震耳欲聾。不一時,小錢來報,新平侯府已被人團團包圍。我命人開了大門,親自舉著一盞玻璃風燈,帶領闔府眾人在檐下迎接。 火光和喧囂驚動了整個興隆里,周遭的人家都派仆役開了門打探消息。然而見我府周圍滿了披甲挎刀的軍士,又將頭縮了進去,各自關上大門。刀光劍光漫如濁浪,人群鴉雀無聲。眾人略向兩邊一讓,但見高旸華衣玉冠,緩轡而出。他的臉上看不出悲喜,眸底卻暗藏驚瀾。 好一會兒,他不下馬,我亦不前,他在門外,我在門內。依稀記得十幾年前,我出宮,他入宮。即使隔著修德門深深的門洞,也不敢肆意相望。如今他在萬人之上,眾目睽睽之下,再不必掩飾愛憎之情。 我坦然一笑,款款上前:“殿下不是出征了么?如何還在城中?” 高旸跳下馬,笑道:“你既知道迎接,怎不知我為何在此?”說罷折起馬鞭,將我拂在一邊,帶領百來兵士走進府中。 綠萼早已搬了一張太師椅出來,恭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