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
居住。 回屋后,芳馨扶我在上坐好,攜紅葉與綠萼在下磕頭。我忙扶三人起來。 紅葉歡喜道:“才剛內阜院又撥了四個丫頭來服侍姑娘,另有四個內侍,都在外候著,要給姑娘請安?!?/br> 芳馨笑斥:“如今該叫大人了,還一口一個姑娘地混叫?!?/br> 我忙道:“姑娘很好,以后還這樣叫?!?/br> 眾人禮畢,已近午時,我吩咐紅葉:“你去看看于姑娘在做什么,就說我要去看她,問她得空么?!辈灰粫r,紅葉回道:“于姑娘的母親杜衡姑姑來了,若蘭她們正在收東西。于姑娘說姑娘幾時去都可以。姑娘現在要去么?” 我頷首,叫芳馨拿了昨日長公主賞賜的紅寶石花釵做為給杜衡的見面禮。若蘭迎我進去,只見錦素與杜衡正細看官告。見我來了,杜衡忙上前行禮,千恩萬謝地受了花釵。只見她高髻銀環,正是執事宮女的尋常打扮。只是肌膚粗黑,面相衰老,三十如許的年紀,看上去竟老了十歲。 我拉起錦素的手道:“meimei大喜。meimei被封為女巡還是女史?住在哪宮?” 錦素道:“是從七品女巡,賜居永和宮西殿,永和宮正殿毓福殿賜予皇長子顯居住?!?/br> 我點頭道:“meimei果然是去服侍周貴妃之子?!?/br> 錦素深深地望著我:“jiejie難道不是去服侍皇后之子么?” 天色陰沉,陽光照不透綿綿白云,風中彌漫著春日特有的凝澀氣息。我心里一沉,默默不語。 錦素輕聲道:“jiejie可知道昨日皇后為何臨時去了太后宮中?”我搖了搖頭。錦素又道:“北燕犯境,圣上要親征,皇后正是為這件事情去了太后宮里的?!?/br> 我一驚:“這消息可真?” 錦素道:“這是濟慈宮里傳出來的,說是因為群臣反對,將官司打到太后那里去了,太后這才找皇后和貴妃商議。聽說昨夜守坤宮的一個宮人因為打翻了銅盆,被皇后杖責了?!?/br> 我低頭思忖,并不言語。錦素垂頭道:“jiejie,我心里亂得很?!?/br> 我拍拍她的手道:“今天是你的好日子,別多想?!蔽冶緛硎莵淼老驳?,誰知氣氛急轉而下,變得有些尷尬。于是起身道:“馬上要傳膳了,meimei又忙著搬屋子,我已道過喜,這就回去了?!?/br> 錦素道:“jiejie和我一起用午膳吧?!?/br> 我笑道:“meimei才剛與姑姑團聚,我就不擾了?!?/br> 回到北廂,我滿腹心事地在榻上坐下。綠萼沏茶上來,我口中焦渴,端起茶杯,心不在焉地喝了一大口,忽覺guntang,不由全吐在裙子上。芳馨見狀,一面拿帕子替我擦拭,一面責怪綠萼:“你在思喬宮學規矩的時候,難道不知茶要七分熱么!” 綠萼忙跪下:“奴婢該死?!?/br> 我醒過神來,忙道:“不怪綠萼,是我自己粗心??炱饋戆?。你和紅葉一道把午飯端進來?!本G萼起身出去了。 芳馨小心問道:“姑娘才剛歡歡喜喜地去向于姑娘道喜,怎么回來卻不大高興?” 我嘆道:“姑姑,這兩日你聽到濟慈宮和守坤宮的消息了么?” 芳馨道:“姑娘是說方才于姑娘說的事情么?奴婢并沒有聽說?!?/br> 我支開窗戶,只見若蘭帶著幾個小丫頭端了飯菜進了錦素的屋子?!八讲潘f,涉及朝政,事關重大。怎么連姑姑你都沒有聽說,她卻知道得一清二楚?” 芳馨遲疑道:“這……宮里向來人多口雜,若是小事,倒也無妨。朝政大事宮里向來不敢亂說。奴婢也不知,于姑娘的消息為何竟如此靈通?!?/br> 見我面色凝重,她一時不敢說話,好一會兒才道:“姑娘,午膳齊備了,還請先用膳吧?!焙雎犜褐幸魂嚹_步雜沓,啟窗一望,原來是徐嘉秬帶了一干宮人搬東西出宮。我笑道:“也不知徐姑娘要搬去哪個宮室?” 芳馨道:“方才徐姑娘身邊的石蘭告訴奴婢,徐姑娘和史姑娘都被封為從七品女巡。徐姑娘去東宮服侍陸貴妃所生的平陽公主,史姑娘去了西宮服侍周貴妃所生的義陽公主?!?/br> 我奇道:“怎么皇子要獨居一宮,公主卻不必?” 芳馨笑道:“雖說公主是金枝玉葉,說到底怎能與皇子相比?圣上如今只有兩個皇子,自然不肯放他們在母親身邊一味嬌寵。白天在書房念書,下學了自有女官侍讀。且皇子們到了十二歲,還要開府另住呢?!?/br> 我笑道:“是了,回宮后有個侍讀陪著溫習功課,總是好的。想前朝的昏君,生于深宮,長于閹宦婦人之手,因此昏庸無能,葬送了江山。用過午膳也不必午歇了,趕緊搬去長寧宮要緊?!?/br> 【第七節 此朱為卞】 長寧宮在粲英宮之北,匾額上以隸書寫著“長寧宮”三個大字。較之延襄宮,這三個字端方拘謹得有些稚拙,似是才習字不久的孩童所題。我見墨色尚新,不禁問道:“這三個字也是于姑娘寫的么?” 芳馨笑道:“正是,是新年里與延襄宮一道題的?!?/br> 此處筆勢無猶疑,運力無轉折,不比延襄宮的字,剛柔并濟,疏朗華麗。一樣的隸書,被她寫出甘苦兩味。我不禁心生敬畏:“下筆百變,錦素真是七竅玲瓏心?!?/br> 芳馨笑道:“那也未必。寫字的變化多了,為人的變化就少了。奴婢以為,于大人遠不如姑娘?!蔽冶鞠胱穯栆痪?,忽聞綠萼催我進宮。天際流云乘風變化,一眨眼的工夫,已換了好幾種姿態。誰還記得它起風前的模樣?誰不期待它下一刻的風姿?誰又能似錦素這般,將舊時光貯留在筆鋒之中?既會變,又何必問? 長寧宮亦分為前后兩進,前面一進主殿為啟祥殿,兩側為書房和寢殿。西配殿名為靈修,東配殿名為瑞修。后面一進有后殿和東西廂房四間,規制同粲英宮一樣。靈修殿甚是闊朗,上首一張紫檀長案,案后是高及屋頂的書架,一只竹梯閑閑靠著,書架上只寥寥數冊。北面是兩進寢室,里進較大,是我的寢室。外間有兩張小床,是宮人守夜服侍的場所。南廂為日常起居之所。 我一見書案書架,頓時喜出望外。只見秘色山水雕花大筆筒中豎著十來支長短不一的新筆,一方松枝眉紋端硯和幾支如意云頭宮墨陳放在案角,桌面上鋪著上好的細白宣紙,仿佛急待我去揮墨填滿。 不一時,長寧宮的執事白帶領宮人進來問安。待一切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