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溫泉,寧宣便決定停留兩日,暫作休整,大涼山與他們的目的地立州已經不遠了。“騎馬真是不舒服!”寧宣懶洋洋的泡在溫泉中,他此次作為平叛先鋒大將軍,自然不能坐馬車,只是一路騎馬身體實在有些吃不消。“我幫你按按!”顧瑾心疼道。“好啊,我渾身上下都快要散架了!”寧宣說著靠在溫泉池的池壁上,然后抬起一條腿搭在顧瑾的肩膀上。“你.....”顧瑾渾身一僵,沉吟片刻才終于抬手握住寧宣的腳踝,另一只手在他腿上揉按起來。“舒服!”寧宣愜意的瞇起眼。“你...有幾成把握?”顧瑾問道。“七八成吧!”寧宣想了想說。“我不贊同,太危險了,你若是一定要去,那就讓我去!”顧瑾道。“你去啊,那估計這事就黃了!”寧宣說完趕緊抽回被顧瑾握在手中的腿,沖他笑了笑。“我是認真的!”顧瑾急道。“我知道,只是這件事我必須親自去!”“你萬一有什么事,大豐怎么辦,太子怎么辦,相爺跟長公主怎么辦?”顧瑾抓住寧宣的肩膀把他拉向自己。“我來之前已經將一切對我父親和盤托出,若我有什么意外,將由他來繼續輔佐太子!”寧宣道。“我不會讓你有事的!”“那就多仰仗顧大俠了!”“安京候派人送來書信,說是想要和談?!背桃惆褧胚f給宋曉,宋曉是他的謀士,飽讀詩書極有智謀,與程毅相識多年,一起起義,程毅十分信任他。“我認為可以一談?!彼螘钥催^書信之后回道。“你同意和談?!”程毅有些急了。“據我所知,安京候與一般世家子弟不同,一直以來都跟徐賊一派對立,從未做過欺壓百姓的事,更在南巡時整治了不少貪官污吏!其父寧相更是大豐難得的賢相,此番前來也沒有立刻圍剿我們,而是提出和談,我們不妨見他一見,且看他如何說!”宋曉道。“朝廷還會有真正的好意?只怕和談不過是他們的緩兵之計!”程毅道。“安京候此次帶兵十萬,加上立州的駐軍一共十二萬人,北疆還有十五萬大軍,若是他們聯合圍剿我們,我們很難有勝算,再說我們只是先與他們談一談,后續如何抉擇還要根據形勢而定!”“好!那就談一談!”程毅終于點頭。“侯爺此去要帶多少人馬?!”立州知府問道。“本候與顧大人兩人即可!”寧宣道。“侯爺三思??!”知府嚇得面如土色。“本候已經決定了,無需再言!”寧宣決斷道。程毅本以為安京候會選擇立州作為和談的地點,卻不料他竟然親赴起義軍的據點堯城,不僅如此,更只帶了顧瑾一人只身前來,僅僅這份膽識就讓程毅佩服。寧宣出行前,脫了白狐裘,換上了一件樣式普通的斗篷,頭發也只用緞帶束住,只做尋常富家子弟打扮,然而寧宣貴氣天成,尋常服飾也難掩風華。“這兩人倒真是非凡人物!”程毅在城樓上看著一白一黑兩騎由官道上飛馳而來,不禁感嘆道,白衣俊逸,黑衣剛強,僅僅兩人卻又似乎帶著雷霆萬鈞的氣勢,仿佛前方不是敵營,而是友方一般。☆、招安“侯爺莫不是來投誠的?!”程毅決定先發制人。“本候是來招安的!”寧宣毫無懼色,淡然入座,顧瑾就立在他身后。“侯爺膽識真是讓人佩服,只是出門在外還是三思后行的好!”程毅咬牙道。“那首領以為本候是來干什么的,難不成首領還真以為本候是來投誠的?!”寧宣笑道。“你!”程毅無言以對,只能怒目而視。“大哥,別跟他廢話,直接綁了,有安京候在手里他們不敢把我們怎么樣?!”劉寅道。“原來一向以仁義為先的起義軍竟也用這種卑劣的手段,本候敬重程首領的為人,又不愿意傷及百姓,故而前來和談,本候誠意十足,卻不想貴方竟然如此,實在心寒!”寧宣冷聲道。“劉副將,稍安勿躁!”宋曉拉住劉寅的胳膊,輕聲道。“侯爺莫怪,我的兄弟都是實誠人!”程毅道。“首領覺得如果兩方開戰,哪邊勝算大一些?!”寧宣問道。“我們從起義之時就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了!”程毅慷慨道,他們不過是窮苦百姓集結起來的一只隊伍,雖然聲勢日漸壯大,但畢竟還是不能跟正規的軍隊想抗衡。“我知道,若非山窮水盡,實在無活路可走,誰又愿意賭上身家性命做著殺頭的勾當,是朝廷將百姓逼至這般地步,實在慚愧!”寧宣突然起身,神情鄭重又悲戚的說道。“你知道什么,北地貧苦,今年又連發瘟疫,朝廷不僅不撥款賑災,更是派軍大力鎮壓,不僅不讓生病的人就醫,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就連沒生病的村民都一并放火燒死,北方蠻族入侵,又大肆征兵,私加賦稅,多少百姓都活活餓死了!”劉寅憤然道。“朝廷腐敗,百姓受苦,寧宣深感痛心,只是首領現在做的事也無異于是將百姓陷入更加水深火熱之中!”寧宣道。“大哥,他們這些人就只會巧言令色!”劉寅吼道,他的家人都死于瘟疫,對于朝廷的作為他痛恨不已。“侯爺,程某不過是個粗人,不會講什么大道理,反也沒活路不反也是沒活路,我們不如拼殺一番,若真能推翻這個腐敗的王朝也算是賺了,若是不能也好過什么都不做就死!”程毅道。“首領志存高遠,視死如歸,只是首領忍心依附于你的百姓也慘死于內戰嗎?”寧宣道。“能多殺些大豐的士兵,大家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劉寅道。“好一個死得其所,難道諸位不是大豐人嗎?難道那些士兵不是大豐人嗎,他們大部分也都是窮苦出身,也有父母妻兒,他們大部分也是為了養家糊口才應征入伍,朝廷昏聵,將士何辜?!”寧宣憤然道。“因為你們起義,朝廷調兵鎮壓,北疆與南境的蠻族都蠢蠢欲動,如果事態繼續發展,起義軍繼續壯大,皇上一定會抽調北疆的駐軍前來鎮壓,到時候北方蠻族一定會趁虛而入,只怕你們大事未成,大豐王朝就已經淪喪在外族之手了!”寧宣一番慷慨陳詞,大廳里一片寂靜,程毅,劉寅都面有愧疚,神情復雜,寧宣說的情況,軍師宋曉之前也分析過,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占領堯城之后,只是繼續招納人馬而沒有再燃戰事,他們雖然痛恨朝廷,卻也絕不想國家亡于外族之手。“我敬佩兩位首領的氣節膽識,故而前來和談,萬望兩位首領以國家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