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0
歲出嫁是常事,且若真的是給她相看,祖父他們也不會讓她來這里,不會當著提親的人家面前問她,免得萬一她不愿意,結親不成反成仇。 更何況,她覺得她與祖父和爹娘之間已經有了無言的共識,正是她爭霸天下的關鍵時刻,不可能會讓她嫁人生子,而她也不會答應這種事。 如此,特意讓她趕回來的目的倒是值得探究了。 崔老太爺笑著道:“是給你五哥說親?!?/br> 姜元羲心里一動,給五哥?她想起了三年之前在雅集宴上,那位鄭三娘子和五哥之間的交集,那時候她就覺得那位鄭三娘子對五哥頗有意思。 “五郎曾經救過三娘的性命,能在那等危急時刻還能救下三娘,足見五郎的品性,這樣的孫女婿,老夫是很喜歡的,也放心把孫女交給他。而且姜老兄教導出來的孫兒,那可都是人中龍鳳,是我們家撿到便宜了?!?/br> 鄭老太爺笑著大大的夸贊了姜伯庸一番,他這話既是夸姜伯庸,亦是隱晦的說明,有這樣好的品性、有這樣的能耐,庶子出身就不是個事,他們鄭家看中的是姜伯庸的人品。 姜元羲明白了叫她回來,還特意告訴她的原因了。 鄭家要投誠輔佐! 而能讓鄭家放心的,唯有兩家結秦晉之好,有了這層關系,鄭家才放心全力輔佐她。 叫她回來,則是為了給她打聲招呼,若她對這門婚事認可,就默認接受鄭家的投誠,若她反對,鄭家興許就會投到李家那邊。 她想了想,問了一個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問題:“這門婚事,鄭三娘子知道嗎?她樂意嗎?” ☆、第379章 好事接二連三 在場都不是蠢笨的,鄭大夫人看姜元羲的眼神就帶上了柔和,她在姜元羲回來之后,第一次開口,“孩子,三娘若是知道你這么關心她,她一定很高興。這門婚事,她知道,并且懷有期待,五郎君確實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br> 其實當著說親人家的面這樣說自己女兒,很容易讓女兒在說親人家跟前掉價,但只看姜元羲的問話,鄭大夫人就覺得這話就算說出來,也不會讓女兒被看低。 從知道女兒的心思之后,她一直很擔憂,姜伯庸是庶子,在姜家的地位如何?在鄭幼娘跟前的印象又如何?他們家是為了姜元羲而來,那姜伯庸跟姜元羲的感情又如何? 然而這些都在姜元羲問出的那兩句話里頭,煙消云散。 女兒還未定親,姜元羲就擔憂她不樂意,若是真的做了她五嫂,她相信憑著女兒的為人處世,一定能跟姜元羲處的好。 然后姜元羲就笑了,“我見過三娘子幾次,她是個蕙質蘭心的好姑娘,五哥有福了?!?/br> 鄭家要投誠,不放心想要聯姻的想法,她理解,但她不希望因她之顧,造出一對怨偶出來。她相信以她五哥的為人,一定會疼媳婦孩子的。 她這話,鄭家三人放心了,崔老太爺首先恭喜,“姜大哥,恭喜你又要多一個好孫媳了?!?/br> 他是鄭家找來的冰人,自然是要站在鄭家這邊,說鄭依楠的好話。 姜太傅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確實是大喜事,今兒我讓廚房做些好的,再叫上我親家,我們幾個老家伙好好聚聚?!?/br> 鄭幼娘臉上的笑容又深了幾分,她是真高興,姜伯庸自小就養在她跟前,跟親兒子沒什么兩樣,又一直對五娘好,她是盼著他能好的,能說上滎陽鄭家長房的嫡女,這門婚事嚴格來說,其實是五郎高攀了,不過時勢造英雄,如今反倒是鄭家想依附姜家,這樣的結果皆大歡喜。 在場的人沒想著要問姜伯庸的意見,在長輩眼中,若是女兒要說親的話,還會仔細詢問,到了郎君,只要女方不是太沒品,那就沒問題了,男兒在世,怎能兒女情長? 于是兩人的親事就定了下來,當場就交換了信物,約好擇個日子下婚書,放六禮。 等鄭家人離去,姜伯庸傍晚回來,被告知了這個消息,他默然了片刻,擰了擰眉,才應了一聲:“知道了?!?/br> 姜元羲原本是抱著歡喜的情緒來向他告知這個好消息的,但看他這個樣子,心中一個咯噔,“五哥你不喜歡這門婚事?” 姜伯庸一眼就看出了姜元羲的忐忑,他親昵的揉了揉她的頭,“別瞎想,五哥沒有不樂意,這是門好婚事?!?/br> 他方才只是習慣的想起上輩子鄭家做的事,但既然這輩子鄭家沒有做過,他也不會迂腐到繼續抓著這點不放。 姜元羲不放心的又問道:“那你是不喜歡鄭三娘做了個縣令?” 姜伯庸失笑,“別亂想,沒有的事,你也做縣令,我有生氣或者覺得你不守婦道嗎?” 他語氣淡然又平靜,“若女子都平庸無奇,我倒是覺得一代不如一代了?!?/br> 爹熊熊一窩,娘熊熊三代,足可見一斑。 姜元羲仔細打量他的神色,見他確實是沒有不情愿,這才放心下來。 “放六禮的日子定了嗎?不知道這附近哪里有大雁,我得去親手獵兩只大雁才行?!?/br> 既然兩人婚事已定,他迅速轉變了心態,親手打大雁送去做定禮,就是對鄭依楠表明他的態度。 姜元羲熱心的幫著籌謀,“五哥,你讓你手下的人查探一下,看看哪里有大雁,只要是在北地,我都陪著你去?!?/br> 姜伯庸好笑的看著meimei提議的“以權謀私”,笑著應了好,讓他手下的人去打探哪里有大雁,實在大材小用了,不過他就這一個妻子,多寵著點不會錯。 兩兄妹在商量大雁的事,姜松和鄭幼娘這對夫妻也在商量另一件事。 “五郎都要定親了,二郎還沒個消息,鄭大夫人與我透露,說想盡快讓兩人成婚,我也知道此事事關兩家聯盟,慢不得,但沒有弟弟先哥哥成婚的道理,這得讓二郎也定親成婚才行?!?/br> 鄭幼娘滿心的憂慮,她為五郎說了一個好妻子高興,但也不想為此而委屈了二郎,一下子陷入了兩難境地。 如果是在都城,她一定能盡快給二郎相看個好姑娘,但如今在丹陽縣,能看得入眼的世家卻沒幾個,這怎么能讓她不焦躁? 姜松安撫的拍了拍她的手,“不必擔心,五郎那是事急從權,我去跟阿爹說一下,非常時刻,行非常之事,就先讓五郎先成婚也沒事,二郎的妻子,慢慢找也不怕?!?/br> 有丈夫這句話,鄭幼娘才稍稍放心,卻難掩憂愁,“如今想去給二郎找個好姑娘,也不知上哪兒相看?!?/br> 姜松覺得妻子有些杞人憂天,不以為然,“二郎人品貴重,能耐出眾,你還愁沒好姑娘?再不濟,你讓五娘給你收集一下七城的郡守,看看他們家里有沒有合適的姑娘?!?/br> 鄭幼娘眼一亮,“是極,倒是把這點忘記了,可以去相看一下那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