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1
進去里頭,片刻之后,崔玉書帶著幾個人走了出來。 崔玉書打量著方純一行人,“大人曾經提起過你們,走吧,隨我來,我帶你們去住的地方?!?/br> 方純及村民沒想到事情會順利到這種地步,更是在看到一片茅草屋的時候呆愣住,不是嫌棄茅草屋簡陋,而是他們以為頂多只會被帶到一片荒野之地,至于住所,肯定是讓他們自己建的。 而且他們看到這里至少有一大片的茅草屋,最起碼能安頓上千人呢。 “我姓崔,是大人身邊的幕僚,我與你們說說我們丹陽縣對流民的安置?!?/br> “第一,所有來丹陽縣的流民,都必須核查戶籍,也必須登記造冊?!?/br> “第二,這里的茅草屋不是送給你們住的,這些都是我們縣里的百姓們建的,你們如果要住下,就必須要按二兩銀子一間的價錢嘗還。當然,只要你們給了這筆銀子,這間屋子就永遠屬于你們,會有縣衙的官吏與你們過戶,給你們房契和地契,而你們嘗還的期限是兩年,兩年時間若是沒銀子給,只好請你離開丹陽縣了?!?/br> “第三,我們大人宅心仁厚,既然許了流民入城安頓,自然不會不管你們的生死,我們縣里有糧食,不過這些糧食也不是大風吹來的,百姓們勤勤懇懇的耕種,大人能收留你們已是開恩,大人是丹陽縣的縣令,更要對縣里的百姓們愛護,所以你們獲取糧食法子有三。 一是縣里正在招募鄉勇組建屯營,為了防止流民沖擊丹陽縣,只要進了屯營,每月都有餉銀一兩銀子,你們可以拿著這銀子去米鋪子買糧食,放心,我們這兒的糧食是一斗米四十銅錢?!?/br> 一石有十斗,一兩銀子可以買兩石半的糧食,足夠一家五口兩至三個月吃用了,還是每頓飯都填飽肚子的那種。而外頭現在一斗米都已經要一角銀子了,四十銅錢是真的很便宜,且這還是每月都有一兩餉銀,這就是對說只要進了屯營,只需要三個月,不僅能買二石五斗米的糧食,還能還清茅草屋的二兩銀子! 當下,不少青壯年就心動了。 “第二個法子是,如果你們當中有絕活的、有手藝的,也能去縣衙名下的技藝所報名,同樣是每月一兩銀子?!?/br> 當下就有人忐忑的問道:“崔大人,我會做木工活兒,可以去技藝所嗎?” 問話的人兩鬢已經斑白,滿臉的風霜之色,他已經上了年紀,不可能去報名屯營了。 崔玉書微微一笑,“自然是可以的,而且我還可以與你們說,技藝所里餉銀可不止這么一點,只要能通過考核進去,最低的都有每月一兩銀子,但若是你的絕活或者手藝特別好,還會分為甲等、乙等、丙等這些等級,每升一個等級,餉銀就多一兩,又或者你們當中誰發明了有用的東西,也會視情況給予銀子的厚賞?!?/br> 于是這個上了年紀的男人更激動了,還有其他幾個人也露出欣喜的神色。 “第三個法子,看到你們身后的荒地了嗎?你們可以開墾這片荒地,谷種和糧食可以先從我們這里借,只要你們來年耕種收成之后,可以慢慢嘗還,三年時間要把所借的糧食還清?!?/br> “崔大人,不知我們開墾了這些荒地之后,這荒地是不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有村民緊張的問道。 崔玉書肯定的點頭,“是,只要你們開墾了荒地,這些地都是屬于你們的,但你們只能按照人頭數來開墾畝數?!?/br> ☆、第337章 四方 崔玉書說完,所有人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喜悅了,不管是年輕有一把子力氣的,還是年紀大的會手藝活的,就算兩樣都不占的,他們也能靠著耕種來填飽肚子,都是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農民,種田就是他們的本能,他們心中慶幸自己遇到了姜元羲,要不然他們能不能過得下去還是個問題。 崔玉書帶著人把方純等人的戶籍一一核查,給他們造冊登記,等他們選好屋子,再厘好荒地,才讓他們自己選擇要如何獲取糧食。 姜元羲再見到方純是在她親自cao練鄉勇之時,這些天來,丹陽縣已經陸陸續續接收了不下上千的流民了,都是被派出去的部曲們從各地引接而來的。 而特意劃出給流民的那片地,也多出了更多的茅草屋,這些茅草屋是先來的流民們響應崔玉書的要求,新建的,同樣的,建這些茅草屋流民們可以每天得到三十銅錢的工錢,而一間茅草屋仍然是二兩銀子。 姜元羲不至于靠這些茅草屋賺錢,之所以定價這么貴,完全是為了給流民們一些無形的壓力,督促他們勤勞而已,好吃懶做是沒有出路的,誰讓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沒人規定流民里頭就沒有懶人。 在姜元羲招募夠了三千鄉勇之后,她自己的屯營不再對外招募了,但對外招募的屯營仍有三個,教頭分別是胡曲馮。 參加屯營的流民們只有等日后才會品出這其中的不同。 丹陽縣接收流民后,有些流民跟丹陽縣里的百姓們起了沖突,又或者是流民與流民之間起了沖突,街上到處都是巡邏的衙役,只要一旦發現這種情況,衙役會第一時間介入,先問清楚緣由,如果是流民一方先惹起的是非,警告一次,再犯就要被驅逐出丹陽縣。 有流民不信邪,覺得既然姜元羲接收了他們,就不會不管他們死活,又覺得大人物都會愛惜面子,怎么會做出如此冷酷無情的事? 然后就真的被驅逐出丹陽縣了,作為儆猴,其他流民終于老老實實安安分分了。 而就在丹陽縣陸續接收更多的流民之時,姜元羲也得到消息,隴西李家和顧家也開始接收流民了,打的旗號是不忍見百姓們流離失所。 興許有人認為他們是真的宅心仁厚,然而姜元羲立時就明白,在這場盛宴中,李家和顧家下場了。 李家下場不奇怪,但顧家著實是讓姜元羲感到詫異,等姜元羲看完五哥給的情報之后,也不得不感嘆,這位顧三娘子是個野心大的,也是個敢作為的。 顧以丹嫁給了寒門子弟盧和裕,婚后不到半個月,顧家就對外宣布要回家祭祖,于是舉家出動。 回到祖地陳留之后,等陳雄身死的消息傳開,顧家很快也開始接收流民。 然而這一切主導的,是顧以丹。 “這位顧娘子能在嫁人之后依然掌控顧家,了不起?!苯苏Z帶稱贊。 姜伯庸冷哼一聲,“她早就把顧家當做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哪肯拱手讓人。不過顧家的老爺們也是廢物,就這樣還能讓一個小娘子掌控家族?!?/br> 當顧以丹心狠之后,顧家主以輩分壓人已經不好使了,被顧以丹恭恭敬敬的贍養在后宅中,顧家三個老爺們也“安享”后福,這四個人都奈何不得顧以丹之后,顧家的少爺們更是只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