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9
贊狠得陳朝的心,他臉上的笑容更是擴大了幾分,擺了擺手,“三娘子過了,過了......” 心中的得意宣泄得不夠徹底,陳朝索性又繼續道:“本王這次招攬的寒門學子中,有兩個人學問特別好,這兩個人都是未來的九卿??!” 顧以丹很上道,面上先是一番驚訝,又好奇的問道:“不知是何人能讓王爺如此贊賞?” “一個名喚許良才,一個名喚葉高義,他們年紀輕輕就文采斐然,甚得我心?!?/br> 顧以丹將這兩個名字記下,來投的學子這么多,陳朝卻把他們的名字記住,肯定是這兩人有過人之處。 陳朝顯擺了一番,這才醒起來見顧以丹的來意,“你來找本王,可是把科舉的考題弄好了?” 顧以丹從包袱里取出卷子,遞給陳朝,“王爺,考場上的規矩和考題都在上面寫著了,此考題三娘以為除了您之外,不能再讓第二人看到,若是考題泄露出去,到時候科舉辦砸了,世家又會出幺蛾子,我們不得不防?!?/br> 陳朝心頭一凜,神色正了正,“三娘說得有理,這卷子本王親自收好,絕不會讓其他人看到。本王還有要事,就不留三娘子了?!?/br> 顧以丹福了福身,告辭離去。 陳朝親自拿著卷子放回到自己寢殿,收好之后又去正殿與那些學子們暢談。 到了晚間,陳朝設宴款待他看重的學子們,這次人數很少,不到十個人,這些人是來投的學子中學問最好的,被陳朝視為可培養的九卿人選,所以專門設宴款待他們,也是禮賢下士之意。 飯飽酒酣之際,眾人都喝得醉醺醺的,殿中一陣交杯換酒的聲音,這個時候,有個沉厚的男聲響起, “我葉高義敬殿下一杯,殿下高才,想出了科舉一物,讓我們這些寒門學子不用浪費了自身苦讀寒窗的學問,也讓那些世家子再也不能靠著出身就處處壓著我們。 這是公平的比試,我們這些寒門學子做夢都想要有這一天,憑什么那些世家子學問比不上我們,卻因為他們出身高貴,所以就可以平步青云? 殿下,您讓我們寒門學子從此再也不用受氣,我敬您一杯!” 這是一個身材略顯魁梧的男子,面容有些粗獷,但學問極好,非常得陳朝看重,他自飲了一杯之后,陳朝也拿起自己的酒盞,同樣回敬了一杯,葉高義的話說得他心花怒放,且眾人一致的附和,讓他很是興奮。 又有一人站了起來,這個人身材頎長,略顯瘦弱,面容清秀,他手中同樣拿著酒盞,“高義兄說得很對,天佑我北梁出了王爺,讓我們有機會學會文武藝,賣與帝皇家,良才也敬王爺一杯?!?/br> 許良才喝了,陳朝同樣笑著回敬。 余下的學子在這幾天都看出了陳朝對兩人的看重,在場所有學子中已經隱隱以兩人為首,其他人知道自己上去敬酒的話,威勝王未必會回敬,索性也就不學著這兩人了。 等許良才坐下,葉高義又出聲,“殿下提出的這個科舉一物,乃千百年之計,高義以為,圣上所有皇子中,唯有王爺有這等廣大的胸懷和能耐,日后若是北梁是王爺統領,這是我等之福,是天下黎庶之福??!” 葉高義面色陀紅,目光迷離,說完這句話之后,又嚷嚷了幾句,一頭栽在案幾之上呼呼大睡。 然而這番話,卻讓許良才眼皮子跳得厲害,隱晦探究的看了葉高義一眼,一時抓不住主意他是真的醉了過去還是裝睡過去。 畢竟他那番話,實在是有些大逆不道,往深了想,這豈不是在慫恿威勝王生出不臣之心,要將太子取而代之? 陳朝也喝得醉醺醺的,聽到葉高義的話,這些日子以來父皇對他的圣寵、科舉為他帶來的好處、學子們對他的奉承,以及父皇曾經對太子說出的那句——“悔不立朝”的話,都讓陳朝在酒氣上頭中有一種澎湃的狂傲之心。 葉高義的話擊中了他心底最深處的渴望,若是日后北梁是他來統治...... 陳朝頓時覺得太子很是礙眼,嘟噥著道:“二哥怎么還不死?死了的太子才是好太子啊......” 越是想,越是不忿,陳朝大喝一聲,醉醺醺的吩咐道:“來人,叫長史過來?!?/br> 等長史過來,陳朝睜著迷離的雙眼,噴著酒氣道:“明日就給本王建一座新的宮殿,本王要取名為宣光殿?!?/br> ☆、第230章 相斗 “五娘,許良才傳訊,他還沒來得及動手,威勝王就被另外一個人名喚葉高義的人蠱惑了?!?/br> 姜伯庸給自己和姜元羲倒了一杯茶,淡聲道。 姜元羲挑了挑眉,“被另外的人蠱惑了?蠱惑威勝王什么?” “聽說威勝王在自己王府里新建了一個宮殿,名為宣光殿?!?/br> 姜伯庸的話,讓姜元羲嘖嘖稱嘆,“光,有光明之意,卻也有滅光、死光這些意思,太子名諱宣,其他人難說,不過若是威勝王,那肯定是想要太子死的意思了?!?/br> 緊跟著就是另外一個疑問,“我們讓許良才混進威勝王身邊,展露他的才華,想著威勝王若是不蠢,必定會對許良才委以重任,時長日久之后,許良才再暗中鼓動威勝王與太子作對,最好讓兩人自相殘殺。許良才還沒動,就被人搶了先手,這個人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 姜伯庸微微瞇了瞇眼,“按照許良才的觀察,他覺得那個葉高義是故意這般說的?!?/br> 姜元羲喝了口茶,“那么,這個葉高義,是誰的人?” 姜伯庸默了默,而后搖頭,“沒查出來,他的戶籍、來歷,沒有絲毫破綻?!?/br> 姜元羲淺淺一笑,“那五哥你怎么看?” 姜伯庸神色一正,很是嚴肅,“我們遇到對手了!若不是許良才奉了我們的命令潛伏在威勝王身邊,根本看不出這個葉高義的不妥,據他所說,其他學子并無覺得葉高義狼子野心的想法。 這個安排葉高義去威勝王身邊的人,應當也是跟皇室不對付,雖說這個人與我們的目標相同,但我們卻是敵非友,不得不防?!?/br> 其實姜伯庸分析著許良才傳過來的消息,隱隱猜測出葉高義背后的那個人是誰了。 隴西李家,李仲聞。 只有他才知道,跟姜家最后爭霸天下的,就是李家,而其中李仲聞是李家上下寄予厚望的天下之主。 上一輩子可以說李仲聞不是輸在姜家手上,而是輸在了五娘手上,若不是五娘給姜家帶回來的種種資源,最后的天下之主是誰猶未可知。 上輩子五娘在戰場上從未跟李仲聞對上過,若是按照上輩子的脈絡,李家依然要反的話,很有可能五娘就會跟李仲聞直面。 不,李家肯定是要反的,太子妃已經被圣上一怒之下陪葬了,上輩子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