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7
王風頭越盛,恩寵越大,太子一時都比不得威勝王的勢頭,圣上又曾說過后悔不立威勝王朝為太子的話,所以她覺得機會來了?!?/br> 姜元羲臉帶欣賞,雙手輕輕鼓了鼓掌,“她除了想要為自己積攢培養心腹朝臣之外,也是想借著此次機會讓威勝王名聲斐然,令那些寒門學子受威勝王的恩情,有了這個香火情在,他們必是會向著威勝王的。 若是真的讓威勝王推舉實行了科舉制度,從科舉制度上出來的朝臣們,必然與那些舉薦的朝臣們天然就敵對,因為科舉制度打斷了察舉制,讓世家子天然少了一個輕松的青云路...... 也就是說,那些人必是與我們世家的朝臣們敵對,顧三娘倒是好算計,用這種鈍刀子的法子,逐漸讓世家的影響力慢慢消失,再過幾年,朝堂上只要出現與世家朝臣相等數量的寒門新貴,圣上就不用再看世家的臉色了?!?/br> 姜伯庸一陣沉默,好半響之后才道:“五娘,你想阻止它?” 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科舉的出現,成為了大勢所趨。 姜元羲微微一怔忪,繼而搖頭,“不,這等好事為何要阻止?顧三娘想要削弱世家的權柄,恰巧,我也是這般想的?!?/br> 姜伯庸詫異了,“五娘你......” 姜元羲已經不奇怪這種眼神了,“五哥你想想,世家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頂峰,盛極而衰,若是再無其他辦法鉗制世家的膨脹,若是遇上一個什么都不顧也不在乎的帝皇,世家必是他拿來祭刀的犧牲品?!?/br> 再說,她有志問鼎天下,任何做帝皇的,都不想自己身邊趴臥著一只老虎,哪怕她自己出身世家,她也不想自己被世家鉗制,更何況她從未忘記自己是女兒身,恐怕反對她最厲害的,就是世家。 科舉制度的出現,一旦世家袖手旁觀之后,她能很快的掌控局面。 姜伯庸細細一想,也覺是這個理,但他深知這當中應當還有其他一些顧慮是五娘沒有說出來的,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五娘的決斷就足夠了。 “五娘,既然你覺得顧三娘提出的科舉很好,那何不讓它為我們所用呢?” 姜伯庸唇角揚起一抹笑容,笑容有點狡黠、更多的是高興。 只要一想到顧以丹辛辛苦苦費盡心機弄出來的科舉制度,為他們做嫁妝,他就興奮莫名。 “為我們所用?即便我們知道科舉之事,卻不知道科舉的內容所在,顧三娘藏得太緊了,就是常先生都探聽不了其中的內情,我們想提前安排人在第一次的科舉中有所斬獲,也趕不及?!?/br> 因為不知道科舉要考的是什么學問,所以哪怕姜元羲知道這件事,也沒有跟祖父說,因為說了沒有用。 “顧三娘想借著威勝王之手提出科舉制度,讓她收攏的寒門學子能在其中狠狠的咬下最大的一塊rou......既如此,為何我們不能借力打力,借著世家的力道,再讓越郎君暗中鼓動謀劃,讓吃rou的人變成我們呢?” 姜伯庸不再賣關子,娓娓道來他自己的想法,“五娘,這科舉制度推行出來,第一個反對的,肯定是世家對不對?” 見姜元羲點頭,他又繼續道:“我們姜家自己不想蹚朝廷這趟渾水,其他人卻未必??婆e提出,必遭世家反對,世家不能容忍自己的權柄被削弱,圣上有這么一個鉗制世家的法子也定然會實行,當兩兩權衡不下之時,若是有一個突破口能讓雙方都接受的呢?比如說......舉辦個女子科舉?” 姜元羲眉目一動,雙眼微微瞪圓,“五哥,你的意思是......?” 姜伯庸一笑,“科舉既然要取代察舉制,往后就是代表著朝廷的臉面,科舉嘛,這么新鮮的事物,誰都沒有辦過,萬一辦砸了呢? 辦砸了世家當然是彈冠相慶,這就有借口可以不用再辦了,圣上卻高興不起來,誰又知道到時候圣上會不會出什么其他的幺蛾子? 所以啊,越郎君在暗中謀劃,鼓動引誘后妃在圣上耳邊吹個枕頭風,弄個女子科舉出來,美名其曰是趟著河過橋,試試腳底下的路該如何走,辦砸了也可以把一切推到后妃頭上,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就好辦了。 世家也能趁著第二次科舉舉辦之前,趕緊把自家子弟培養起來,有了第一次科舉的考校內容,自幼熟讀詩書的世家子,難道還比不上寒門子弟? 雙方都能妥協,皆大歡喜嘛。世家有了時間,顧三娘再想把rou全吃了,牙齒就得崩掉好幾顆,而我們卻可以利用這次機會,為你謀一官職,正式出仕?!?/br> 姜伯庸極其認真又堅定的看著姜元羲,手往外頭一指,“五娘,都城太小了,我們的抱負,在都城實現不了,我們要出去外面,找一個地方,發展我們的跟腳,這樣我們才有在未來亂世立足的根本。 而這個地方,我為你擇了一地——丹陽縣?!?/br> ☆、第217章 丹陽縣 姜伯庸看著眼前凝眉沉思在想著丹陽縣在輿圖之上哪個位置的meimei,心頭五味雜陳。 丹陽縣,是上輩子五娘發現的一個讓姜家最終定鼎天下最大依仗。 上輩子姜家打下了半壁江山之后,因著五娘的功勞太大,礙著了很多人的眼,被擼下了身上一切的官職,手底下帶出來的驕兵悍將也被其他人瓜分干凈,她的身邊只剩下邵兕虎和常明義兩個人。 后來姜家和李家對峙,僵持不下之時,很多人都以為北梁要一分為二,那時五娘曾經請戰,被大哥他們斷言拒絕之后,帶著自己的親衛和邵兕虎、常明義兩個人走了。 去了哪兒只有祖父和阿爹知道,彼時很多人都以為她是外出散心,畢竟當時姜家與李家對峙打不起來,五娘留下也沒有多大用處,又有牝雞司晨的閑言閑語傳出,她出去避避風頭也是好的。 然而半年之后,五娘再次歸來,卻為姜家帶來了一座鐵礦! 這座鐵礦之豐富,足以讓姜家的部曲改頭換面,甲胃和兵器全都煥然一新,直接就打造了一支悍不畏死的軍隊,李家節節敗退,最后俯首稱臣,姜家成為了最后的贏家。 到其后祖父登基為帝,彼時多年戰亂,國力空虛,山河早已破敗,祖父卻大手筆的拿出了諸多金子銀子,從大晉那邊購置了糧食、布匹等回來,安撫天下民生,竟然直接安然度過了開國之初的艱難境地。 而這些金子銀子,全都是五娘帶回來的! 是五娘帶著常明義等人,一直在北梁的境地里尋摸探查,終于在丹陽縣這個地界,找到了金銀鐵礦,從而一舉幫著姜家勝者為王。 上輩子他覺得五娘此舉理所當然,這輩子再重看,心頭揪揪的疼。 這個傻姑娘喲,自己奮不顧身上陣殺敵,為姜家打下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