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8
衣裳,問坐在對面看書的皇帝道:“你剛才進門的時候臉色不好,是不是有什么事?” 皇帝想到今日上朝時,大臣們說的話。什么“先帝大行已經一年,后宮空虛,陛下該廣選秀女充盈后宮,為皇家開枝散葉了?!碑敵甲拥牟蝗リP心江山社稷,輔佐君王治理國家,卻老是盯著他后院的那點事。 說得再冠冕堂皇,什么為皇家開枝散葉,還不是想要送女兒侄女兒或族女兒之類的進宮,好從他身上撈好處。 只是他卻并不想在此時再讓后宮進人,一來他才剛剛登基,朝中許多事還沒有理順,他此時并不想再迎進一些身份高貴的世家女,讓朝堂的勢力關系變得復雜化。二來如今宮里的孩子除了大皇子和大公主,其他都還小。之前后宮就那么幾個人,都差點發生他和鶯鶯的幾個孩子被害的事情,再進一些人來,不知道她們的品行性情,誰知道她們會干出什么事來。如今后宮,還是盡量簡單點好。 不過這種事倒是也不急著表明態度,他倒是想看看,如今朝中誰會蹦跶得最歡。 不過這些事也是不宜跟鶯鶯說的,免得她又吃起醋來,倒是又滿屋子的酸味。 皇帝笑著對徐鶯搖了搖頭,道:“沒事?!?/br> 他即不肯說,徐鶯也不再多問。這些事多半涉及朝堂,也不是她該關心的地方。 皇帝轉而又說起道:“對了,這段時間我準備讓昹兒出閣念書,讓旭兒也跟著昹兒一塊兒念書去,你說如何?” 徐鶯道:“二皇子七歲了,三皇子才四歲,兩人隔了這么多,學習進度會不會不一樣?!?/br> 皇帝道:“昹兒從前一直生病,開蒙晚,學得也不多。旭兒因為有寧妃提前給他開蒙,現在連論語都能念了。要真比較起來,昹兒還未必能比得過旭兒?!?/br> 她倒是將二皇子生病以前一直沒念書的事忘了,不過才四歲的三皇子會念論語會不會太夸張了。小孩子開蒙,一般是按、、四書五經這樣的順序念的,論語屬于四書范疇,能念論語,至少說明百家姓和千字文他已經學完了。照這樣看,三皇子那至少得從兩歲就開始認字,或許還可能更早。 四皇子只比三皇子小一歲,到現在都還只會認一到十,上中下大小這幾個字。難道三皇子就是傳說中的“三歲能識字四歲能斷句七歲能作詩”的神童。 皇帝繼續道:“昭兒也滿了三歲了,但卻還一直沒有正式開蒙,以前你心疼昭兒握不住筆,但現在怎么都要正式給他開蒙了?!?/br> 徐鶯也覺得三歲差不多了,就是在現代,三歲也可以上幼兒園了,聞言也沒反對,道:“知道了?!?/br> 皇帝看了他一眼,又繼續道:“今年給他開蒙,等明年認得一些字了,將他也跟著他的哥哥們一起念書去。兄弟間,總要常在一起才能感情深厚起來?!?/br> 徐鶯是沒意見的,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她并不認為自己能懂得比皇帝更多。何況她的眼界局限在內宅,孩子,特別是男孩子,跟著父親目光才會開闊起來。 不過她也明白皇帝想要自己的全部兒女和睦相處的心愿,她只能說,這個目標很美好,但就是不大現實。普通人家的異母兄弟還要有齟齬呢,更別說皇家的兄弟了,里面有更多的利益之爭?,F在還小或許還能培養幾分兄弟情,但隨著年紀長大,利益爭奪的白熱化,兄弟情分早晚要漸漸消磨。 不過做了努力總比什么都不做好。 徐鶯對皇帝道:“我都聽你的?!?/br> 皇帝笑了笑,靠在小榻上重新執起書看了起來,另一只手則從小幾下慢慢的伸過去,輕輕的拿起徐鶯的手握著。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 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朝中為選秀女充盈后宮的事吵得天翻地覆,就是連后宮都為此事有些沸騰起來。 雖然理論來說,后宮的女人,除了侍奉先帝的那些,都算得上是皇帝的女人。但真論起來,后宮有份位上了玉牒的也就只有皇后、徐鶯、柳淑妃、趙婳、江婉玉和劉嬪這幾人?;实鄣暮髮m數量絕對算得上是大齊開國以來最少的一位。后宮大量閑置的份位,自然都成了大家眼盯著的香餑餑。 也別說通過女人得來權勢富貴有辱風骨,但送女入宮,萬一得了皇帝的青眼,生下皇子來,不說富貴一朝了,至少都是富貴十幾年的事,這種事又有多少人能抵得住誘惑。更別說萬一這個皇子有個大造化,給家族帶來的說不定就是幾朝的富貴。 不說前朝,就是后宮妃嬪眾人也是各有心思。 對于皇后,她是希望后宮能趁機多進幾個新人的。她并不希望后宮中徐鶯一人獨占盛寵,多進幾個新人來分她的寵她是樂于見到的。而另外一層心思,她也想趁機挑幾個能好生養但家世不高的姑娘進來。 如今皇帝不愛留宿她的宮中,上一次她放□段挽留,皇帝沒有給她的面子,她總不能以后總用哀求的方式來留下皇帝。她生產時虧了身子,受孕會比常人艱難,也不可能皇帝在她宮里留宿一個晚上她就一定能懷上的,還不知道需要多少次的努力。以她的性子,放□段挽留一次已經是極限了,她做不到次次都如此自賤。所以她漸漸接受了自己子嗣福分淺薄的事實??墒沁@樣也不等于她就甘心臣服,放棄儲君的位置,等著二皇子以后登基,然后讓宣國公府將魏國公府壓在腳下。她自己生不出來,扶持生母出身卑賤的皇子也是一樣的。 不過她心中雖然有此想法,但她向來看得清形勢,也愛看皇帝的臉色行事,所以在皇帝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前,她并不輕舉妄動。 而至于柳淑妃,她的想法和皇后有異曲同工之妙。她的兒子是皇長子,娘家勢力雖然還不能和魏國公府相比,但也不能小覷,她對儲君之位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在皇家單打獨斗是不成的,得有人幫襯啊,得有兄弟扶持啊。大皇子現在的這些異母兄弟是不成的,嫡出的二皇子不用說,三皇子的生母是條毒蛇,她巴不得三皇子能離大皇子多遠就有多遠,剩下的四皇子五皇子是同母親兄弟,生母又得寵,可以自己抱成團,拉攏的難度也大。所以最好是多進幾個出身不高的姐妹,若她們生出兒子來,說不定可以拉攏一二。 而她已經悄悄讓人傳話給娘家人了,看看那些人家是有意愿送女兒入宮的,看到合適的,正好可以示好一二。 至于徐鶯,呵呵,她對現狀很滿意,巴不得現在所有適齡的姑娘都不要進宮來趟這趟渾水,乖乖的在宮外找個好人家嫁了吧。 江婉玉和劉嬪是這宮里的透明人,大概后宮多一個人少一個人對她們沒有多少分別,至于身在慧明寺的趙婳,則無人知道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