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9
是孝昌公主看著他臉上猶疑的神色,只怕心里也不是那么堅定。孝昌公主想到二皇子的性子,卻又理解皇帝,就是她來,怕也要猶豫一番,將江山教到他的手中,他能不能壓得住群臣,保得住這江山。 孝昌嘆了口氣,道:“他是嫡長子,能不放棄就不要放棄吧?!?/br> 皇帝道:“這是自然。他的身體也醫治得差不多了,只是因為小時候虧得太厲害,現在還需調養。我從前怕讀書太耗神,會虧了他的元氣,所以到現在連蒙都沒給他開。等翻過年,我準備從翰林院里找幾個大儒來慢慢教導他?!?/br> 孝昌公主點了點頭,沒再說什么。她忽而又想起照顧大公主和二皇子長大的趙婳,突然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道:“你那位寧妃,不像是個簡單的人物?!?/br> 皇帝笑了笑,道:“聽說jiejie跟寧妃聊得很投契,我還以為jiejie喜歡她?!?/br> 孝昌公主笑道:“聰明人一向都不會喜歡聰明人,就像你,長得這樣聰明,偏偏喜歡的卻徐鶯這樣的傻白姑娘?!?/br> 皇帝道:“jiejie可真是會找機會夸自己?!?/br> 孝昌公主笑了笑,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道:“我一向不喜歡自謙,明明是聰明人,為什么非得說自己愚鈍不堪?!?/br> 皇帝沒有再說話。 孝昌公主又接著說下去道:“聽聞寧妃的父親只娶了一個妻子,不曾納妾,家中人口簡單,沒見過寧妃之前,我還以為她會是個單純的人物。今日見了她,才知道她學識才情皆是不一般,懂得的東西很多,且口齒伶俐,極為圓滑。這樣的女子,若是生為男兒,就算不能封侯拜相,也要名列九卿。我在想,這樣一個七巧玲瓏心的人,撫養昹兒的時候,應該不至于看不到昹兒的性格缺陷,更不會不知道他性格的缺陷,會對身為嫡長子的他帶來怎樣的不利?!?/br> 她說著頓了頓,又道:“聽聞寧妃也有個兒子?他長得如何?” 皇帝道:“寧妃將他教導得很聰明,兩歲多開始教他認字,如今還不足四歲,卻已經認得不少的字,也會算不少的數了?!彪m然寧妃在盡力掩蓋三皇子的聰慧,但這宮里,他若連這都不知道,那也就不用混了。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到了除夕,平常百姓家要吃團年飯,同時聚在一起守歲。而在皇宮,大年三十的晚上,各宮妃嬪和皇子公主、太妃、太嬪,以及今年在京城過年的孝昌長公主母子女四人一起,吃了一頓皇家家宴,算作是團年飯。往年這個時候,先帝并不和后宮妃嬪一起守歲,但今年換了皇帝,又是皇帝登基后的第一個新年,倒是饒有興致的和后宮眾人聚在了一起,一邊看煙花一邊守歲。 大年三十,皇宮會放煙花,煙花會一直放到子時,也即現代時候的凌晨一點。屆時滿京城的人都能看到從皇宮里面放出來的煙花,歡慶這盛大的節日。 皇帝站在保和宮中,抬頭仰望著天上層層疊疊綻放開的煙花。他的左邊站的是皇后,右邊站的是徐鶯,再往后是柳淑妃和趙婳,再往后是劉嬪、江婉玉、楊婕妤等,再后面的則是先帝的妃嬪們。 這個時候的女子看身份地位都是看她所依仗的男人,先帝未駕崩時,那些太妃太嬪們自然是女人中身份最尊貴的大臣,而隨著先帝一去,皇帝登基,除了太后或皇帝生母還能享受尊榮以外,其余太妃太嬪,哪怕是像生育了子嗣的蕭太妃之流,也只能站在徐鶯等人的后面。 徐鶯覺得,自己第一次理解了后宮的女人們對后位和皇位的孜孜以求。假如自己不能成為太后,兒子不能成為下一位的皇帝,就算生了兒子又如何,等她們依仗的男人一去,她們照樣是這皇宮里的浮萍。 徐鶯想到了自己,假如自己會比皇帝長命,或許她以后也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站在一群女人的后頭,仰望著從前或許她根本沒看在眼里的女人們。人只要習慣了高位,總是不會再習慣成為下位者的,從前她只是東宮的侍妾時,她仰著頭看著站在高處的先帝妃嬪,并不覺得有什么。但如今她成了莊妃,倘若有一天,她要像現在的蕭太妃等人那樣,再高高的去仰望以后皇帝的妃嬪,不說心里受不受得了,難受卻是一定的。 徐鶯覺得有些悲哀起來,為自己,也為現在站在她后面的那些太妃太嬪。先帝活著時,她們爭來爭去,先帝死后,其實下場都差不多一樣。 徐鶯嘆了一口氣,轉頭去看身旁的皇帝?;实鄄⒉恢浪闹兴?,只是覺察到了她的目光,轉過頭來對她溫柔一笑。 看著皇帝的笑容,徐鶯頓時又覺得自己有些杞人憂天了?;实圻€年輕,離他死還早得很呢,她現在想那么多做什么。何況,說不定她就死在了皇帝前頭。不過徐鶯想,或許她死在他前頭反而更好些,不用遭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也不用憂心她現在憂心的。 相通了這些,徐鶯也對著皇帝溫柔的笑了一下。 那笑容映襯在外面滿天的煙花里,顯得格外的驚艷?;实劭吹貌挥尚睦镘涇浀?,便悄悄伸出手來去牽她的手。徐鶯頓時心里熨燙起來,暖暖的,如同是冬天喝下去的熱茶,從心里暖到了外面,然后她的憂慮她的擔心頓時都被丟到了腦后了,整顆心都在感受著她的袖子下面,皇帝包著她的手心的手。 站在皇帝另一邊的皇后像是沒有發現皇帝的小動作,依舊目不轉睛的望著天上的煙花。而站在徐鶯后面的趙婳,則是微微垂下了頭,手緊緊的握成了拳頭。 等到了子時,隨著鼓樓上夜半的鐘聲想起,這一年便過去了,迎接的是新的紀年——泰熙元年。 過了子時,隨著皇帝的離去,保和宮的其他人便也漸漸散了。 從四皇子出生后,皇帝每年大年三十,守完歲之后都是和徐鶯一起的,今年也不例外,過了子時,便牽了徐鶯一起回了玉福宮。 每年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員和外命婦都是要進宮領宴,太子在含章宮中招待群臣和親王郡王,而皇后則在關雎宮中接受貴妃以下內外命婦的朝賀。 以前是徐鶯進宮拜見先帝的后妃,不過就算以前,徐鶯也只隨著元后孝慈皇后來過一次,那一次還差點被皇后暗害鬧出了事故,又因為她在宮宴中被檢查出有孕,后面幾天都沒有再進來。而后面的幾年,皇帝或許是因為那一次她差點被陷害的事心有余悸,或者也是不想她再去進宮給人磕頭問安受那種委屈,便尋了借口,沒有再讓她進宮領宴過,所以她對新年宮宴的印象并不深。 直到現在,她成了后宮的半個主子,接受別人的跪拜時,才覺得這宮宴實在是無聊。 底下一群的外命婦,圍著你嘰嘰呱呱的說些話,雖然是奉承人的話,但也未必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