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5
上面就虧了一分。 只是等她們找好了禮物,還沒將禮物送出去,徐鶯卻先讓人來賠禮了。賠禮的禮物是十個兔兒燈,芳姑姑笑容恭敬的對她道:“我們娘娘說了,三郡主沒有讓著meimei是她不對,我們娘娘已經教訓過三郡主了,說了下次五郡主再上來強要時,三郡主一定會讓給meimei的,這次就請趙娘娘和五郡主不要怪罪。這些花燈是我們娘娘代三郡主的賠禮,若是五郡主還嫌不夠,我們娘娘再讓人送來,要多少有多少?!?/br> 芳姑姑將語氣加重在了“強要”二字上面,讓人聽著不像是來賠禮的,更像是來諷刺五郡主沒有規矩的。 趙婳惱怒得很,卻仍要打起笑臉來,說“哪里,這次是五郡主不對,不知道三郡主寶貝那盞花燈?!?/br> 芳姑姑含笑不語,總之花燈帶到,她也就回去了。趙婳看著那些花燈,氣了一回。 而等晚上太子回來,聽聞了這件事后,只將這件事定義為姐妹兩個的小口角。但卻又說起伺候三郡主和五郡主的下人見三郡主和五郡主吵起來,不將兩人勸開,反而胡說什么“誰欺負誰”,故意將事態擴大,該罰。 于是兩邊伺候的人都被賞了十大板,但照顧五郡主的奶娘除了被賞了板子之外,還被打發了出去,這樣一看,太子認為哪一邊錯得更多就不言而喻了。 趙婳聽后又被氣了一會,她想將五郡主的奶娘打發出去是一回事,讓太子打發了出去又是另一回事。這件事五郡主做得不對,但三郡主讓楚濂恐嚇五郡主難道就沒有錯了,真是偏心得沒邊了。 無論如何,這到底只是一件小事。于東宮的日子中,如同雁過無聲。 二月徐家送走了徐鸞,徐鶯出了月子。再接著轉眼就到了三月。 三月中旬,太子妃足月生產,產下一女,太子取名“明”,李明,是為東宮的六郡主。 這件事不知讓多少人松了一口氣,至少趙婳和柳嬪是松了一口氣的。 礙于太子,趙婳不敢對太子妃的肚子打什么主意,但并不表示她想讓太子妃生出兒子。好幾次她看著太子妃圓鼓鼓的肚子時,都恨不得她能發生點事故,或者東宮的其他人會對太子妃做點什么。太子妃若生下兒子,那也是嫡子,就算二皇孫沒了,那也論不上她兒子什么事。 不過有人歡喜便有人憂,太子妃的母親魏國公夫人看著襁褓中的外孫女時,很是嘆了一口氣。就是一向穩得住的太子妃,臉色亦是有些不好。 作者有話要說:不好意思,因為不知道要在哪里斷更,所以有些晚了。 第126章 魏國公夫人看著看著半躺在床上的女兒,不知道說什么好。 這個女兒樣樣都好,聰明、大氣、穩重、沉得住氣,從小就是讓她驕傲的女兒,連長女都要退居一步。原本她與太子的年歲不適合,也沒想過她能成為太子妃。結果先頭的太子妃運氣不好,這太子繼妃的名頭意外的就落在了她的頭上了。 眼看著太子就要登基,她就是大齊的國母,女人能走到的最頂峰,眼看著就在前頭了。這不能不說這個女兒的運道好??善@個樣樣好,運道好的女兒,在子嗣的運氣上卻差了那么一些。 第一胎是女兒,第二胎還是女兒。 魏國公夫人對太子妃道:“從家族里選個女孩兒進來幫你吧?!?/br> 這一次太子妃生六郡主遇上了產厄之難,胎位不正,孩子是腳先出來的。也不知算太子妃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遇上這樣的事,三個里頭有兩個都是沒命活下來的,但太子妃偏就平安生下來了,還母女平安。但也并不是說太子妃一點損傷都沒有,至少身子是虧了。 可是這也是沒有法子,女人生產就是一只腳邁進鬼門關,這世上因為生孩子丟了命的不知有多少。太子妃并不是被別人所害,也不是自己沒有好好將養保胎,仍是遇上這樣的事,就只能嘆一句這都是命。 太醫也沒說是以后再不能生出孩子來,只說艱難。但太醫院的那些老匹夫說話向來都喜歡留有余地,他們說艱難,你就只能當不能再生來聽。 太子妃生這一胎傷了元氣,此時臉色便有些憔悴,聽著魏國公夫人的話,卻只是搖了搖頭,道:“母親,我自有主張?!?/br> 太醫說的是艱難,但并不是沒有一絲機會,她并不想放棄這一絲機會。何況,就算真到了需要人來幫她的時候,她也不希望是同族的姑娘來幫她。出自同宗,以后就算生下孩子抱到她身邊來養,她還得好好的供著生母。等以后孩子大了,是孝順她這個養母還是孝順生母,還不一定呢。 再則說了,宗族里面也有斗爭,她費了心力將這個孩子扶持上去了,但等以后他是提攜她父母這一支,還是他親生外祖父母這一支還難說。所以真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她寧愿挑個沒有沒有娘家沒有依仗的低等嬪妾或宮女來替她生這個孩子,也好過選同族的姐妹進來。 魏國公夫人是心疼這個女兒的,聞言也沒有說什么,只是再次嘆了一口氣。 太子妃傷了身子的事并沒有多少人知道,除了太子妃、魏國公夫人和太子妃心腹的幾個下人知道外,也就太子還知道。 而太子呢,若是以前,他自然希望太子妃能生個嫡子的。二皇孫身體不好,連能不能活著長大都不知道,自然是多一個嫡子才能保險。但現在二皇孫既然有望治好,太子則覺得這樣也好,太子妃生個女兒反而會更好些。 魏國公府的勢力比宣國公府甚至還更大,若說魏國公府對以后的儲君之位沒有想法,太子是不相信的。若是太子妃生下嫡子,以后必然會對二皇孫產生壓力。他自己深受手足相殘之苦,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重走了自己與惠王的老路。 所以太子妃生下的是女兒,反而讓太子松了一口氣。他想,他以后也不會再給太子妃孩子了。他寧愿委屈太子妃一些,也不愿等以后他的孩子斗得你死我活。何況他給過太子妃兩次機會,兩次機會生下的都是女兒,這也只能算是天注定如此。 等進了四月,天便漸漸炎熱起來。 四月中旬的時候,東宮給六郡主辦了一場滿月禮。而在六郡主滿月禮過去的第三天,大齊發生了一件大事——皇帝駕崩。 皇帝是在半夜里去的,去前沒有半點征兆,且死相有點難看——在宮女的床上死的。 前面已經提過了,皇帝自將家國大事都交給太子之后,便越發沉迷于丹藥中。太子秉著做兒子的本分,勸過皇帝幾次,奈何現在皇帝心里認為太子現在是恨不得他早死的,不愿意聽,有時候被兒子勸得煩了,直接拿茶碗扔到太子身上,咆哮道:“知道你見不得朕好,恨不得朕早點去了你好坐朕這個位置,你這個不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