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仗著生了晅兒便心大起來。 太子妃還想再勸,太子卻先開口道:“好了,你不要多說了,你懷著身孕我晚上不好擾著你,便去偏殿將就一晚吧?!闭f完便拍了拍她的手,起身去了偏殿。 太子妃只好使了宮女去偏殿伺候他洗漱鋪床。 太子去了偏殿之后,*從外面走進來,滿臉高興的叫了一聲:“娘娘?!?/br> 太子留在正院,哪怕不跟太子妃睡在一個屋子,這也足以表明太子看重太子妃,敬重太子妃,不會掃了她的面子。 太子妃卻仍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對*道:“伺候我也歇了吧?!?/br> *道是,然后伺候太子妃洗漱,換衣,接著扶了她到梳妝臺前坐下,幫她拆著釵環。 *一邊梳頭一邊道:“娘娘,如今殿下回來了,皇上對殿下的態度也軟了,您也可以歇一口氣了?!?/br> 太子妃聽著也是松了一口氣,太子不在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再堅強,再強撐著侯府,但卻仍是覺得缺了主心骨,睡覺都不安心。如今太子回來了,她就像是有了柱子的脊梁,東宮便是再水心火熱,她也覺得安心了。 太子是她,是整個東宮的主心骨,沒了太子,她們什么都不是。 *又道:“娘娘,您的肚子也該請太醫看一看了。之前殿下不在京中,您怕宮里的那一位作祟,連太醫都不敢請,只吃著國公夫人悄悄送進來的安胎藥。如今殿下回來了,還是請個太醫來看一看才能令人放心?!?/br> 太子妃道:“我知道了,你明天讓馮公公拿著太子的對牌進宮將李太醫請進府里來吧?!闭f著想了想,又道:“你讓他明天下午再請進府里來,明天上午,你讓人去宣國公府將國公夫人請進府來?!?/br> *道是,然后不再說話,幫著太子妃卸了釵環,服侍她歇下了。 而此時在南院里,柳嬪在屋子里來來回回的踱著步,等看見玉柳匆匆的從外面進來,連忙上前兩步望著她問道:“怎么樣,殿下來了沒有?” 玉柳看了柳嬪一眼,小心的道:“殿下已經正院歇下了?!?/br> 柳嬪聽著不由扯了扯手上的帕子,臉上露出幽怨的表情來。 太子妃不能伺候,她院子里有晅兒,她以為太子便是不看在她的面子上,也會看在晅兒的面子上,過來看一眼的。哪知道太子卻是想要給足太子妃臉面。 玉柳安慰她道:“娘娘不要傷心,等明日殿下定會來探望娘娘和小殿下的?!?/br> 柳嬪道:“誰知道會不會來呢?!闭f著走到房間的椅子上坐下。 她甚至不知道,太子是不是在為她之前跟太子妃作對的事在生她的氣。她向來知道太子耳眼通天,便是他不在的時候發生的事,他也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她知道太子的脾性,向來不敢跟太子妃對上,哪怕她生了東宮唯一的皇孫。但那時她是實在太生氣了,晅兒生病,太子妃卻不愿意進宮請太醫,說是怕皇后對太醫身上動手腳。但皇后再如何,難道敢光明正大的殘害東宮的皇孫不成。加上太子妃有身孕,很難不讓她懷疑太子妃是不是對晅兒起了壞心,怕他擋著了她肚子里孩子的路,恨不得他能趁機病死了。 她心里對太子妃有了埋怨,所以才會幾次對太子妃不敬。早知如此,她當時應該克制點的,何況后面證明,晅兒也確實是沒有什么大礙。 柳嬪嘆了口氣,對玉柳揮了揮手,道:“晅兒還在等著她父王來看他呢,你去哄了他歇下吧,跟他說他父王在忙,過幾日定會來看他?!?/br> 玉柳道是,然后便去了偏殿。 第13章 徐鶯第二天的時候就被告知自己成了才人了,因為東宮還在實行低調政策,所以東宮并沒有給她們開席慶祝,只是太子妃給她們每人送了一套首飾,同時吩咐廚房讓給她和江婉玉每人做了一桌席面。 徐鶯被封,比起徐鶯來,明顯是梨香表現得更加高興。等太子妃使來傳話和送禮的人一走,梨香就急急忙忙的笑著對徐鶯屈膝道:“恭喜娘娘,賀喜娘娘?!?/br> 徐鶯發現,“娘娘”這個詞在大齊這個朝代真的是很普遍的叫法。受電視劇和的影響,徐鶯以前一直以為只有皇帝的妃嬪、太子妃和親王妃才能被稱之為“娘娘”,到了這里才發現,只要是皇家后院里有名分的女人,不管是正妻還是小妾,一律被稱為“娘娘”。比如現在的她,盡管只是一小小的太子才人,一樣可以稱之為“娘娘”。 徐鶯對自己的受封,也不能說不高興,反正她這輩子都是被綁在太子身上的了,有名份總比沒名份來的要強。 比起徐鶯這邊的高興來,江婉玉那邊的心情就要差了一層了。 雖然受封淑女她也很高興,但聽到徐鶯受封的是才人時,她的心情卻又小小失落了一下。她們兩人一同進的府,但如今卻有了高下之分,何況江婉玉一直以來自覺自己無論才情容貌或是家世都不比徐鶯差,如今這樣的情形,由不得她失落幾分。 江婉玉不由嘆了口氣。 江家雖不是什么權勢之家,但家中也小有富貴,家中奴仆成群,她也是自小使奴喚婢長大的,最知道下人們迎高踩低的性情。只怕過不了多久,這東宮的下人們就知道,在她和徐鶯兩人中,該選擇哪一邊靠了。 不管徐鶯和江婉玉這邊如何,太子妃卻沒將這看成大事,而此時,她正在招待自己娘家的母親宣國公夫人趙章氏和meimei趙嫦。 趙章氏拉著女兒的手道:“……殿下回來,娘娘您也可以松口氣了。這些日子您頂著個肚子撐著東宮,我這個做娘的看著,不知道多心疼?!?/br> 太子妃此時對著母親難得露出小女兒的姿態,笑著道:“都是女兒不孝,累得您和父親跟著擔心?!?/br> 趙章氏揮了揮手,道:“做父母的哪有不擔心兒女的?!闭f著又問起道:“娘娘的安胎藥吃著可還好?” 太子妃道:“還好,幸得母親的藥,若不然,我和孩兒怕是撐不到現在?!?/br> 趙章氏道:“娘娘這樣總歸不是辦法,外頭請的大夫醫術終歸不如宮里的太醫,還是該請太醫看一看才好?!?/br> 東宮遭皇帝冷淡,行事只能盡力低調,何況如今郭后把持后宮,墻草隨風倒,太子妃并不十分敢信任宮里的太醫,所以平日使喚的都是從外面請進來養在東宮的民間大夫。 可能是耗神過多的原因,雖有大夫調養,太子妃的身體仍是逐漸瘦弱了下去。趙章氏怕她胎兒不穩,便尋了幾個保胎的偏方,配齊了藥材帶進東宮給太子妃。太子妃令府里的大夫看過,確定這些藥材沒有問題,且確實有利于保胎,于是便令人煎了服用。太子妃用過這些保胎藥之后,倒確實覺得身體和肚子里的孩兒都好了些,便時常服用,倒是將府里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