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高夫人突然暴病而亡,登時打亂了喬家內宅微妙的平衡。厲氏與四姨娘張氏都曉得,只要能被喬老爺扶正成了繼室,自己生的兒子便成了嫡子,即便地位依舊比不得喬致寧,將來分家時也能分得一大筆財產。厲氏與張氏于是尋機而動,在內宅里勾心斗角,對喬博年加意逢迎,只盼望著能讓喬老爺遂了自己的心愿。如果不曾嘗到過富貴的滋味兒,便不會想到過去的平民日子如何難以忍受。十幾年養尊處優的生活令厲氏忘了自己是誰,她被滿目金玉蒙了心竅,被下人仆婦們的恭維奉承裹住了眼目,她膨脹的內心在高夫人逝去之后猛地暴漲,然后一發不可收拾。她想要的更多,不僅僅是可能到手的一大筆財產,她想要喬家的全部。于是,厲氏在無意間見到四姨娘為七哥兒請來的西席先生吳榛名時,心中又生了一計。厲氏買通吳榛名,令他想方設法勾引喬家大小姐喬致靜,又將在喬大小姐身邊伺候的大丫鬟彩鐲和兩個小丫頭先后收買,許以利益,更答應彩鐲以后會讓她給大少爺喬致遠做妾,便開始了她長達兩年多的精心謀劃。若是高夫人尚在時,沒有人敢將主意打到喬致靜與喬致寧身上去,哪怕他們姐弟倆都是副天真的性子,在喬府內的地位都無可動搖??稍诟叻蛉耸湃?,整個內宅被厲氏與張氏牢牢把控,當年高夫人留下的心腹嫡系被先后清除出去了大半的今日,厲氏有這個膽量算計喬家的嫡子嫡女,何況,她心知肚明,喬老爺對喬致寧有多么厭棄,連帶著對喬致靜也不怎么喜歡。如果事成,不但高夫人的一雙子女要遭殃,便連四姨娘也會被她算計進去,屆時,整個喬家的財產勢必會落到厲氏手中。事情的發展一如厲氏所想。喬致靜果然上勾,開始與吳榛名私下偷偷交往,雖然有過一番掙扎,喬致靜最終還是在婚禮前答應了與吳榛名私奔。厲氏得悉后立即令心腹暗中配合,順利將這一對小鴛鴦“送”出了喬府。第二日事發,勃然大怒的喬老爺一面令人出去尋人捉拿,一面差人去向府探探對方的口風,道是喬家大小姐身染微恙,若是能將婚禮寬延幾日,或許還有挽回一切的希望。只可惜向府主母態度明確,還不待來人將來意點明已是一口將后路堵死。那人無奈,只好敷衍幾句,狼狽回府。喬博年無計可施,只好將主意打上了已到了議親年齡的喬家三姐兒喬致瑩身上。喬致瑩亦是四姨娘所出,聞聽此事心中是千萬個愿意。畢竟向家非同普通人家,即便是代嫁也是好的,庶出的女兒可以高攀到向府中做正妻,這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且一旦事成,四姨娘的身份勢必水漲船高,被扶正為繼室也是瞬息之間的事情。這個時候的張氏尚不曉得,這一切都在厲氏的算計里。喬致瑩身邊伺候的大丫鬟名叫鸚哥兒,早年其母曾受過厲氏的恩惠,只是知曉此事的人極少。厲氏攜恩求報,又許以重利,鸚哥兒便答應了。于是這丫頭便在喬致瑩耳邊道:聽說向家大爺是個性格暴戾的,對下人們經常非打即罵;相貌平平又愛男人,當初之所以離家七年不肯回來,據說就是為了一個男人。如今大小姐不肯嫁他跟人跑了,三小姐這么好的人兒,若是嫁了這么一個男人真是不值!喬致瑩本就因這突如其來的一樁親事心中惴惴,加之鸚哥兒一天到晚地在外“打聽”向家之事,回來后便添油加醋地一通胡說,將向景行貶得不成個人樣兒,深居閨閣的喬致瑩居然也就信了,于是生了叛逆之心,跑去與四姨娘哭訴著不愿意嫁給向景行。四姨娘自然不肯,又將鸚哥兒叫去訓了一通,令她好好看顧著主子,別生了什么事端。一通打壓之后,喬致瑩方才安頓些。本來喬致瑩就是個性子莽撞的,又不怎么明白事理,四姨娘這幾年過得舒心,連帶著喬致瑩也驕狂起來,這刻雖被母親壓制,到底不肯甘心,鸚哥兒便趁機在旁邊嘀咕,道:祠堂里還關著個寧二爺呢,長得與大小姐那般相像,干脆讓他代嫁不就沒有三小姐的事兒了么?再說了,即便是事情鬧出來了,我們喬家這樣的富貴人家,那向家又能拿我們如何?不過賠些銀子把寧二爺退回來便罷了,又有什么損失,三小姐也就不用把自己一生的幸福都賠進去了。喬致瑩聽罷先是斥責鸚哥兒糊涂,這么荒謬的話也說得出口,到得后來,居然也動了心思。眼見著第二日就是婚禮,想起喬致寧的天真簡單,又省起喬老爺對他的冷淡,喬致瑩終是橫了心,一不做二不休,就打算依了鸚哥兒之計行事。于是當夜鸚哥兒在三姐兒的“授意”下,與一早便被買通的婆子丫鬟聯手將喬致寧弄暈弄啞,自祠堂里弄了出來,連夜更衣妝扮,又取出厲氏早先便準備好的繡花鞋給喬致寧穿上,便在天亮吉時到來時分,將猶然暈乎乎的喬致寧扶了出去。出門哭嫁時喬致寧一點反應都沒有,身子又軟得很,只能靠喜娘扶著,喬博年雖不喜,卻與四姨娘張氏一樣,以為三姐兒不愿意出嫁,這是故意給父母甩臉子看呢,倒也不曾想到別處去。那喜娘早先便被人遞了話兒,道是新娘子身子不好,這刻只是累得喘氣,卻也沒有生疑心。如此,喬致寧便這樣被稀里糊涂地送上了花轎,嫁入了向府。而鸚哥兒隨著主子一同出嫁,一方面是因了她喬致瑩大丫鬟的身份,另一方面則是聽信了厲氏的話,為躲避接下來的喬府風波,以后再被接回來。該說,厲氏雖是小家小戶出來的,這番心計謀劃卻著實不簡單。而且巧合的是,厲氏有一個遠房親戚曾在向家做過事,當年向景行離家鬧出那場風波之后柳夫人便將知情人都悉數遣散了,這人到厲氏門下打秋風說漏了嘴,厲氏便將向景行愛男人的事情記到了心里去。彼時向喬兩家尚沒有結親,等到喬致靜被向家定了去,厲氏就更不肯說了,滿心等著看高夫人的笑話,卻未料到如今這一點又被算計進了她新一輪的謀劃里。厲氏想得明白,只要喬致寧被送進了向家的大門,無論他是否會被向景行糟蹋了,也無論向家是否肯放了他,一旦此事鬧出來,喬致寧的名聲也就全毀了。加之喬老爺向來不喜愛這個兒子,便是立即將喬致寧喬家繼承人的身份革除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此再將三姐兒腦子一熱鬧出來的事端捅出去,喬致瑩就成了那替罪的羔羊,受到牽累的四姨娘跟他的兩個兒子也就完了。向老爺統共就四個兒子,這番動作下來,喬家毫無疑問地就會落到喬致遠的手里,換言之,身為喬家大少爺生身母親的厲氏,也就會成為喬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