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
仆人。替他遮掩,為他cao持,免他憂,免他流離。這般清苦的日子,曾經高貴如太子的子黎過得,而祭足能守著子黎,只有他們兩個人,便甘之若飴。三個月之后,子黎為太上皇守完了孝。二人離開陵墓,在京都稍作休息。茶寮里有許多閑談,更有許多份小報免費贈送。祭足取了一份看,隨手便放在一側,嘴角下撇,顯然他很不屑。子黎飲著清水,見祭足神情,開口問道:“怎么了?這報上有何不妥的消息?”“上面歌頌現任陛下如何英明果斷,如何神武,我都為他臉紅?!弊詮拿撾x了哪些權謀之爭,和子黎待在愈發久了的祭足,便越發有了小性子。在祭足面前從不多思考一刻,有話就說,混然不似當年的京都第一公子的名頭。子黎訝然一笑,轉而說道:“我還俗,我們去江南住下吧,等死了,便一起埋在山上,你覺得怎么樣?”祭足狂喜不可自拔,沒想到有生之年,他能得到子黎的承諾。“好,我們現在就走?!奔雷憷永桦x去,沒有注視到茶寮一個角落,一個人聽到子黎開口說話的時候,衣衫漣漪。——————番外2:寡人又是一年瓊林宴,無數俊才高談闊論,卻只有一名年輕書生最為引人注目。每年科舉之后,舉辦的瓊林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邊是展示才藝。若是能奪得頭彩,便矚目極了。不過那名年輕學生并不意動,他挑揀著食案上的葡萄吃,十分愜意。眾人爭奪的目眥欲裂,未免有失文人風雅。見年輕學生作壁上觀,便十分不順。這個年輕學生,不過是個一等進士的末尾,未免也太不把他們這些人放在眼里了吧。眾人攛掇他去展示一番,年輕學生不以為意,他身側的朋友搗了搗他的肩膀,示意他,陛下在身后許久了,還是不要拂掉眾人面子,那未免太不識抬舉了。年輕學生無奈,不得不取出笛子。他習笛,已經十六年載,他自覺還算小成,老師也總是鼓勵他,然而老師的伴侶,卻總是嘲諷他,連老師的小拇指都比不上。年輕學生想,自己在皇帝面前獻丑,希望能勉強過關。年輕學生頷首低眉,吹奏笛子,風姿郁美,令滿座動容。眾人方才驚覺,年輕書生有秀出叢林的風姿。內心也一時不知是懊惱多些,還是欽佩多些。侍從簇擁著皇帝步出大殿,誰料皇帝并未坐上高位,而是徑自來到年輕學生前,攤手朝年輕學生要那笛子。年輕學生驚訝,不得不把笛子鄭重交給陛下,不知有何緣故。所有人都低垂著頭,不敢直視皇帝,也無人知道皇帝撫摸笛子時,眼神里流露出的懷念。“這笛子怎么來得?”皇帝問道。年輕書生恭敬地答:“是我老師所贈?!?/br>“老師?你是哪里的學子,你老師是何種模樣,來人,拿來筆墨。你可會繪畫?”年輕學生被皇帝一疊聲的問話稍微有點嚇懵,他搖了搖頭。他并以為皇帝會召來畫師,沒想到是皇帝親自落筆。年輕學生不由得鄭重起來,詳細地說著老師的面貌。卻未料到,皇帝的畫工如此細致。年輕學生不由得夸贊,“陛下了解,十成十的像?!?/br>“不過老師比這幅畫上的更溫柔一些?!蹦贻p學生膽子很肥,敢挑皇帝的毛病。年輕學生自知嘴欠,這都是被老師的伴侶給搞的。“哦,是嗎?能說說你和你老師的事情嗎?他什么時候到了江南?”皇帝娓娓問道,完全不似外界傳聞的那般冷酷,年輕學生便放心地回答。把老師十六年前來到江南,和他家毗鄰。見他天資聰穎,便起了愛才之心,把他當做弟子教導。所以他一個貧寒平民才養出了一身被京都人稱贊的風姿。只是老師的情侶太喜歡吃醋了。年輕學生嘴不嚴,聊天的氣氛過于融洽,不由得帶出老師情侶的事情。他沒注意皇帝的眉頭緊鎖。“他還有情侶?長得如此?”皇帝問道。年輕學生覺得皇帝和他家鄰居王嫂一樣八卦,起初一直想給他老師介紹師娘,可惜師公太厲害。憑良心說,師公長得極其俊美。年輕學生不敢欺君,只能照事實說了。皇帝幾筆畫出了畫像,年輕學生驚呼,這便是師公容貌,一絲不錯。皇帝嘴角咧了一個苦笑,離開了瓊林宴。當夜,皇帝便生了病,數日后才漸漸好轉。當年,他和子黎談崩之后,便從此閉關家中,不理任何事情,在迎接父皇的當天,不僅得知了子黎自行剃度離開京都,還得到昌順送來的一份書信。子黎說,他沒有資格繼承皇位,他不是母后父皇的孩子,他將所有改制的內容全部寫出,希望他能登基為皇,并可以將改制的事情繼續下去。他心痛到不可自拔,卻無法拒絕子黎的請求。爭奪了三年,他登上皇位。只是天下之大,他是孤家寡人。而祭足卻擁有了全部的子黎。番外3:后人我是宗室子,不受重視的那種程度大概是連宮女都不愛理我的那種。因為皇帝沒有立后,納的妃子只生下一個公主,所以挑選了許多宗室子在宮內讀書,據說要從這里挑選一個立為太子。對于太子之位,我是從來不敢想的。我比較喜歡爬樹,曬太陽,釣魚,鉆假山,或者找宮里的許多人聽八卦。有一天,我聽到一個凄美的故事。最初這個故事我是從冷宮的太監哪里聽說的。對了,沒有人給我打點,我也不聰慧,完全沒有可投資的價值,所以我的寢宮極其的冷。我最喜歡去冷宮,哪里有一個老太監,待我極好,他也喜歡講故事。據說他是爭權奪利失敗后被放逐在這里的。這個故事講的是前太子,不是當今皇帝,而是當今皇帝的二哥。老太監說前太子如何風姿,如何清苦。我不喜歡老太監提起太子的樣子,太心酸。但我喜歡老太監說前太子做了各種事跡。他真是厲害極了,這個時候,我總是疑惑,為何前太子最后會選擇出家?老太監非常確鑿的說,前太子的確出家了,是他親眼目睹的。雖然我不知道他說的是否是假的,倒也無所謂,我在這冷宮里聽著這個故事取暖,總是一件從中獲利的事情,到沒必要苛責。我聽過許許多多的故事,唯獨這一個故事最記憶深刻,我也不知道是何原因。上蒼很有意思,從未有過登基為皇想法的我,最終被選中,立為太子?;实蹖⑵渌巳壳采⒒馗鞯?。我后來登基,在龍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