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2
書迷正在閱讀:訓寵指南、拎個白癡回家、你看見我的鳥了嗎、時意、中西醫結合手冊、異血沸騰、只有孤沒重生真是對不起、因為我們是竹馬啊、憂傷的穿越之青出于藍、雪與情
平湖西岸。楊資趁夜帥部離開容家莊。11月16,夜,蘇青陽帶3萬定北軍離開容家莊。11月17,蘇青陽攻占石門。定南軍在東平湖西岸休整。11月18,定南軍欲與蘇青陽匯合,由沈屯渡馬嶺河向北。紇奚追之。這樣看漿糊感就能少些了吧,OTL第113章中盤(8)蘇青陽與平度會合前,司馬逸的密旨已由夜梟傳給了白啟與白杉,那把御賜的龍淵劍也真正成了“尚方寶劍”。平度早已恢復到趙州之戰時看待李章的心態,見到蘇青陽便帶了些先見之明的優越感,不忘將定南軍一路的艱苦細述一番,神情頗有些倨傲。蘇青陽則一反慣常的清高孤僻,一面對平度連連稱謝,一面對李章執以敬禮,倒讓李章訥訥無措了起來。好在除了平度話多了幾句,蘇青陽并無過多寒暄致歉的意思,李章也就順利將話題轉到了最后的決戰上,將自己一路上的想法說與兩位將軍。他仍是一貫的言簡意賅,沒有多余的渲染,卻將用陣的自信傳達了出來。蘇青陽緊皺眉頭聽得仔細,不時提出自己的問題,對李章用陣本身卻并無懷疑。待蘇青陽也不再有疑問后,李章便向兩位將軍拱手告辭,自去外面安排布置。平度看著他走遠,轉頭對著同樣目送著李章離去的蘇青陽有些夸張地感嘆道:“皇上可真會調教人,竟將如此文秀纖弱之人教成了將帥之才,實令吾輩汗顏??!”蘇青陽涼涼地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說:“若非天生麗質,又豈是外力斧鑿所能成就。平將軍怕是小瞧了他喲!”蘇青陽說完也起身告辭,丟下碰了個軟釘子的平度滿面無趣地對著他的背影暗暗磨牙。蘇青陽回去后未再如前些日子般對著地圖苦思冥想,而是捧起一本兵書悠閑地翻閱起來,目光更是時時飄向緊閉的帳簾處。親衛在邊上瞧著好奇,礙于蘇青陽一向以來的威嚴不敢出言相詢,便也一邊整理著手中的盔甲一邊偷偷地瞄著窗外。李章在帳外請見時親衛發現蘇青陽竟然微笑了起來,愣了半晌才在蘇青陽不滿的示意下跑去打起了門簾。李章同樣也是一愣,狐疑地向里張望了一眼,才在親衛的恭敬相邀下踏入帥帳。蘇青陽已如往常般正襟端坐于帥案之后。李章循例致禮后,向蘇青陽鄭重請求道:“定南軍補給匱乏已近一月,期間雖有袞州青州傾力援助了些,終究只是暫解一二。這幾日與紇奚的作戰行軍強度極大,軍中傷病減員不斷,士氣難免不繼。且定南軍向無與北蠻騎兵作戰的經驗和準備,此番決戰若以定南軍當先未免有些牽強。我想,能否請定北軍擔當此回的決戰主力?”蘇青陽聽罷慨然點頭道:“定南軍以五萬人馬調動拖延了成軒近十萬兵力,更以楊資援助定北軍,蘇某對此豈能無動于衷!定北軍雖也是疲憊之師,李參軍前段時候的訓練卻非白練。中軍營的新陣或許仍比不上前鋒營精熟,以二當三應也能夠!參軍盡管放心運用,蘇某為你在后督陣便是!”李章有些吃驚地看著蘇青陽,好一會才搖頭推拒道:“中軍營本就不服李章,無謂于陣前換帥徒惹風波。我已令人在北留坡布陣,屆時我在陣中,蘇將軍與平將軍只按我們之前商議的行事就好?!?/br>蘇青陽面色微沉,不慣表露情緒的眼睛神色復雜地看著李章,有些猶豫地問:“參軍是在怪罪蘇某之前的處置么?”不等李章回答,他面色一凝,神情也變得大義凜然了起來,“參軍冤情既雪,蘇某理當向參軍賠罪!”蘇青陽說著起身離開帥案,走到李章面前撩衣竟要下跪,驚得李章一把扶住了他:“將軍豈可如此!李章并無怪罪的意思!”“那——”“新陣之法只要蘇將軍記熟了,對敵之際只憑將軍自己的判斷與機變便足以駕馭,確實無需李章親自指揮。將軍令行即止,遠非半道而來的李章所能替代,對定北軍的將士而言,聽令于將軍遠比聽令于李章更能安心。如此,又何必拘泥于名分得失呢?”李章說得誠懇,蘇青陽也就頭一回感到了慚愧。他細看這個清俊淡然的年輕人,眼睛里的明澈與神色間的坦然如山林間的寶玉原石,渾樸天然,自有一種不為外物縈系的通達與超然,卻實在不該是他這個年紀應該有的。蘇青陽暗暗嘆了口氣,順著李章的動作不著痕跡地回看向李章:“你……清減了許多,雖是年輕也不宜過度消耗。決戰之際,定北軍自當拼盡全力,你不必有所顧慮!”“那么李章謝過將軍了!”李章一躬到底。蘇青陽無語,伸手扶起他面露無奈之色。李章歉然一笑,抱拳告辭。十一月廿一,大寒。朔風夾著沙石,一陣陣打得臉生疼,嚴陣以待的定北軍將士無一人抬手遮擋。他們列陣于北留坡前,衣甲雖不整齊,手中的兵刃卻錚亮如新,在風中閃著冷冽的寒光。巳時二刻,紇奚帶隊趕到,看著眼前的山坡猶豫地停下了腳步。他仍然忘不了東平湖畔慘烈的一幕,對著嚴陣以待的魏軍心中無端就有些發寒??铝舯闰岏R上前,探究地看向紇奚,隨即恍然,不等紇奚出聲又打馬退了回去。他早已學得精了,自然不肯在這當口被紇奚拉出去當先鋒。紇奚恨恨地咬緊牙,眼珠轉了幾圈后,下令全軍緩速推進,各隊之間保持間距。黑壓壓的馬隊像堵移動的巨墻緩緩逼近,羽箭如蝗,紛紛扎在坡前的地上。魏軍將士不為所動,等到馬隊進入射程才將箭雨傾瀉而出。北蠻騎兵向以速度取勝,馬無護甲兵亦是輕甲,如此緩行向前卻是舍長就短,成了弓箭絕好的靶子。因而雙方對射未幾,北蠻人已吃扛不住,紛紛放棄攻擊改為防衛,卻仍擋不住密集地射向戰馬的箭雨。不斷有馬匹中箭倒地,人仰馬翻踢踏奔突,馬鳴聲與怒罵嘶吼聲壓過了風聲,隊陣又一次變得一片混亂!趙伯熙在坡上看得興起,正想沖出去打個沖鋒,被蘇青陽嚴厲的一眼掃過,訕訕地按下了沖動。便在這時,坡下的李章晃動令旗,卻正是讓中軍營出擊的命令,趙伯熙一愣之后隨即大喜,大吼一聲躍下坡去,中軍營將士隨之躍出,揮舞著鉤鏈刀沖到早已亂了陣腳的北蠻軍前,連勾帶砍一番沖殺。騎兵被近身貼戰難以轉避更顯狼狽,護馬殺敵皆難如意,一不留神就被絆住馬腿甚至傷人傷馬,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