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0
為,還是讓他們過一過苦日子,愁上一愁,愁到要上吊跳河了,自然就會聽陛下的了?!?/br> 李丞相搖頭道:“未必。且要上吊跳河,他們一定是最后去尋死的?!边@是當然啦,有了危險,最倒霉的一定是皇帝,在皇帝倒霉之前,不知道多少百姓先填進去身家性命。所以最不急的反而是這一撥有錢有地有權的士人。 謝麟道:“哪個要救這群廢物了?我說的是物議!”對,就是輿論,輿論壓到底了,解決問題的就成了救世主??梢哉f,謝麟給皇帝規劃了一個不錯的預案。 兩人又你一言我一語,說出了執行中的弊端。這兩個人不似程犀,程犀再看不慣官場的種種不法,依然認為這世上有良心的官員、士紳、百姓是占多數的,李、謝二人則不然,以為只有自己認可的少數幾個人是可以信得過的,其他人都是賤人,不賤也蠢。 比如該出力的時候躲到一邊,出了成果的時候伸手來摘桃子啦,比如安插一些庸才來壞事啦,又比如冥頑不滅,就是不肯同意啦……然后兩人個人又你一言我一語的完善了陰招如何對付這些人。 聽得皇帝……也蠻爽的?;实垡仓雷约喝缃竦睦Ь?,實因整個風氣都不太好,忠臣、好人,有!自私的、挖墻角的可也不少。更讓人郁悶的是,忠臣的忠忠,只是忠誠,它代表不了人品的其他方面更代表不了能力。要有個人,他就是忠,也認為自己是忠,但是凡有進步意義的政策他都反對,那這貨還不如一個能做事的jian臣、權臣。 程素素見李丞相與謝麟將能說的都說了,便指出了另一件事:“陛下想過金銀多了會有很大的麻煩嗎?” 皇帝奇道:“不瞞夫人說,我如今只恨錢少!” “更該恨的是物產少呀,”程素素打了個很簡單的比方,“現有一百斗麥子,有一千枚銅錢。十錢一斗。若依舊是一百斗一麥子,而有兩千枚銅錢,就是二十錢一斗了?!?/br> 話說到這里,其他三個人都露出了沉思的表情。他們三個人雖然種種經濟學說或許沒有形成理論,卻是政務上的老手,馬上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問題。這果然是一個會沖擊體系的大問題,比起它來,什么收益不夠多啦、有人從中阻撓啦等等等等,就都成了雞毛蒜皮了。 程素素又說了:“然而如今不能沒有金銀?!?/br> 這就是她覺得幸運的地方了,這時機真的太好了!國家處在一個必須有變化的情境下,不變就完蛋,皇帝明白人,他必然選擇變,也必然想選擇一個能夠根除如此隱患的方法。一旦選擇了這個方法,接下來就會被事情的發展推著走。 解決一個問題,就會引出另一個問題來,一個推一個,推一得再也不能回頭。 皇帝與李丞相、謝麟對望一眼,三個人心中同時閃出一個念頭來——這事兒朝廷不可能放手!但又不能全由朝廷來接管。朝廷一旦放手交給私人,那一定是脫韁的野馬一樣,奔到一個令人措手不及的方向。又不能全由朝廷去管,由朝廷一力承擔了,科科,那還不如放給私人去干了。 程素素本以為,自己還有機會講一講宏觀調控什么的。萬萬沒想到,宏觀調控這玩藝,這三個人玩得比她要溜得多了?;蛟S沒有“宏觀調控”這個名詞,但是他們實際cao作起來,就是往這個路子上走。 聽到最后,程素素心里有點訕訕:“挺好,挺好,就是這樣的。不過……” “還有不過?”李丞相拽了拽胡須。 程素素無奈地道:“餅畫得太大了啊,運礦產要不要更多的海船呀?有海盜怎么辦呀?當地要不要管起來呀,哦,這個您已經想到了。這做買賣吧,得有投資的?!睌U大再生產的規劃,你們好像沒有講到??! 皇帝拍板:“此非一朝一夕之功……呃,老師與芳臣你們,暗中擬個章程出來。夫人有何良策亦不妨直言?!?/br> 新的政策的制定與策略的改變一樣,都不能一拍腦門就決定。拍,也要多拍幾次才行。 ———————————————————————————————— 興沖沖的來,沉甸甸的走,回宮的路上皇帝雖不如出宮時那般開心得要飛到天上,心里卻踏實了不少。走到一半,皇帝突然改了主意:“老師先回,我去齊王家?!?/br> 這樣的大事,皇帝一則信任自己的老師,二則也信任給他出了這個主意的人,要說心里最依賴的,還是他的親叔叔齊王。畢竟是干系皇家的事情,皇帝既需要齊王的支持,也需要齊王的提醒。 齊王在正事上還是靠譜的,李丞相叮囑護衛一定要保護好皇帝,自己便獨自回宮了。 齊王府如今也不見蕭條,皇帝見到齊王的時候卻很心疼:“您身邊怎么連個貼心伺候的人都沒有呢?”光看著小廝、護衛、太監,小廝、護衛、太監!丫鬟呢?溫香軟玉哪兒去了呢?攪得京城血雨腥風,桃色秘聞滿天飛的齊王,這是改行做和尚了嗎? 這么大年紀的人了,怎么能沒有細心的照顧呢? 齊王倒看得開:“煩?!?/br> 皇帝侄子一噎。 齊王叔叔也不好意思了起來:“七郎為何出宮了?”皇帝前頭幾個哥哥都夭折了,排行就排到了老七。 皇帝將人摒去,低聲將事情對齊王講了。齊王看侄子眼巴巴地望向自己,知道是問自己的主意,他的腦筋也轉得快:“不是不能忍受?!钡搅诉@會兒,誰要相信照原來的方法做,自家江山還能千秋萬代,誰就是傻逼!大家都怕被推翻。如果是開國時太-祖那會兒說這個,誰都不會把它當一回事兒——才建國呢,真想不到那么遠。如今卻是內憂外禍,叔侄倆的底線被壓得很低了。 齊王也看出來了,這么鬧下去,必然是要換一茬人上來。且土地的重要性沒有那么高的,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就會變得更重要。甚至皇室的集權會受到很大的沖擊。為啥一直重農,并且不很提倡商業?就是因為這個??!他們并不是一無所覺。 但是,比起亡國,不是不能接受。且這只是個開端,主動權還在己方手上。 皇帝吃了顆定心丸,又吞吞吐吐地說了另一件為難的事情:“叔,你看,謝麟的夫人……這個……” “她怎么了?”齊王對程素素的評價還是不錯的。 “我素來不像阿爹那么信鬼神的,近來忽然有些明白阿爹了。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