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2
打個瞌睡,看下流量監控就好,誰知道今天突然半夜爆出這么勁爆的消息。圍脖的流量頓時炸開,幾個值班的不得不得趕緊分流,維護服務器的穩定。 即便如此,圍脖還是出現了將近半小時的閃退。 話題越演越熱,看著孔武不回應,不少人跑去了當時同劇組的其他演員那里求證。原本還在圍脖上有動靜的幾人,立刻下線裝死。 過了一夜,熱度依舊不減。 孔文早起,約了孔武吃早飯,習慣性打開圍脖看看他圍脖底下的評論,才看兩行就瞪大了眼睛,“哥,這個新聞什么時候出來的?” 孔武吃著早飯跟沒事人似的,“昨天半夜!” “你還真是一點都不怕??!”孔文無語,“我發個圍脖哈!沒想到有一天我還能成為花邊新聞的豬腳之一!” 孔文發完圍脖,孔武和姜姐各自轉發后,這件事情漸漸平息,另一個話題漸漸上升。 壕擲四千萬的meimei! 對于這個話題,大家都選擇了沉默,只有幾個跟孔武算是關系好的演員在圍脖上調侃了幾句。 孔武休息了幾天,又到了新的劇組,這一次,大家的笑容更加熱情。有這么一個meimei,以后還愁什么呀! 孔文在自己的小樓里,看著眼前這個面貌清秀,只是眼珠子轉的飛快的所謂‘記者’,“那些照片,誰讓你拍的?” “沒、沒誰”,記者否認,“我出門逛街,正好看到了,就拍了幾張,傳回了工作室!” “所以那些什么四千萬、被包養,你是一點都不知道了?”孔文看著他,仿佛看著一個白癡。 “我真的不知道,我要是知道,我根本就不會拍這個照片!”記者說的真心實意,“孔小姐,我就是個拍照片的,我只負責把照片傳回去,別的我不管!” “誰管這件事,你就把誰找來!”孔文冷著臉。 “孔小姐,我聽一起吃飯的同事說起過一點,我跟你說,你能不能放了我。我發誓我什么都不會說出去的!我聽說是有人花錢要我們老板拍孔武,還花錢買了好多博主發博。但是我不知道是誰?!?/br> 孔文洗掉了他的部分記憶,把他放走,渾沌和陸吾很快就從那個老板那里問出了是誰。 第133章 金館長 最后問出的幕后主使讓人有些意外。 居然是男二的扮演者,林聰。 比起孔武現在的偽一線地位,林聰一直都是圈里名聲在外的一線演技派。 要說起因也是很簡單,嫉妒! 一開始,林聰對于孔武扮演男三號是沒什么意見的,只是隨后的路演和宣傳會上,孔武的風頭很有些蓋過自己的意味,這讓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鬼使神差的,他就忍不住找了個工作室把自己聽到的小道消息告訴了對方,不僅沒收錢,還倒貼了對方一筆錢,讓他們跟著孔武,看看能不能找到點爆點。 萬萬沒想到,最后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沒過幾天,網絡上的吃瓜群眾很是看了一出好戲。 林聰突然在自己的圍脖上爆出了自己這些年做過的那些不光彩的事! 什么吸-毒、什么嫖-娼,還有自己想法設法打壓有可能替代自己的新人……林林總總,圍脖都發了整整一天。 整個圍脖直接沒法進入,圍觀的群眾實在是太多。 等到林聰再次清醒過來已經是一天之后,看到自己發的一條條的圍脖,冷汗不住的往下流。他趕緊刪除,可惜熱心網友早就截圖保存。 不管林聰的團隊如何公關,如何找關系刪除熱搜,那些圍脖條條有理有據,對比當時的一些情形,很容易就讓人知道這是真的。很快,原本林聰接的代言也好,即將開拍乃至已經開拍的電視劇,都紛紛要求解約。 大勢已去,娛樂圈里新人換舊人,林聰這個名字很快就被人遺忘。 罪魁禍首孔文在電腦前被女魃拉著繼續破解甲骨文,不知道為什么,之前上傳的甲骨文釋義一直沒有得到回應。 不過女魃絲毫不受影響,她決心要好好教化一下這些不識字的‘文盲’。她要把所有博物館上傳的甲骨文都釋義,讓他們知道當年的興盛和繁榮。 這邊的女魃斗志昂揚,另一邊華夏文字博物館的幾個甲骨文專家確實愁得大把頭發都開始掉了。 一開始決定把甲骨文未破譯的字放到網上懸賞也是無奈之計,現在愿意全身心投入與破解甲骨文的人越來越少,沒有后繼之人,這些把一輩子都投入于此的老專家都很是不甘心。 人多力量大,說不定把就有人可以幫忙破解,哪怕是一個兩個也是很大的進步。 在懸賞開始到現在,不負這些語言專家的希望,陸陸續續有十多個甲骨文被熱心網友幫忙破譯,在幾位專家進行復核之后被證明是正確之后,五萬元的獎金立即被發放。 財帛動人心,有錢就有動力。 有的人一來是自己對華夏文明的熱愛,二來也是被獎金刺激,會認真研究,而有的人,就只是單純的瞎編亂造。 不管是哪一種,每一個提交上的答案,專家們都會認真復核。最近幾個月里,有一個新注冊的帳號,突然開始接連不斷的提交答案。 按照以往的推斷,像這樣的提交方式,很大一部分是有人瞎編亂造,碰碰運氣而已。出于謹慎的心心理,其中一位專家還是打開了答案開始比對。 上傳的甲骨文圖片并不是單獨的一個字,而是一張完全的包含具體事件的甲骨圖片,其中引出了一個甲骨文文字。而女魃,別出心裁,不僅單獨釋義了需要破譯的文字,還把整片甲骨的文字都翻譯了一遍。 由于上古時期,文字的讀音、風俗習慣和現在不同,女魃還很貼心的讓孔文幫忙注明了這些分別。 負責評審的專家眼珠子都快要掉了,要說她是胡說八道吧,偏偏翻譯的文字大部分都能和破譯的文字對上,有些甚至比自己翻譯的還要更合理一些。 至于下面的注釋,某些部分還真跟他們所發現的有所吻合。 一群專家對著厚厚一沓打出來的文件,將信將疑。 “這個吧,看著是很有道理,但是他怎么能知道這些呢?又不是長在那個時代?” “生長在那個時代,到現在也是文物了吧?哈哈哈” 一行人頓時笑出了聲。 最后還是德高望重的館長敲定了主意,“先跟這個網友聯系一下!如果可以的話,到時候我們過去一趟?!?/br> 根據女魃的注冊資料,后臺的工作人員找到了她的手機號,很快電話就撥通了。 買來之后就很少響起的手機突然響了,女魃被嚇了一跳,拿出手機一看不是孔文或者其他 ,而是一個陌生的號碼,“喂,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