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還是要說的,畢竟他也聽明白了,是自家兒子答應的,他自然不會讓兒子為難。 “回去加上半瓢水,別加鹽,先煮著,煮透了上桌的時候再加鹽,不然不好吃。成了,你們趕緊補去吧?!?/br> 說完,也顧不得肖海濤拎著屬于他們家的甲魚,跟在后頭氣喘吁吁,幾個快步就走回了院子。 “爹,咱們,咱們今兒做了吃不?” 肖海濤小心翼翼的看著廚房里正喝水的爹,看了一眼門口扒著門框往里頭張望,滿臉鼓勵的弟弟meimei,鼓起勇氣問到。 “殺都殺了,能不吃?!?/br> “那明兒呢?” “你到底分到幾個?” “那個,那個,今兒有4個?!?/br> 說到這個他也有點尷尬,他真的不知道會有這么多啊,這……讓他一口氣連著吃那么多天,確實,好像,可能,也太補了點??!這野生的勁頭實在是足,昨兒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就感覺到了,身上那個熱乎的,和揣著小火爐一樣,日日吃,那估計早發育什么的,就該來了。他又不是沒見過現代那些亂七八糟的新聞,哪里不知道這補得太過是啥樣? 老肖白了兒子一眼,正想教訓幾句,眼角看到外頭兩個孩子,心又是一軟。自家孩子還好,到底穿越福利在這里擺著,身子的底子還是不錯的,可那兩個就不成了,在沒來這里之前,到底是虧虛了不少,補補什么的,確實也需要,所以想了想,這才說到: “天天吃,再好的東西也能成害,啥叫過猶不及你不知道???其他的先放著,弄個壇子缸的,養著吧,隔上一二日吃一次,已經是很頻繁了,像是這樣的,五日一頓才好?!?/br> “唉,我知道了?!?/br> 孩子對大人的情緒其實很敏感,感覺老肖不生氣了,就是方語那么個孩子也松了口氣,緊繃著的小臉重新扯開了笑臉。小跑著過來,往老肖的腿上一趴,仰著腦袋,奶聲奶氣的說到: “大伯,我不饞。這東西吃了肚子熱熱的,很舒服?!?/br> “知道了,我們團團最乖最懂事,下次做了就給團團多吃點?!?/br> 看著這小棉襖,一邊說不饞,一邊說吃了怎么怎么的,聽得老肖殘余的一點不高興也全沒了。想想剛遇上這孩子的時候,那連說話都不敢的樣子,再看看如今這嬌嬌悄悄的小模樣,老肖是相當的有成就感,感覺自己養活三個孩子,還養的這么好,那是相當的厲害啊。 只是在轉頭一想,這村子那么多人家,再加上那些山民,這每一家的孩子都說要給一只當束脩,那自家該有多少只要吃?嚓,60只?這隔上一兩日吃一只的話,該吃多少天?難不成今年他們家要過一個王/八年? 等等……這河里有這么多可以抓?要是后頭沒有了該怎么算?還有那些孩子弄不到會不會再找上門來?哎呦,這可都是事兒啊,這死小子,你說說你啊,悶聲發大財多好?看看,大方了一回,立馬就沒事兒找事兒,給自己添亂了不是!死孩子,就是欠抽! 老肖忍不住惡狠狠的又往肖海濤那里瞪了一眼,這一眼看的肖海濤猛地一個激靈,心下忍不住嘀咕: “爹如今這脾氣怎么一會兒一個變的,難不成提前到更年期了?哎呀,那自己還要不要給他補了?這手勁大了,好像我那屁股最倒霉……虧了虧了,這是自己挖坑自己跳??!趕緊逃吧!” 呲溜一下,老肖眼睛還沒眨幾下呢,肖海濤的人已經沒影了,合著這跑上跑下的折騰了半天,就練了個飛毛腿出來? 接下來的日子,這都不用說了,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兒,是的,這附近河流里頭的王/八全都倒了八輩子的霉了,一天到晚的有人去抄他們的老窩,連著搬家四五次,還是有人往它們的族群下手。 也是,誰讓這里有五六十家人家呢,即使老肖和他們說過了,補的東西也不能日日吃,補過了也容易得病,讓他們隔上一二日再吃一次,可總量在這里擺著,絕對不是小數!即使這里千百年來沒人招惹這些東西,也經不起這么消耗。 更不用說,這年頭別的消息可能傳的慢,可只要是有關于吃的,那是從來都是光速。這樣外頭人不稀罕,妥妥是專門為窮苦人準備的補品,你說,這山里頭其他的山民獵戶能放過?那些老兵能放過?反正吧,這河兩岸那以后就沒少過魚簍子,沒少過去釣王/八的人。若非這里河岸足夠長,里頭數量確實不少,在這么下去,老肖都懷疑,這些人能直接跑人家寺廟后頭去蹲點,專門抓那些放生的吃。 “前兒蹲了一個時辰都沒有,這河里少了?” “都要到冬天了,估計該躲起來了吧?!?/br> “明明是補身子的好季節,這躲起來可怎么辦?” “合著你還想人家送上門來?知足點,這不是還有河鰻什么的嘛?!?/br> “河鰻捉起來更麻煩,還不如那些泥鰍,黃鱔呢,那個還容易些?!?/br> “說起來這黃鱔也挺好的,吃這也有股子熱乎勁啊?!?/br> “可不是,黑魚也不錯,往日怎么就沒發現這些東西有這么好呢?” “那是你傻人傻吃唄,塞嘴里就不管還能分好賴?” “你這怎么說話呢?趕緊的,補我一個王/八賠罪?!?/br> “做白日夢呢吧,美不死你?!?/br> 這是兩個在河邊湊一起釣王/八的正吵嘴呢,等等,這怎么都要動手了?難道這是吃太補了,想活動活動? 不知道是從哪里曾看到這么一個說法,說是任何生物,只要是能吃的,在中國就不可能泛濫,即使是恐龍,重新再中國也能讓中國人給吃滅絕了。這樣的說辭這會兒放到老肖這邊其實挺合適。 因為就在他們興匆匆的開發出一系列冬日補品食譜沒多久,連著漁村的老杜都聽說了這么一樣好東西,急匆匆的駕著船就往老肖這里來。這老家伙平日里除了自己家門口那一畝三分地,一向不怎么往外跑,這一個秋天可是已經來了第三回了。 頭一次是因為艾草香,他們是漁村,逐水而居,雖然也有不少祖傳的驅蚊驅蟲的秘法,可知道老肖的艾草香之后,還是忍不住過來買了點試試效果,期待能更有用些。至于后來?結果是差不多,最多味道更好聞些罷了,人漁村能延綿那么些年,也不是白瞎的對吧!至于收獲也不少,最起碼他們很多低檔藥材什么的又多了個銷售渠道。 第二回是為了辣椒,作為水邊生活的群體,那什么風濕骨病簡直就是和感冒一樣常見,聽說辣椒不但吃了有用,敷著也成,能不激動?自然是趕忙又來了一次。 至于這一次,那更是不客氣了,一上來就招呼老肖先做給他吃吃看。隨機啥好處都不給,帶著法子就走,這個不客氣的。難道說越是熟悉就越厚臉皮?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