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8
的英雄們沒了下場?!?/br> 老肖滿腦子想著,若是從地方上開始,這武官也涉足進來,那即使不能形成文武對持的局面,好歹也能保證武將的權勢不被時間全然吞噬,這一次武官轉縣令就是個很好的先例。這一點上現代做的其實就不錯,雖然真的從部隊出來到地方后,還能最后能走到頂層的依然十分稀少,可最起碼不是沒有,這就已經足夠了,只要上升的通道沒有被堵死,那就能保持一定的活力,而一定的競爭和派系也能保證一定的效率廉潔。 老肖自己不是這樣做官的料,也沒有這樣深刻的政治概念,可到底后世咨詢發達,各類奇談怪論的也聽過不少,由淺及深,結合史書那么一想,也能明白一二。所以說出來的話,你還別說,條理分明的很,而且確實很有些道理。 只是他以為很簡單,很淺白的道理聽到了方隊正耳朵里可就不一樣了,他好歹是個官呢,還是有品級的官,對這朝堂上的文武之爭也不明所以,更是從沒想過未來什么文官壓制武官的問題,可這么一個山民居然能有這樣的見識,實在是讓他大吃一驚,甚至可以說驚懼了起來,難道他們武人的地位已經如此岌岌可危了?連一個山民都能看出未來的頹勢?怎么可能?或者是自己太笨?沒有理解這一次武人當縣令的深刻內涵?自己的見識竟然這么淺薄,連個山民都不如了? 方隊正感覺很不好,臉色都有些變了,自我否定下來,整個人都感覺去了水分,焉了吧唧的,忍不住弱弱的問到。 “不會吧,就那些弱雞,能有這樣的本事?我不過是覺得日日在府里十分的無趣,想尋個好差事,將來能再升點品級罷了,關系就這么大?” 確實,方隊正和老肖其實想的就不是一個事兒,方隊正是早年打仗東奔西走的忙慣了,閑下來無趣,加上這官職實在是小,連七品都沒到,屬于不入流的雜官,故此琢磨著怎么想法子升官罷了,可老肖則想到的是文武官員的權勢比例和大局,這確實不是一條路。 可你不得不說,老肖這隨口唏噓的一番話卻真的讓方隊正打開了新大門,突然之間感悟到了不一樣的問題。雖然這樣的認知還帶著nongnong的疑惑,帶著很多的不確定,可若是哪天將這些話再學給別的,更有見識的上官,那或許,老肖就將為這個世界帶來他穿越的最大蝴蝶--武將的地位提升或減緩下降。 當然這是以后的問題,和老肖關系也不大,我們就不多說了,還是來說現在,老肖聽了方隊正的問題,也意識到自己展開的話題有多大,有多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馬上順著方隊正的話說到: “我也就是那么一說,這些大事兒哪里有我這么一個山民說嘴的份,那些大人怎么想,也不是我能理解的,或許是我說錯了也不一定。倒是方隊正你,這想法還是不錯的,咱們都是實在人,想的都是實在事兒。你好歹也是有官職的人,去謀求個有前途差事,也是給子孫多攢點底氣,縣尉升到縣令聽著就是個不錯的路徑,對了,剛才你說便宜了外人,這又是怎么說?還有啊,上次不是說那劉家比你家將軍官職高嘛,怎么……” “那當縣令的小子,不是我們邵勇將軍的麾下,是京城齊國公的家將出身,雖然齊國公也是武將人家,可到底已經屬于勛貴一流,那不是外人是什么?虧得我們邵勇將軍拉下了臉,硬生生說那熊是我們將軍為邵勇將軍置辦的,耍了一把無賴,扯上了好幾個交好的將軍,可最后啥好處都沒得,倒是讓勛貴那邊占盡了好處,不止這個縣令,北面還有兩個縣尉,一個倉大使呢,那可是足足四個官職。若是帶上能帶去任職的手下親信,這能安置下多少兄弟?不說旁的,光是一個縣衙,三班衙役有多少人?安置下十個可以吧?可惜了,這下全讓勛貴得了去,我們還要再想法子?!?/br> 話題重新回到了八卦的事兒上,方隊正也將心理的疑惑震驚按下,重新說起了自己的不忿來,只是剛才老肖的話還是給他心里埋下了種子,心下暗暗的覺得,這事兒聽著就不小,怎么也要和自家將軍說說,自己腦子不好,不懂朝政的事兒,可將軍總是懂的,就是將軍不懂,上頭不是還有上官嘛,這聽著就是涉及到武人利益的事兒,可不能忘了。不過嘴里卻說個不停,說著這安置退役兄弟的種種難處。 “我們將軍說,若是能將兄弟們塞到府衙去,哪怕是當個捕頭呢,那也是不錯的,斥候營的兄弟就很合適嘛。若是安插差事的事兒不成,那就只能將軍伍里年級大的兄弟踢出來,用公中的銀子置辦點田地,給兄弟們去種,好歹也讓他們有個安穩養老的地方,有個活命的家底。節省下的糧餉讓還在軍中的多吃一口。都不容易啊,開國初的時候說是一統天下,可各處依然未平,匪患多,造反多,多少人家破人亡為了活命從軍?一場場仗打下來,死了的就不說了,命不好也沒法子??苫钪哪??有本事的還好些,可那些老兵呢?好些人到現在還孤身一人,沒個家,將軍若是不安置他們,這些人老了可怎么辦?四十來歲的人了,除了打仗啥都不會干???” 說起這些,方隊正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無奈的氣息,天下太平,所有人都高興,匪患絕跡,老百姓也滿意,可這些高興滿意之后呢?有幾個想到那些付出了一輩子的兵???有幾個會多為他們想想?軍中博不出頭的多是最老實,也最沒什么特長的,這些人可怎么辦?都說好男不當兵,有活路,有本事的,有幾個還會混這口飯? 老肖聽著這些也有些沉默,不知道說什么好,他也是太平盛世的兵,知道什么叫英雄無用武之地,也知道什么叫老兵,忍不住跟著想法子,方家茶房里,一時寂靜無聲起來,好半響,老肖靈光一閃,想到了自己想過的村子的問題,忙扯了一把方隊正的手臂,眼睛亮閃閃的說到: “咱們也是傻了,現成的法子就在這擺著呢,居然沒想到,咱們先頭不是說了,那武人縣令……” “就是武縣令,那個老小子就姓武?!?/br> “嗯,好吧,武縣令,那武縣令要開發那縣城,要通水路,弄得水邊的地價都上漲了,那也就是說大家都看好這條路子,覺得沿岸的水路一樣會繁華,那為什么不將那些兄弟安置到河邊?尋幾處能靠船的平地,建上點房子,平日里撐船打魚都能吃飯,遇上人來人往的,還能靠著賣飯食,提供住宿掙錢,這樣即使種地的本事差些,一樣也能養活人不是。再說了,這附近幾個縣的范圍,那可都是山,再是平地,離著山也不遠,都是老兵出身,打獵吃rou應該不難吧,只要不懶,估計過的都不會差。就是地價上,也比買良田儉省,能省下來多置辦家當,多安置些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