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大咪咪男友 上部(H)、蛇禍、[綜英美]女主她天然萌、重生守則、魔法少女種田記、我不配、重生之大藝術家、契約媳夫不好當、撩他成癮、妖皇為夫
刺客被綁了起來,塞住了嘴。 蘇名劍搜了刺客的身,發現他身上帶著一副抓蛇用的手套, 腰上還系著一個小竹籠子, 籠子里有一條劇毒的蛇。 他又檢查了那個地窖,發現地窖的另一個出口, 在院子后面的一片廢墟里。 許太醫發現, 那個香爐里被刺客撒了大量的安眠香…… 到了此時, 刺客們的行刺計劃, 已經完全攤在了鳳寥等人的面前。 行刺的兇器,就是那條毒蛇。 那名刺客從地窖里鉆出來后,打算先用安眠香讓床上的人安眠,再用毒蛇咬鳳寥。 據許太醫說:這是一條銀環蛇,是毒性很劇烈的一種蛇。 但人被這種毒蛇咬傷后,疼痛的感覺不會太明顯,再加上安眠香的作用,可以確保鳳寥不會被蛇咬驚醒。 不會被驚醒,也就失去了求救的機會,鳳寥會在睡夢中無聲無息地毒發而亡。 而等到鳳寥的尸體被發現時,刺客早已從地道中退走了。 如果蘇名劍等人事后仍然沒有發現地道,那鳳寥的死,就是一場見鬼的“意外”。到時候,皇帝和英王府再怎么憤怒,也無可奈何。 如果蘇名劍等人事后發現了地道,也為時已晚,只能自己承擔了“失職”的罪名。 阿蘭在這個計劃里的作用,一是將鳳寥引到這個村子里來,二是向地窖里的人傳遞消息,三是確定鳳寥的生死——這一點,至關重要。 只有確定了鳳寥的生死,幕后主使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辦。 如果不成功,阿蘭會繼續潛伏下去,下一步計劃也就繼續推進。 如果刺殺已經成功,他們就得立刻停止下一步行動,并開始進行收尾和善后工作。 蘇名劍當時有些想不通:“地窖里這名刺客,為何不自己確認了行動成功,再從地道里退走?” 許太醫便有些好笑:“因為被這種蛇咬傷了的人,是不會立刻就死的!通常得一兩個時辰?!?/br> 蘇名劍恍然大悟:“若刺客在屋子里呆這么久,風險太高了?!?/br> 雍若笑道:“還有另一種風險:萬一王爺入睡之前,臨時換了住處呢?這種可能性很小,但并不是沒有。所以確認計劃是否成功這件事,只能由阿蘭來做。如果幕后指使者夠謹慎,會要求阿蘭至少看一眼王爺的‘遺體’?!?/br> 雖然識破了行刺計劃和阿蘭的身份,但此時把阿蘭抓起來拷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因為雍若并沒有阿蘭參與其中的決定性證據,阿蘭有充足的借口推脫,聲稱自己不知道此事。 鳳寥到馬家村,是他自己主動提出來的,不能完全算是阿蘭引他過來的。 至于說傳遞消息,那更是無憑無據了。 就算被抓到的那名刺客把阿蘭供出來,說阿蘭是他的同謀,阿蘭也可以矢口否認。 她只是用笛子吹了兩首曲子而已,這算是什么傳遞消息?分明是那刺客攀誣,你們不可上了當,屈打成招。 就算阿蘭最后扛不住酷刑,招供了。 那自己這些人也不過是多拿住了一個女刺客而已,對于當前的局勢,沒有任何積極方向的助益。 還不如借機將阿蘭放了,讓她去找幕后主子。 這樣一來,流寇之禍或許也能迎刃而解,因為阿蘭和流寇首領很可能是一伙的。 雍若覺得,流寇首領之所以裹挾馬家村的百姓造反,一是為了替阿蘭的身份和毒蛇行刺計劃打掩護,二是在為下一步計劃做鋪墊。 如果馬家村的行刺計劃失敗,流寇首領或許會利用被他裹挾的流民,安排下一次刺殺計劃。 就算刺殺計劃始終沒有成功,他也可以利用一場聲勢浩大的民亂,結束鳳寥的政治生命,讓鳳寥再也沒有被過繼為皇嗣的可能。 如果她的這個猜測沒錯,流寇首領在接到“鳳寥已死、蘇名劍將不惜代價滅寇”的消息后,很可能會重新調整今后的計劃。 只要流寇首領不鐵了心“造反”,那些被他們裹挾的流民,不堪一擊。 因此,雍若就臨時客串了編劇和導演,自編自導了今天早晨那一出戲。 好在參加表演的主要演員,演技都還不錯,至少沒有笑場穿幫。 其中最重要的戲分,本來應該是雍若的——得有一個女子,用撕心裂肺的哭聲烘托“王爺薨逝”的悲涼氣氛。 可雍若為了長遠打算,不愿給人留下自己很會演戲的印象,借口自己哭不出來,堅決推辭了女主角的工作,只演了一個戲一開場就暈過去的龍套。 女主角的任務,就落在了花柔頭上。 花柔推辭不掉,只好硬著頭皮上了。鳳寥還威脅所有人,若是誰演砸了,讓他白裝一回死人,回京后就讓誰去倒夜香。 現在,大戲落幕。 雍若覺得:真應該給蘇名劍、許太醫、花柔等人頒發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的表演獎;鳳寥這個裝死人的家伙,可以拿一個最佳龍套獎——他憋氣憋得蠻久的。 而自己呢?如果這個計劃真的湊效,她可以把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導演獎都收入囊中。 鳳寥洗完腳,與雍若匆匆吃了一點早餐后,蘇名劍前來回報:被抓的那名刺客招供了。 那名刺客叫吳二,和那個阿蘭一樣,都是五虎峰的山賊。 五虎峰的山賊鳳寥知道。 從京城出來之前,蘇名劍曾去兵部、刑部、戶部調了許多關于魯南的資料,五虎峰的資料就在其中。 五虎峰的山賊規模不大,加上老弱才一百多人,卻已經在那一帶盤踞了幾十年。 這伙山賊的主業是收“保護費”、“過路費”,很少去打家劫舍,為禍并不劇烈。再加上五虎峰地勢復雜,派兵圍剿風險高、收益小,朝廷也就一直沒怎么理會這股山賊,只在留心收集情報。 十幾年前,五虎峰的山賊換成了現在的首領。 這名首領叫袁城(是不是真名不知道),是一個有點墨水,有點武藝,也有些心機城府的人。那首反詩,就是袁城親筆題寫的。 袁城當了首領后,五虎峰山賊的行事風格就更加低調了。他們連“過路費”都很少收了,但日常供應卻并不見短缺。 據說,袁城進入寨子當山賊之前,曾是富家子弟;當了山賊首領之后,他在外面仍然有一些產業,每年都有一筆固定的收益用在寨子里。 吳二并不知道袁城的產業在哪里、是什么。 據說:袁城因為怕消息走漏,那些產業被官府查封,他連自己的心腹都瞞著。寨子里的元老曾經聯合逼供,他也死咬著不說。 這一次魯南大旱,袁城就說他的產業受到旱災和官府盤剝的雙重打擊,損失慘重,鼓動寨子里的人跳出來造反,好“博一場富貴”。 寨子里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