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
課程很簡單,不過是教給孩子們認字、讀課文,還有算數,你用不著緊張?!?/br> 現在小學里,每個年級才一個老師,加上謝懷謙和周嬌才七個老師,平均一個年級還不到兩個老師。就算小學只教語文、數學,也分不過來。所以,教低年級的老師就受累一些,得上全天的課程。如果有事,可以讓四五年級的老師代課。 周嬌和謝懷謙的任務不輕松,因為今年的孩子太多了,不好管教。 周嬌已經去觀摩別的老師怎么上課,不過因為她明天第一次登講臺,很是緊張。 “我就怕教不好他們?!敝軏蓻]有自信地說。 她可沒想過能當上老師。上學可是關系一輩子的事,她是怕誤人子弟。 “我相信你,一定沒有問題。一年級不過是學點基礎知識罷了,你多教孩子幾遍,多提問他們幾次,他們就能記住了?!?/br> 兩人都不是正經師范畢業的老師,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別看謝懷謙如此安慰媳婦,他對明天的講課也沒底。不過,他也不是很擔心就對了,一年級課程多簡單,他還能教不會幾個毛孩子? “行了,早點睡覺,明天養足精神教學生,等習慣就好了?!敝x懷謙把媳婦圈在懷里,準備閉上眼睛睡覺。 可能周嬌想得多,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覺。 謝懷謙聽見媳婦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干脆翻身壓上去,“嬌嬌,既然你睡不著,那咱做做運動,累了你就能睡著了?!?/br> “你……” 周嬌的話沒有說出口,就被丈夫堵在嘴里。 完事后,周嬌趕緊洗洗上床,然而她卻是累極,沒多久就進入甜美的睡夢中。 就這樣,周嬌和謝懷謙暫時成了一名光榮的民辦教師。望著底下一張張渴望學習的面孔,兩人非常用心地教導這些孩子。 孩子們多數都很聽話,因為這次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些孩子已經明白事,知道托了謝老師的福才能上學,所以學習特別用心。 周嬌講課悅耳動聽,待人溫柔可親,小學生們都非常喜歡她。謝懷謙講課風趣幽默,也非常讓大孩子們喜歡。兩人漸漸成了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就連胡小明和胡小芳也讓謝懷謙弄到學校上學。本來倆孩子怕給謝懷謙添麻煩,不愿意去的。 還是謝懷謙堅持讓他們去上學。 “你倆年紀還小,就算干活也賺不了幾個工分。還不如去好好上學,將來也許能在城里安排工作,到時賺錢也多。就算欠了村里的錢,也能早早還上。況且這次上學的事是我提出的,你們更應該支持我的想法才對,要好好上學,也許將來你們能考上大學呢?!?/br> 胡小明知道謝大哥是為了他們好,拉著meimei深深地給他鞠了個躬,“謝大哥,我和meimei一定會好好學習。以后我倆都聽你的,你讓我倆咋的就咋地?!?/br> 胡小明知道自己和meimei成了沒人稀罕管的孩子,如果不是謝大哥幫他們,他們說不定咋樣呢? 此時的胡小明和胡小芳暗暗在心底發誓,將來一定要報答謝大哥。 沒過幾天,有些超過十六歲的孩子也想識字。他們看著弟弟meimei回家學習識字,上面當哥哥jiejie的也眼紅。弟弟meimei都上學了,他們如果不抓緊跟著進步,將來可真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大老粗。 有膽大的人就去找村長反應,表達自己想上學的意愿。 周存福找來謝懷謙,問:“小謝,你看這該怎么辦?這些孩子年齡不小了,白天還要上工,怎么讓他們既不耽誤干活,也能學著認倆字呢?” “大爺爺,這還不容易。就跟原來辦掃盲班似的,讓想識字的大人都上夜校,日久天長,學到的東西就多了?!?/br> “看我都老糊涂了,竟然忘了這茬。也行,就這么辦?!贝彘L很快答應了。 村長一時沒想起來,好多年前村里辦過掃盲班。村里兩個隊長原來就不識字,還是建國后在掃盲班學習過,現在才能勉強看懂報紙。 謝懷謙跟村長、校長商量過后,給些想學習的成人加了個夜班。每天晚飯后學兩小時,有興趣的都可以參加。還有,這個班由學校的老師輪流教。 謝懷謙當起他的民辦老師,他的隊長職務暫停。 三隊隊長職位還是讓原來的李隊長干,他的腿已經好了,再加上他有經驗,村長又讓他頂上。 村里讓謝懷謙擔任政治輔導員。給他掛這個閑職,不讓他干活,只讓他開會提意見,就是為了讓他繼續想法子讓村里致富。 別看謝懷謙官不大,村干部和村民都非常信任他,有事就找他解決。 謝懷謙主張讓孩子們上學的事,不僅在周家村刮起一場暖風,還影響到周圍幾個村子。 周圍的村子羨慕周家村的日子越來越好,不是經常有村干部過來取經嗎? 這不,周家村讓孩子們上學之后,別的村也有跟風的,安排孩子們上學。有的村沒有周家村的魄力,只是宣傳一番,鼓勵大家有閑錢后送孩子上學,多多少少算是宣傳了農村要重視教育事業。 總之,那些有頭腦的、真心為孩子考慮的大人,寧可省吃儉用,甚至是跟隊上借錢,也送孩子去上學。 而有些無知愚昧的大人,有的只愿意送男孩上學;有的干脆說:“送孩子上學干嘛,有那些錢攢著,將來就能給他蓋房娶媳婦。早早下地賺工分多好,還能幫家里減輕負擔……” 在某些農村人看來,把兒女養大成人,費點心思把閨女嫁出去,再努努力給兒子娶上媳婦蓋上房,就算完成任務。等兒子兒媳生了孩子,他們再幫襯著給看看孩子…… 然后,孫子長大了,還是走他爹的老路,讓爹媽辛辛苦苦賺的那倆錢都用在娶媳婦蓋房上,再盼著生兒子,養兒子,蓋房娶媳婦…… 祖祖輩輩就這樣傳承下去,千萬不能斷了根。對某些人來說,子孫就是傳承的根。 他們根本就不動動腦子,從沒想法通過學習知識改變孩子的命運;或者是有人想過,卻因為各種現實情況,無法下定決心送孩子上學。 謝懷謙的前瞻目光和做法,打破了老輩子留下來的傳統,正在慢慢改變村民的思想。說不定哪年哪月,這些人的思想就會徹底改變,主動送自家孩子去上學。 這么大的事,肯定瞞不過上面,鄉里的調查組還特意派人下來調查情況。 干部調查時發現,村里的孩子都積極學□□語錄,在學校里也接受愛國愛黨愛人民的思想教育,當然沒什么可查的。 這也是謝懷謙提前安排好的,省得上面唱反調。學什么不是學,只要能讓孩子們識字就成。 縣長知道此事后,聽說又是謝懷謙帶頭搞的運動,卻是教書育人的大好事,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