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
果樹上面?!翱墒沁@枝椏只兩棵不同果樹的, 這也能長到一起去?” “這個就涉及到更深奧的東西了, 我一時半會兒也跟你說不清。這么跟你說吧,現下咱們要認孩子是不是自己親生血脈要滴血認親么?” “事實上每個人身上的血就分為幾種類型, 只要是類型相同的就能血液相溶,這個一般研究過這方面的大夫都知道,之前我就說了, 這些莊稼果樹跟咱們人差不多, 嫁接也不能說隨便哪兩種樹都能這么做……” “哦我明白了, 能夠搞這個嫁接的樹苗它本身兩者之間就要有一定的相似點或者是親戚?” 周子才用手上的葫蘆瓢激動得敲了一下木桶接了話頭。 此時向南帶著周子才林淵穿了普通的棉麻衫,挽了衣袖扎了褲腳,長衫前擺也壓在了腰帶上,向南手上拎的鋤頭周子才拎了水桶林淵拿了剪刀, 三人已是在小莊子里向南專門劃開的實驗田里。 這一片有向南弄的新果樹改良樹苗,只等長成之后就移栽出去,也有各式各樣向南收集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模樣的苞米等普通農作物。 現在是八月中旬,苞米已經成熟,只等著曬干之后就能掰回家。 周子才一來看見就鬧騰說是要吃嫩玉米,向南也就由著他去掰了,玉米桿子向南準備一會兒就去砍了,順便還能觀察一下玉米桿的扎根情況,以及根部蟲卵成蟲安家狀況。 這會兒向南正在給去年嫁接的果苗修枝埋肥,果樹跟種莊稼還是有些區別的,不能經常性的去施肥,且還要打掉太過茂盛的枝椏,以免果樹將肥力耗費太多在開枝散葉這件事上。 周子才掰了玉米被玉米葉子弄得有點不舒服,回來就著水桶里的水洗了手擦了臉,然后繼續拎著水桶等向南埋好肥就給果樹苗澆水。 林淵對修枝有利于開花結果這個說法感興趣,捏著剪刀盯著樹苗蠢蠢欲動。 三人一邊干著活一邊說著話,周子才跟林淵從來沒聽到過這些說法,一時間也是聽得入神,便是干起活來也不覺得累。 當然,這兩人從小就沒干過農活,向南也不敢一上來就叫兩人真干點什么,只安排了輕松的活,自己拿著鋤頭才是認真的干。 試驗田里等待觀察的果苗也就十來顆,一來小莊子耕地本就不多,向南劃分出來的試驗田也就半畝的樣子,便是那邊專門種來觀察雜交授粉情況的玉米向南當初也只種了五棵,不同種子間雜著種下,以求讓玉米開花的時候能夠自然授粉。 這邊向南正挖了三棵玉米根出來,三人正蹲在那里掰著泥巴查看情況,一個是沒有具體知識只能靠著自己小時候種地的經驗半猜半思考,另外兩個么就是純粹覺得新鮮有趣,三個臭皮匠好歹也算是能頂半個諸葛亮了。 那頭大樹一路小跑著來找向南,“公子,我爹說家里來報喜的人了,說是公子你中啦!” 大樹想了想,然后補充了一句,“周公子也中了?!?/br> 向家一時間就等于是同時有三個舉人老爺,這事兒一出,小小的澤陂縣縣城頓時也是沸沸揚揚的。 要知道縣城里最好的那家書院的院長還只是個舉人老爺呢,就這就已經讓讀書人們巴望著想要進去讀書學習。 舉人是什么程度呢?就是已經能夠做官了,若是不準備繼續科考要去衙門等個朝廷給予的補缺那也是行的。 向劉氏簡直高興得都要暈過去了,好險被兒媳婦及時攙住,若不然怕是要鬧出個大笑話。 當然,這樣的笑話即便是發生了大家也不會真就嘲笑,反而紛紛羨慕,畢竟誰家出個舉人老爺不得高興得恨不得蹦跶到房頂上喊幾聲??? 趙悅好歹也算是去郡城太守府里漲過見識的,連忙吩咐曾氏給家里兩位差爺上了茶水點心,又是一番客套感謝。 畢竟這兩人大老遠的從郡城來,雖然不是專門給他們向家報喜的,可也算是送了一件喜事上門,輕易怠慢不得。 這兩人本就是郡城那邊來的,也曉得一點太守大人跟澤波縣這家向府公子的交情,自然態度就不一樣了,交談相處間很是和氣。 學子考上舉人,報喜的衙役就是都從太守郡衙那邊出來的,一來是報喜,二來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查看學子情況是否跟案宗里記載的一樣,以防有代考之紕漏。 畢竟舉人跟秀才童生那真完全不是一個意義,舉人就是朝廷候補官員了,以后管理一方土地,若是出了有人冒名頂替或者代考這種情況,那后果可就大了去了。 不過向南這里差爺不用多看就曉得情況,只等向南他們回來看了人,又親自將向南和周子才隨身攜帶的青魚袋收回來。 檢查了里面內側隱秘之處繡的名諱祖籍,確定無誤之后,換了一青白之色的魚袋,魚袋上兩尾青身紅額頭全尾紅的錦鯉。 這就是舉人的身份證明了。 向南跟周子才正式的謝過了兩位衙役,又給了喜錢,兩位差爺要趕去給本縣城另外幾個讀書人報喜,因此向南也不多留。 給喜錢這事兒已從“賄賂”漸漸發展成了一種迷信行為,送喜的衙役收了喜錢,后代也能沾上文氣讀書讀出名堂來。 接到喜報的人家給了喜錢,哄高興了報喜人,以后報喜的人才能再來。 報喜人再來,可不就意味著家里又出了喜事兒么? 兩廂都高高興興的,若是遇上貧窮的人家哪怕是給一枚銅板也是可以的,向南覺得這樣的風氣也還算不錯。 至少面對那囊中羞澀的讀書人,便是報喜人沒得多少好處,可也沾了喜氣心理上有個滿足感,給錢的人囊中少了錢財,卻也得了對未來喜事再上門的期盼,有一種虛擬商品的存在感。 既是一舉高中成了舉人,不說大家cao辦一場,可親朋好友也是要聚一聚的,另外杏花村那邊向劉氏堅決表示要宴請鄉親,向南私底下跟媳婦兒嘀咕他娘這是想要衣錦還鄉出出氣呢。 “這有什么,反正咱們家現在也不缺這點銀子,便是請了一個村的人來家里吃飯,花費也不會超過五六兩銀子?!?/br> 雖然一年向南在小莊子里倒騰出來的也就一百多兩銀子,看著數字不大,可依照現在的購買力,也算是小有資產了。 既然向劉氏要做,向南自然是雙手支持,只要老娘心里舒坦了,啥都好說。 周子才跟林淵八月里鄉試結束還沒過中秋就瀟灑的帶個小廝就跟著向南跑了,兩人在向家小莊子上折騰了五六天。 第四天接到了喜報,又過了兩日,今年的中秋節這就來了。 中秋節澤波縣縣城里雖然沒有周子才他們往常呆過的地方熱鬧,可也算是有點小地方的特色,提前幾天街上就已經陸陸續續有商家掛出了各種各樣的燈籠,還有猜